什麼是清真?


什麼是清真?

何為清真?

清真,(阿拉伯語:حلال‎,英語:Halaal,halāl,halal),阿拉伯語原意為"合法的"。但清真與阿拉伯語حلال‎詞義的範圍有所不同,作為一箇中文詞彙,清真僅針對符合伊斯蘭教教法的飲食而言的,與其他如衣、住、行、思想無關。"清真"一詞最早見於南北朝時期,本意是指自然、 質樸、純潔,原是普通名詞,曾用於多種場合,如寺廟、 宮殿、 道觀以及樓閣幽靜場所,含"清淨無染" "至清至真" "純淨潔樸"之意。 宋末時期開始用於伊斯蘭教。到明清時期,這一用法和概念已經得到系統闡述和普遍接受。

什麼是清真?

如今常用的與"清真"相關的詞如"清真寺"、"清真言"、"清真食品"、"清真餐館"等,基本都是與伊斯蘭教相關的事物,清真寺就是伊斯蘭教的禮拜寺,清真言則是穆斯林信仰核心的那句話:"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清真食品是遵伊斯蘭教法所生產的食品,清真餐館就是伊斯蘭餐館,總之,如今"清真"二字已經成為伊斯蘭教在中國的代名詞,擁有著包括生活準則、制度、規範等各個方面的內涵,而絕不只是"不吃豬肉"這麼簡單。

"清真"是一種生活準則、是一種文明、是一種文化、是一種生活制度,她絕不僅僅是不吃豬肉、狗肉和非穆斯林飲食的問題。就是嚴格按照伊斯蘭教的飲食禁忌所做的食品。最重要的依據是《古蘭經》,其次是聖人穆罕默德的教誨。安拉啟示說:"除了為勢所迫外,你們所當戒除的,安拉已為你們闡明瞭……"(《古蘭經》6章119節)"他只禁止你們吃自死物、血液、豬肉、以及誦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動物;凡為勢所迫,非出自願,且不過分的人,雖吃禁物,毫無罪過。因安拉確是至赦的,確是至慈的。"(《古蘭經》2章173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