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市備考“眾生相”

呼倫貝爾市備考“眾生相”

海二中高三語文教師邢建增正在遠程授課

呼伦贝尔市备考“众生相”

海拉爾第二中學遠程授課教室後臺工作人員正在傳輸視頻

呼伦贝尔市备考“众生相”

白老師正在為學生統計隨堂測驗成績

呼伦贝尔市备考“众生相”

王雨佳的習題本

呼伦贝尔市备考“众生相”

海拉爾第二中學空蕩的教室

本報記者 孟健 付饒

備考學習改為線上進行,老師變成了網絡主播,同學拿起了曾被禁用的手機開始線上學習……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改變了所有人的春節軌跡。今年的高考,對於我市的學校、老師、家長、學生來說,有點特別。

高一適應、高二提速、高三衝刺,按以往的慣例,很多學校都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備考模式。春節過年後,高三學子就該早早結束自己高中時的最後一個寒假,來到學校,在卷山書海奮楫前行。

可是,1月25日中午,隨著內蒙古自治區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隨即發佈了“推遲高三年級開學”的通知。1月26日,呼倫貝爾市教育局發出了“推遲高三年級開學”的相關通知。

距離高考不到一百天,高考怎麼辦?

“空中課堂”讓老師化身“網紅主播”

本應當是萬物回春的季節,卻因一場始料未及的疫情,讓往日書聲琅琅的校園如今一片寂靜。位於海區東山的海拉爾二中新校區教學樓,空曠的走廊內,一個教室發出的講課聲格外清晰——

“詩歌《湖南客中春望》‘鳴雁嘹嘹北向頻’一句中,‘鳴雁’一詞起到了什麼作用……”在錄播教室內,邢建增老師正對著空無一人的課堂滔滔不絕地講著。在攝像機的另一端,16個理科班的806名學生此時此刻都在“雲上課”。

邢建增是海拉爾第二中學高三理科班的語文老師,同時也是高三學年部主任。“線上網絡授課壓力挺大的,沒有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一節課就要準備很多內容,來保證教學質量。”邢老師坦言,作為高三老師,疫情改變了現階段的教學方式,尤其對處在備考複習關鍵節點的高三學生。不過,當第一時間得知高三延期開學後,學校就立即作出了網上授課的安排。

“1月27日,我們就發出了致2020屆高三家長及學生的一封信。隨後就通知高三任課教師以及備課組長制定教學內容。”邢建增老師告訴記者,2月10日,海拉爾二中高三學生正式開始上課。每天早7點到8點安排早自習,週一、三、五為英語,週二、四、六為語文。從8點10分開始,由老師開始授課,到15點40分,其中包括午間休息、課間休息。同時,每天16:00都會在QQ群裡安排不同科目的答疑輔導。

“我們20名高三授課教師組建了微信群,群名叫做‘網課高三義勇軍團’”,邢建增老師笑稱,“我們都是‘18線網絡主播’。”

與此同時,在走廊另一端的教室內,“女主播”李秀峰老師剛剛結束了一堂網絡教學。

李秀峰老師說,往常這個時候,正是高三二輪複習的時間,因疫情影響,學校延遲開學,但備考複習卻不能停。目前每週的網課教學內容都是由高三年級老師和備課組經過多次商討研究。怎麼講,講什麼,誰來講,作業如何佈置更好,都是整個年級“一盤棋”統籌安排。這個時候就要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怎麼有利於學生怎麼來。經過3周的網絡教學,老師和學生都已適應這種教學模式,進入了學習狀態。

不開學,對於還有不到100天就要參加高考的高三學子們來說,高考前這段特殊的備考時間,顯得更加特別而珍貴。爭分奪秒,準備好每一堂課,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是老師的責任。但對很多老師來說,空中課堂在線教學是一次挑戰。

有著34年教齡的白麗芳老師,是海拉爾第一中學的一名數學老師。對於這位多年站在講臺上講課,不“玩”網絡、甚至可以說“不通電腦”的老教師來說,一下子成為了“網絡主播”,身份的轉變讓她一下子有些難以適應。

然而,特殊時期,在線教學效果好壞直接決定學生們居家學習的效果,老師們責任重大。為順利完成網絡直播課教學任務,白老師的家成了辦公室,書房成了直播間。儘管她教書多年、經驗豐富,但面對網絡授課的新方式,心裡還是沒有底。於是,她早早開始做準備,反覆請教年輕老師,不斷摸索與嘗試,慢慢地,才掌握了網絡教學的技巧。

“我們學校很多學生家都在旗縣牧區,不具備網上學習的條件。”白老師告訴記者,學生有時候很焦慮,會打電話或發微信告訴老師們自己存在的困難。“我會說一些鼓勵學生的話,幫他們提氣,告訴他們現在這個階段,拼的就是自律。”白老師很心疼這些學生,希望能在恢復課堂教學後,對他們進行針對性輔導。

手機平均每天使用7小時,相當以往一週使用時間

學生同樣在“瘋狂”備考。不論身在城市還是鄉鎮,幾乎所有的高三學生都在按照學校裡的作息時間表進行學習——早起晚睡,不停刷題,只是為了能提高自己在高考中脫穎而出的機會。手機平均每天使用7小時,相當以往一週使用時間。

海區實驗中學高三年級的周萍同學是個文靜的女孩,學校2月初開展網課後,她在自己的房間裡與學習桌為伴,從週一到週六,早上8點到晚上0點,時間被嚴密分割成6節正課和晚自習時間。網課每節課約50分鐘,最後一節課上到17:50。各科老師都會佈置作業,周萍每日都按照老師的要求將作業拍照並及時上傳。

起初周萍對這種學習方式還頗為讚賞,覺得網絡聽課更加自由,老師講課內容也可反覆回看。但盯著屏幕的時間久了發現,不光眼睛時常乾澀,而且心想反正可以回看,“溜號”的時間也多了起來。

周萍的桌子正對著窗戶,學習間隙她會眺望遠方,想象高考結束後的場景。有時她希望最好明天就考試,省得自己再受煎熬。有時又希望高考再延後一些,這樣又會有很多時間來複習。但自己又如何能夠改變這些呢?

周萍平時喜歡畫畫,疫情期間她畫了2幅畫,分別名為“戰疫”和“逆行者”。分別表現了抗疫前線的人民警察和醫務工作者。雖然周萍不願透露她的高考志願,但從畫作“逆行者”配文中或可看出端倪:做那向上的光,永遠充滿希望,終有春暖花開時,我去武漢尋你,相信那天不會太遠。

高三生趙鐵鑫是個沉穩有主見的男孩,平時愛好籃球,但疫情發生後已經好久沒有碰球,他回想,最近一次打球還是在學校體育課上。網課開始後,他除了一日三餐,大部分時間都窩在自己的房間內學習。家人平時都不會打擾他,就連2歲的妹妹也懂得“不能去哥哥的房間打擾”。甚至媽媽有時候去送水果也會被小妹妹阻攔。

趙鐵鑫的理科成績很好,曾在學校模擬考試中獲得全班第五,年級第十的成績。

網課中老師也會經常線上提問,一是活躍氣氛,二是檢查一下同學們是否實時在線。 2月27日,一次物理課上,老師講解一道關於摩擦力的題目,詢問大家該題中木塊的摩擦力是否相同?大多數同學都在屏幕上留言“不同”,趙鐵鑫率先講出“相同”。於是老師通過釘釘軟件,讓趙鐵鑫用語音為大家講述原因。趙鐵鑫通過物體的受力分析,逐步闡述自己得出結論的原因。老師告訴大家,趙鐵鑫答案正確,讓他有點小得意。

趙鐵鑫的表哥在上海工作,由於疫情原因還沒有返回崗位。哥倆交流時,哥哥曾建議趙鐵鑫考取上海或者武漢等南方城市的大學,告知其南方地區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就業機會多,人們的思想活躍等,對今後的發展有利。

3月4日0:30分,王雨佳打了個哈欠,站起來伸了個懶腰,再低頭把剛剛寫完的試卷按科目分類整理好,結束了一天的學習。

王雨佳是個精緻愛乾淨的女孩,進入二輪複習以來,王雨佳一頭扎進學習中,學習桌的資料擺放得雖然滿滿當當,各項物品卻各安其分,頗有章法。

每次上網課時,她左手邊的一摞學習資料總是整齊碼在一起,練習題的前方擺放著課堂筆記和記錄公式、定義的小本。一對兒小粉兔裝飾的筆筒十分小巧可愛,筆筒中除了體溫計外還放有七八支圓珠筆和若干筆芯。這個筆筒也常常作為手機的支架使用。

每次聽老師講解試卷時,她都會用紅色中性筆給自己判斷對錯,在自己做錯的習題旁把老師的講解記錄下來。王雨佳每週至少消耗掉1支筆的筆芯,多的時候可以達到3支。

週日學校沒有安排網課,由學生自由支配時間。除了完成作業,複習外,王雨佳會追一部名為《梨泰院Class》的韓劇,該劇講述的是主人公創業的故事。王雨佳想去北京上大學,想要從事的職業包括老師和麻醉師。

與市區的學生不同,身在草原深處的哈斯在與同學通過電話後才得知,學校的網課已經開始上課了。

哈斯是海一中的一名蒙授高三學生。寒假期間,與家人一同回到了位於新巴爾虎右旗阿拉坦額莫勒鎮巴音陶裡日嘎查的放牧點,打算過完年再回到旗裡。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卻將她困在了牧區。

信號微弱,打電話聲音都是斷斷續續的,微信消息壓根就收不到。由於本來並沒有計劃要待這麼久,導致許多學習資料都沒有拿。眼看日子一天天過去,開學的日期也不確定,哈斯越來越焦急。

想上網課,必須回到旗裡。在開取證明後,2月24日晚,哈斯連夜趕回旗裡。正值接羔育幼時節,父母忙著開始接羔,並沒有陪同她一起回去。在他們心裡,女兒是個獨立、自律的孩子,學習生活上從來不用家長操心。

去中央民族大學學習蒙古語言文學專業是哈斯的夢想,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她每天除了完成學校安排的課程外,還會給自己安排一些弱項科目的複習任務。她更喜歡在晚上安靜的環境中學習,感覺學習效率更高,要趁現在這個機會彌補不足,全力衝刺。

緊張、小心翼翼又充滿希望的家長

高考是關乎孩子人生道路的重要關口,在參加高考的家庭裡,大部分家長比考生還緊張。

王女士的女兒今年參加高考,和大多數家長一樣,對於備考的女兒更增添了些許關心,飲食營養、防疫保健、心理疏導樣樣小心翼翼。各項安排雖說細緻入微,卻總是希望可以輕描淡寫地表現出來,生怕會為女兒增添心理負擔。

由於自己上班較忙,家裡一日三餐由丈夫負責。王女士為女兒準備的牛奶、酸奶始終不斷。下班時她還常常到附近的商店為女兒買一些水果。“在學校時,女兒所在的班級每天都會為學生髮放牛奶,在家更要保障她的營養了。”王女士說。

在老師建立的學生家長群中,老師發佈信息後,王女士和大部分家長一樣,回應“大拇指”,十分積極地互動。老師經常在群裡發佈一些如何指導學生複習的文章,王女士總是認真地閱讀,在飯桌前為女兒傳達。王女士說:“孩子每天學習很累,晚睡早起的。作為父母,真是很心疼女兒,但是高考是孩子人生大事,其他孩子也是一樣辛苦,我能做的就是做好後勤保障工作,讓女兒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

“如果你把眼前努力的苦看做日後生活的甜,你會發現,其實也沒有那麼難以下嚥。不經歷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每天,張育的媽媽都會將自己手寫的帶有鼓勵話語的小紙條放在他的書桌上,希望兒子能感受到她的良苦用心。

張育是海拉爾第二中學高三年級的一名理科生,在媽媽的心裡,他是一個“任性”的孩子。

“跟別的高三學生相比,我的孩子好像是個特例,他好像一點也不著急。他有很多個人愛好,就算臨近高考,這些愛好也捨不得放下。”張育媽媽說,自從疫情發生,高三延遲開學,她就很擔心,在這關鍵的階段,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差距會越來越大。在得知學校第一時間安排了最有經驗的老師進行網上授課,她的心才稍稍放進了肚子裡。

每天早上6點,張育都會按時起床,上早自習,聽課,做題,有條不紊地完成著老師安排的各項學習任務。在課間休息的時候,他總是喜歡對著屋裡的牆打上幾輪乒乓球。“我不知道他的成績會不會提高,但我肯定,這個假期他乒乓球技肯定是大有進步。”張育媽媽無奈地說。

與其他學生不同的是,張育每天22點左右就休息了。這對於高三學生來說,確實比較“罕見”。張育總是說,長時間上網課,感覺自己頭昏眼脹,想早點休息。對於他提出的這種要求,張育媽媽也不好說什麼。一方面,她確實知道長時間面對屏幕,人容易疲勞。另一方面,她也不想嘮叨兒子,惹他心煩。

對於兒子的“心大”, 張育媽媽也總會在無形中給他增添一點壓力。特意從網上買了高考倒計時的掛曆,時刻去提醒他,每天給他寫小紙條,鼓勵他……但對於媽媽的這些舉動,張育好像並沒有放在心上。

高二的時候,張育的年級排名在100多名。到了高三後,同學們都開始用功學習,奮起直追,他的成績就一下掉到200多名了。“他的聽課效率很高,所有老師安排的任務都能及時完成,這些我都不擔心。就是課後自己複習的時候,他沒有那麼下工夫。”張育媽媽期盼,兒子每天能多學一兩個小時,趁現在多努力一點,至少以後不會留下遺憾。她早在兒子上高中後,就開始關注著高考志願填報,現在已經有所收穫,希望高考結束後,在填報志願時能再幫兒子一次。

3月2日起,我市中小學全面開展線上教學,作為海拉爾鐵路一中的數學教師,何文芝每天都要在客廳給她的高一學生上網課,而在臥室內,今年參加高考的兒子董源也正在聽網課。關起門來,兩個人互不打擾,你教你的,我學我的。

董源是海拉爾第二中學的一名高三學生,曾考出過年級37名的好成績,而在上個學期期末,成績卻不太理想。對於兒子的成績有所下降,何文芝的擔憂在所難免,但她更理解兒子,希望能陪伴兒子一同度過這段特殊的備考時光。

作為教師,何文芝深知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重要性。在學習方面,她更注重兒子努力的過程,她總是告訴兒子,無論結果如何,努力就是一種收穫。沒有一個人是能隨隨便便的成功,成功背後一定承載著堅持不懈的努力。

作為母親,何文芝非常感謝學校和老師。網上課程安排的科學合理,每週的課表都會提前告知給家長和學生,讓學生做好準備,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她認為,學校的“定力”和“靜氣”就是安撫學生和家長焦慮情緒的一劑良藥。

對董源來說,“空中課堂”也意味著一次機會,因為他有了更充沛的時間來補自己的短板。“我語數外三科的成績比較穩定,主要是理綜成績波動比較大。”董源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弱項,對此,他制定了更有針對性的學習計劃,希望在這個時機實現“彎道超車”。

律回春漸,萬象更新,再過不久大興安嶺上的杜鵑就會競相開放。希望這群“生於非典,考於新冠”的高三學子亦會像是迎霜傲雪的杜鵑花一樣,在高考中衝寒而開,各自美好。

(文中學生、家長姓名均為化名)

本版圖片由本報記者李辰攝 部分由老師和學生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