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之前,這個女項目經理都經歷了什麼?

在央視新聞鏡頭裡,這個笑著說:“一定,公安是最棒的

”患者是我的同事,她叫吳朝暉,目前她正在江夏的隔離點進行醫學觀察。讓我們一起了解下新聞背後,這個女項目經理的戰疫故事。

我的心如這天氣一樣晴朗”,這是約定採訪後,她給我發的第一個消息。

這天是吳朝暉從沌口方艙出院,去江夏隔離點觀察的第三天,再過11天左右,她就可以從隔離點回家和兒子團聚了。

確診之前,這個女項目經理都經歷了什麼?

49歲的吳朝暉是中航物業武漢精神衛生中心六角項目的項目經理,今年是她從事物業行業的第十三個年頭,作為一個女項目經理,平時說話輕聲細語的她面對工作的時候有也強勢的一面。精神衛生中心六角院區是剛入駐不久的新項目,為了儘快融入新環境,此前,吳朝暉已經一個多月沒休息過了。

確診之前,這個女項目經理都經歷了什麼?

時間推回到1月中旬,項目上感冒發燒的病患突然多了起來,彼時大家還沒有把這件事和“新冠病毒肺炎”聯繫起來,只覺得可能是流感,後來武漢封城,部分員工被隔離在外地不能到崗,醫院裡抗疫情勢又刻不容緩,危急之下,吳朝暉自己上陣,除了日常工作部署,她和保潔員一起,揹著藥桶對治療區和CT室進行消殺,中午和下午進入隔離區收醫療廢棄物,每天轉運醫療廢棄物350多斤,有些醫廢上寫著“新冠患者專用”,這對吳朝暉來說,心理衝擊很大,“現在回想起來有些後怕,但當時顧不上想那麼多,就想著,工作總得有人做。”每天脫下隔離服,吳朝暉就像從水裡出來,渾身溼透,消毒水刺鼻的味道讓她幾乎失去嗅覺。高強度腳不沾地的工作讓吳朝暉一回家就倒頭大睡,為了怕兒子擔心,她從不和兒子談論自己的工作內容。

確診之前,這個女項目經理都經歷了什麼?

每天轉運350多斤的醫療廢棄物

彼時,或因為區域隔離,或因為交通管制,或因為家人阻攔,項目上有些員工未能到崗,用人用工緊張,吳朝暉表示理解:“沒事,只要我一個人頂得住,就不會讓別人承擔”。如此,項目疫情防控工作不至於癱瘓,運轉如常。

2月16日,她感到渾身沒勁,嗓子疼還有點乾咳,去醫院看病,CT檢查發現肺部輕微感染,診斷為高度疑似,做了核酸檢測,醫生給她開了點藥。2月17日,吳朝暉進了漢正街如家酒店隔離,幾天後核酸檢測結果出來為陽性,她被轉到了沌口方艙接受治療。

入行前,吳朝暉做過醫院的財務,對醫護人員的艱辛深有體會,所以不管在項目還是在方艙,她都極少去麻煩醫生護士,反而經常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換位思考吧,他們都太不容易了,有些就是小姑娘小夥子,和我小孩差不多大,對比之下,我真的不算什麼,現在能這樣,我很感恩

”。在方艙的時候,她寬慰著那些情緒低落的病友。

有一次我以為她睡著了,其實在偷偷的哭”。她兒子李浚瑋說,那天是2月8日元宵節,他在微信上問我湯圓和米酒怎麼煮,這個平時十指不沾陽春水的男生為了母親開始學做飯了,我們順便聊了兩句,“她這段時間經常加班,回來都不怎麼和我說話,我知道她是累得”,“我也擔心她啊,說了也說了,吵也吵了,沒用”,“我只能每天學著做點好的給她吃”。

確診之前,這個女項目經理都經歷了什麼?


生活中的吳朝暉愛美,愛爬山,愛運動,愛打羽毛球,曾代表武漢公司到總部參加羽毛球比賽並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她說,不管是在方艙還是在隔離點,每天她都堅持運動,做做操,她還說,回家後如果條件允許,她想先去獻血漿,幫助更多的人,也希望儘早回到工作崗位。

確診之前,這個女項目經理都經歷了什麼?

我們微信語音聊了一個多小時,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吳朝暉的樂觀和堅強,還有她心中的善意,這些正能量是這個女項目經理的底色,像一個縮影,折射出物業人質樸的信仰。

問:首先恭喜你快要回家了, 最近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答:謝謝,我真的很幸運,也很幸福,家人朋友,公司領導對我都很關心,隔離後吃的住的用的都很齊全,生在中國真幸福

問:知道自己生病,害怕嗎?

答:一開始擔心會不傳染給兒子,畢竟一直住在一起,後來他核酸測了兩次都是好的,我就放心了。我本身體質很好,平時很少生病,我相信自己的免疫力,也有決心能戰勝病毒。

問:疫情期間工作壓力大,是怎麼調節的呢?

答:有段時間病人轉院,白天身體已經透支的不行了,晚上還得加班加點搞消殺,有一次飯都沒吃,就被催著,當時情緒上來了,忍不住眼淚就掉下來了,轉身就把眼淚憋回去了,最終我們得到了甲方的認可,沒有給中航物業丟臉。

問:怎麼看待項目經理這個崗位的?

答:這不僅是一份職業,這也是一份責任,一個承諾,你在這裡,就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