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地坐著,泡一杯茶,讀一本心愛的書,有老婆喊起床,奉茶飯


靜靜地坐著,泡一杯茶,讀一本心愛的書,有老婆喊起床,奉茶飯

小時候有幾個春節,我都是坐在熱炕上,讀著我心愛的書度過的。長大了這樣的日子就少了。一到春節,我都在想:哪兒也不去,只靜靜地坐著,泡一杯茶,讀一本心愛的書。但好多個春節都不是這樣,走親訪友,吃喝玩樂,總是在昏昏沉沉空空虛虛中下來,又接著忙其它的事了。今年的春節,這機會來了,因為新型冠狀病毒。

我真的只靜靜地坐著,泡一杯茶,讀一本心愛的書。比小時候更愜意的是,可以坐在溫暖的樓房裡。早晨有老婆喊起床,奉茶飯。世界上最美好的時光莫過如此。看看冰箱中的吃食漸少,便戴上口罩,捂嚴實了,上超市採買去。實名登記,測了體溫,進入超市。人當然不比往常多,特殊時期嘛,如果不是怕餓死,誰還願意冒險進超市!偌大的超市,只有果蔬區人頭攢動。大災面前,糧食是多麼重要,而作為農民的我更感自豪了。雖然我已多年沒有 動過杈把犁頭,但對於土地和村莊的親切感絲毫未變,對五穀的敬畏由衷而來。父輩人口中的五八九年,以及我所經歷的雹災旱災猶如在昨。可是世俗使農民的頭始終耷拉著。就連一個電影放映員退休後每月拿著四千多的退休金,嘆息著二兒子沒有“正式工作”,在人家的私人工地上當技術員,雖然拿著七八千工資,但是沒有“保障”。保障,對每個人都很重要,可在農民的概念中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東西。

感謝花唄,信用卡,各種借貸錢包,即便“年前一毛沒剩,年後一毛沒掙”,還能夠採買這麼多東西。採購的東西塞滿了冰箱,繼續只靜靜地坐著,泡一杯茶,讀一本心愛的書,有老婆喊起床,奉茶飯。這樣的過了正月十五。按照農村的習慣,年差不多過完了,可以或多或少的安排點農事活動了。而在城中多年的我,農村雖只在我的夢中和言語中,但十五一過,我心中還是稍稍有些不安起來,有點坐不住了。我努力地使自己靜下來,泡一杯茶,讀一本心愛的書。可是往後幾天,各種賬單各種還貸短信接踵而來,每一次短信的提示音像一記響亮的鞭子抽在我的脊樑上。我還在努力的平靜,可是人靜心不靜。老婆奉來的飯菜食而無味,心愛的書讀著如同嚼蠟。我怎麼啦?我不是在我理想的節日中麼?慌什麼,躁什麼?賬單和還貸短信一再提示,我猛然驚醒:我是個農民,我沒有保障!我得還花唄,還房貸,還信用卡,還各種借貸錢包!

冷靜,冷靜,冷靜!國難當前,誰不焦躁,誰不心慌?春天已經來了,我們還熬不過這個倒春寒嗎?我努力的平靜著,泡一杯茶,捧起我心愛的書,讀下去,卻怎麼也讀不下去。正月二十三過了,二月二也過了,我們終於走了出來。望望鏡中的自己,發現白髮比過去似乎多了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