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据《定远县志》记载:“定远莫邪寺当年佛像千尊,晨钟暮鼓,百僧诵经,香火不断,除建殿宇九十九间,凿井九十九眼,有三步二井之说。井于泉多,一是为了供奉当年干将莫邪铸剑蘸火的圣灵之水;二是说明寺院水源充沛,寺内僧侣众多。”

千年古县,将相故里,让滁州定远这座皖东小城留下了不少历史遗迹。只是大多原迹被毁。幸好依着历史脉络,尚能寻到一丝历史留痕。

村村通水泥路已经修进了寂静而偏僻的小山村,一同感受这现代与古老的交替和历史的悄然变迁!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带着对流传千年,古老而悲壮的故事的感慨,2017年早春二月的一个周末,骑上单车,前往位于滁州定远西乡五峰山下,探寻这段发生在定远大地上的传奇故事!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据清《定远县志》载:"中九华寺,位于定远县城西北六十里的五峰山麓",而在中九华寺方园七、八里境内,就是一个错落有致的古庙群,影响较大的就有"能仁寺"和"莫邪寺"。

出定城,一路向西而行,骑至青山方家花园方向,再行数十里,就进入了美丽的大金山山脉,要探寻的莫邪寺遗址就深藏在大山深处,与坐落在靠山小寺弯的中九华寺遗址相隔不远。

在古代,定远的香火必定是盛极一时。定远千年古县的遗迹,一直藏在深山人未识。如今,从以前默默无闻,到现在注重发倔宣传,路边的标识也显示了一个地方历史的厚重!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行走乡间,是大时代的变迁,还是现实的必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了万世根本的土地,老人、孩子成了乡村的守望者…守望着孤独与荒芜…

随着新农村建设脚步的加快,唯有寄托与家乡发展的希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来,守得住故土,呵护好孩子,陪伴好父母,看炊烟袅袅,享人间天伦。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终于寻得入山小径,清新自然的风景仿佛一幅画卷,慢慢打开。没有什么比骑着单车更能承载自由的脚步了,快慢由我,骑骑停停,不错过身边的每一处风景。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料峭的东风,迷恋的冬天,最终也阻挡不住春的脚步,在这季节更替之时,美丽的大金山即有落叶可赏,也有嫩芽可期;那靠山吃山,用石头垒起来的山乡小村落,袅袅炊烟,阵阵鸟鸣,好一幅山乡村居图!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山乡的村口,寂静一片,时间,仿佛在这里已经静止。如同行走乡间所见,大多都是老人留守在乡村。在这人人都走出大山,走出乡村的大时代里,人们追求更好的生活,为自己,为家人打拼,这份勤劳与艰辛是没有错的。只是看着这逐渐凋敝的乡村,孤独的老人,终究,我们是有着愧疚之情的。时代的发展,总要有应变之策,毕竟,土地才是万世根本,守得住土地,才能守得住我们的乡愁!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2017年来,进村的尚是石子土路。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2019年12月来,村村通水泥路已经修进了村。如果说减免了千年农业税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这水泥路进村,也是祖祖辈辈想都想不到的。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了!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儿时草垛玩耍的童年。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定远靠山一带,饲养的黄牛较为出名。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小村落名为“夏长”。许是山乡寂静太久,远远的看到一位老人在向村口张望。走近他,才发现是我2014年骑车来时遇见过的老人家。老人叫包培文,时年87岁,时隔两年,想必他早已记不得我这个曾经的陌生人了。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山乡居有竹,古寺伴千年。告别老人,穿小竹林而过,顺着古道甘泉,山水灵气扑面而来,行至百步,就来到了充满神秘气息的「莫邪寺」遗址了。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进入遗址山林,便见一眼古泉,水浅且清,源头自有活水而来!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古眼甘泉 ,清澈见底。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据载,莫邪寺到民国初年,尚存殿宇三进三出,每进七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逢庙会九天,当地老者依旧能忆起年少时进香赶庙会时的繁华景象…

寺毁之后,如今只有一棵近二十米高,且不知何时已经枯死的银杏树;废墟之上,还残存着一个较为完整的殿宇石基一个,沿山而下的石泉几眼,遍地的残垣山石,杂乱的山林树木,风一吹,沙沙地作响,无风时,寂静一片,身处其中,那份破败荒凉着时让人心痛…心痛这么宝贵的历史资源就这样荒没在深山里…

也正是这份被遗忘,又感十分的庆幸,至少没有游客纷至沓来,让这段历史静默在深山中,疗养这千年的伤!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2500多年过去了,千年的古寺也随着历史早已烟消云散,短暂的探寻,户外自带的食物,临近午时,以石基为桌,一顿简餐,感受这穿越千年的时空轮回。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面对残垣,我能做到的保护,只能是把垃圾装包带走吧…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如今莫邪寺遗址左、右、后,山峰重岩叠嶂,独有寺南倚山地势和缓,空旷开阔,树木蔚然,无遮无档,当地人称之为“椅子”宝地。

继干宝之后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沿钟离国(今凤阳县临淮一带)至阴陵(今定远靠山一带)古道南行六十里,进入莫邪山峡谷中。古传干将莫邪在山腰幽洞铸剑而得名。按文学史家游国恩、朱东润先生观点:干将是姓,莫邪(yá)为名。由此可知,南北朝时代,定远西北部一带的凤阳山脉就称为“莫邪山”。莫邪山东西横亘者,现名为槎丫山;南北连绵者,为五峰山,峡谷宽约三十米,长约十里。彷佛隔着千年的时空,这一眼已穿越了千年!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静默守望,感受故土这历史的厚重!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不说莫邪寺毁于战火,在这古老的国度,太多朝代的兴起,焚毁上朝的殿宇历史,让这千年的文明,也有着太多的痛弊。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遗址之上,独留一棵尚在竖立着枯树,同时相伴的另一棵已早已倒下…源自乡村赤脚医生说银杏树皮能治疼痛…经年流传,直至剥皮而死…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苍穹之下,枯树无言。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人怕抽筋,树怕扒皮……这枯死多年,还免不了这剥皮的恶运!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殿宇雄伟,古树有灵,耐何人无情!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莫邪寺在千百年历史长河中几经变迁,到清代“康乾盛世”时规模最大。莫邪寺神奇的传说、优美的景色与空蒙玄秘的佛教融为一体,留在了古人吟咏的诗句中:“山空人迹杳,犬吠碧云深。剑气销为雪,松风击作音。到门寒滴翠,入室昼生阴。若有幽入卧,孤云自古今。”(清人王溥《莫邪山》)“偶经栖佛地,碧草冷云峰。梵语落尘虑,龙宫起拜容。拈花初见月,隔水忽闻钟。独坐山房静,潜风度竹松。”(清-王衷《登五峰山寺》)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流淌了千年的山涧水……若有闲暇,来此坐上半天,清水拂面,也算是过客洗心了一回!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废墟瓦砾之上,感怀历史的烟消云散。在一处石头垒起的类似土地庙的石碓里,供奉着一对石人像,轻轻的拾起几块石头,堆积其上,在这静默的时空里,祈愿石人福佑一方土地,岁月过往,历史不过匆匆一瞥。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定远历史悠久,以坐落在县西五峰山脉的中九华寺为代表的古寺众多。目前,唯有滴水寺得以重新开发保护,期待有一天,在定远大地上,那些古老的寺院都能加以保护建设,重燃这历史的香火!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骑过太多路,看过太多景,唯有定远的山山水水转不够,看不足!定远那么大,风景那么美,周末骑车去看看吧!

来源|聚焦定远

作者|顺风

主办|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运维|滁州学院蔚然新媒体中心

联系|chzu@qq.com(如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打卡滁州定远“莫邪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