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行業龍頭持續生長:2017年以來17家企業步入千億元市值梯隊


關注我們,與好行業、好公司一起成長!



藉助資本市場力量做大做強,是所有企業的夢想。
上市後,多少企業可以實現持續長跑和不斷超越?這不僅是企業和投資人喜聞樂見的,也是資本市場最核心的價值和意義。近年來,新興行業發展迅猛,傳統產業似乎進退兩難。而從二級市場市值角度觀察,歷經產能出清的痛苦過程、伴隨行業集中度提升的規模效應、增強研發和設備更新等新要素…傳統行業的龍頭企業在2017年迎來資產負債表的強勢修復後,至今仍保持著持續生長傳統企業,已經不再傳統。它們如何從厚重中蛻變出新生?如何聚焦主業,再造藍海?資本助力幾何? 當前,需求結構化凍結,大宗商品劇烈波動,全球貨幣寬鬆與金融危機陰影同現,對這些在市場風浪中搏擊的企業來說,浪潮疊加,如何應對?大浪淘沙,資源配置和市場格局重構的變局中,龍頭是最佳觀察標的。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分類,我們提取了以下傳統行業(勞動力密集型的、以製造加工為主,剔除電子、房地產等):機械設備、化工、電氣設備、汽車、輕工製造、交通運輸、食品飲料、農林牧漁、紡織服裝、採掘、家用電器、鋼鐵

等12個行業數據。在A股市場中,上述行業目前共計有1753家上市公司,其中,本文以2020年3月10日收盤價為基礎計算,選擇34家總市值(已發行所有普通股總市值)超過千億元的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
一食品飲料行業擁有最多的千億元市值企業分行業看,A股34家千億元市值企業中,食品飲料行業分佈最多,擁有7家;交通運輸行業次之,擁有6家,排名第三的是汽車行業,擁有4家。

​傳統行業龍頭持續生長:2017年以來17家企業步入千億元市值梯隊

製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數據來源:巨靈財經
二2017年以來 17家企業步入千億元市值梯隊 市盈率整體處於較低水平據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統計,從數量來看,這12個行業中千億元及以上市值上市公司從2016年12月31日的17家增加到2020年3月10日的34家。從總市值來看,以2020年3月10日收盤價為基礎計算,千億元及以上市值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8.89萬億元,佔傳統企業總市值的38.74%。其中通過借殼上市的有順豐控股(002352.SZ)和恆力石化(600346.SH),以2020年3月10日收盤價計算,其市值分別為2,077.06億元和1,036.16億元。從2016年12月3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市值變化情況來看,34家千億元及以上市值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同比增長率整體大於傳統企業,尤其是2017年這34家公司的總市值同比增長率達到45.46%,遠大於傳統企業整體水平。這和上述提及的產能出清基本面修復有關。

​傳統行業龍頭持續生長:2017年以來17家企業步入千億元市值梯隊

製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數據來源:巨靈財經34家千億及以上市值上市公司中,2020年3月10日的市值與2016年12月31日相比,有27家上市公司市值上漲,7家上市公司市值下降。其中,市值上漲速度排名前三的是貴州茅臺(600519.SH)、五糧液(000858.SZ)和牧原股份(002714.SZ),其市值漲幅分別為429.81%、389.99%和1080.81%。從整體數量來看,傳統企業中千億市值公司呈增加趨勢。但也有3家跌出千億市值區域:分別是包鋼股份(600010.SH)、東方航空(600115.SH)和南方航空(600029.SH)。以2017年12月31日收盤價計算,其市值分別為1121.39億元、1026.10億元和1043.89億元。究其根本,據國際航協發佈的財務數據調查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航空公司股票價格上漲近29%。歐洲航空公司受經濟復甦和客運需求的提振,航空股價上漲68%;亞太航空公司受強勁增長的貨運市場需求推動,航空股價上漲39%。從動態市盈率來看,2020年3月10日,34家千億及以上市值上市公司中,有10家上市公司的市盈率超過30倍,24家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小於30倍。市盈率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寧德時代(71.24倍);比亞迪(58.06倍);海天味業(55.58倍)。市盈率最低的三家上市公司分別是中國神華(7.21倍)、大秦鐵路(7.51倍)和寶鋼股份(8.04倍)。


三14家上市公司連續3年ROE均超過15%
據統計資料顯示,2016年至2018年,34家千億及以上市值上市公司的歸母淨利均為正。其中,有19家上市公司的歸母淨利連續3年增長。從淨資產收益率(加權)來看,34家千億及以上市值上市公司中,有14家上市公司連續3年的ROE均超過15%,意味著這些企業經營穩定、盈利能力較強。從盈利增速來看,2016年至2018年,三一重工(600031.SH)的歸母淨利增長了30.06倍,增速最快;排名第二的是中國石油(601857.SH),歸母淨利增長了6.66倍,而濰柴動力(000338.SZ)的歸母淨利則增長了3.55倍。同時,上述3家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較強。其銷售期間費用率連續3年處於下降趨勢,成本費用利潤率連續上升。

​傳統行業龍頭持續生長:2017年以來17家企業步入千億元市值梯隊

製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數據來源:巨靈財經截止目前,A股34家千億及以上市值上市公司中僅有牧原股份(002714.SZ)發佈了2019年年報。其2019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202.21億元,同比增長51.04%;歸母淨利61.14億元,同比增長1075.37%;另有6家千億及以上市值上市公司發佈了業績快報。4家雙增,2家雙降。其中,2019年,上港集團(600018.SH)實現營業收入360.2億元,同比下降5.3%;歸母淨利90億元,同比下降12.5%;寧德時代(300750.SZ)實現營收455.46億元,同比增長53.81%;歸母淨利43.56億元,同比增長28.61%;溫氏股份(300498.SZ)實現營業總收入732.28億元,歸母淨利139.06億元,同比增長251.38%;洋河股份(002304.SZ)實現營業收入231.10億元,同比下降4.34%;歸母淨利73.42億元,同比下降9.53%;順豐控股(002352.SZ)實現營業總收入1121.93億元,同比增長23.37%;歸母淨利57.97億元,同比增長27.24%;上海機場(600009.SH)實現營業總收入109.45 億元,同比增長17.52%,歸母淨利50.3億元,同比增長18.88%。
四3年累計現金分紅6578.48 億元數據顯示,34家千億及以上市值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呈現逐年上升趨勢,3年(2016年~2018年)累計分紅達到6578.48 億元。其中,3年累計現金分紅超過百億的上市公司有17家,分紅最多的為中國石化,3年累計分紅1415.32億元,此外,18家上市公司的年底累計現金分紅呈現逐年上漲趨勢。與傳統企業相比,2016年至2018年,34家千億及以上市值上市公司的分紅總額佔傳統企業整體分紅水平的比例分別為61.27%、55.35%和54.38%。

​傳統行業龍頭持續生長:2017年以來17家企業步入千億元市值梯隊

製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數據來源:巨靈財經
附:34家千億及以上市值上市公司一覽(以2020年3月10日市值為序)

​傳統行業龍頭持續生長:2017年以來17家企業步入千億元市值梯隊

​傳統行業龍頭持續生長:2017年以來17家企業步入千億元市值梯隊

​傳統行業龍頭持續生長:2017年以來17家企業步入千億元市值梯隊

​傳統行業龍頭持續生長:2017年以來17家企業步入千億元市值梯隊

製表: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數據來源:巨靈財經



· 本內容目的為分享信息,不收取任何費用,不作為任何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