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輪到00後焦慮了

朋友說抽菸喝酒能夠很有效的短暫解壓,我有點心癢。

朋友圈不停地被刷到頂端,微博的內容一直在更新,微信的通知叮咚叮咚地來襲。好像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破事。

讓人心煩意亂的小事每天重複出現,那麼它的本質就變了。

高中政治老師說:“量變引起質變。”

日復一日的積累,小煩惱成了大焦慮。

終於,輪到00後焦慮了

(對,你沒有聽錯,我們 00 後也會焦慮。)


晚上熬夜刷手機,白天恍惚打不起精神,做什麼事都沒有動力。我以為這只是大學生在一個特定時間段內的不正常舉動罷了,熬一熬,熬過去,一切都會改變。

後來,朋友們聚在一起的第一件事變成了比一比髮際線的高低。

我知道,或許我們都患上了“焦慮症”。


頭髮脫落,髮際線上升,眼圈發黑,皮膚狀態差,已經不是 80 後,90 後的專利了。

大張偉唱“小小的人兒啊,風生水起呀,天天就愛窮開心吶!”

終於,輪到00後焦慮了

這句話已經完全不適用於當代 00 後了。

清醒自持的 00 後本人表示:哪裡會有又窮又開心的人呢?


1.

佛說:“人,生來就是受苦的。”開心是短暫的,痛苦才是永恆。


想要不再焦慮,想要開心學習,想要鹹魚翻身,做個社會主義好青年,聽聽老師講課,屁咧!


開放式的 presentation 一做就是 20 分鐘,乾巴巴講完,大量專有名詞,大量原著,沒有解釋,沒有 feedback,PPT 一張張的放,嘩啦嘩啦的過,雁過無痕,完完全全照搬我小學三年級老師教英語的模式,怎麼越活越回去了呢?


也有高中講課模式的,學生不斷做筆記,老師不定時提問,考試。可是?這種應付考試型課堂,高中三年我已經摸透徹了!大學再搞一遍,難道我的青春要浪費在這種無意識的跟學上面嗎?

終於,輪到00後焦慮了

不是槓精!

“今天不學習,明天變垃圾”的口號隨處可見。

但我們要學什麼呢?


做一個乖巧至極的機器人,日復一日的上課,考試,做 pre?這種沒有新意,固定套路的活動和我未來的工作掛鉤嗎?我未來按這種固定程序能夠謀生嗎?

我不清楚,我不知道。


終於,輪到00後焦慮了



2.

各大媒體網絡潛移默化地販賣著焦慮,標題黨隨處可見。


“易烊千璽身價過億,你還在等什麼”“摩拜創始人套現 15 億背後,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對不起,復旦 GPA3.8 的我,秋招面試還是落選了”.......


這倒還行,標題黨之類的,對我朋友完全沒用


但!沒有了標題黨的影響,就不會焦慮嗎?

焦慮會來的更奔放,更直接。


終於,輪到00後焦慮了



3.

當代大學生,沒有人手機裡不會有“新浪微博”這個軟件。


朋友在微博上關注了兩個賬號,一個“有錢人發言 bot”,一個“PITD 亞洲虐待博士組織”(對!就是那個掄起 2019 年學術打假第一錘,爆錘翟天臨學術造假的賬號!)。


終於,輪到00後焦慮了

終於,輪到00後焦慮了


“PITD”倒還行,無非是一些博士生或者申博階段的研究生吐吐槽,談一談如何保住“頭頂大事”, 保住“頭頂大事”,說一些學霸的煩惱。沒有學霸情結的朋友,偶爾看看帖子,變成一個檸檬精也倒無所謂。


帶來致命衝擊的是“有錢人發言 bot”,直接有力的曬房產證,珠寶,銀行卡餘額,輔佐以新鮮動人的故事,強有力的打你一個措手不及。


終於,輪到00後焦慮了


當網絡世界誠實的向你敞開懷抱,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縮短,即使你身處貧民窟,依然可以瞭解到一萬多的克羅心馬桶塞,兩萬四的 Tiffany 旅行撲克牌套裝,十萬以內的《英雄聯盟》*LV 聯動奇亞娜的周邊.....


朋友苦笑:“買不起倒無所謂,管他個錘子,但我他媽的根本想象不到像馬桶塞,撲克牌,這樣的物品,都能與大品牌聯名,都這麼貴!。”

當階級與階級之間的差異清楚的擺在你面前,你發現自己不僅被同齡人在物質方面碾壓,在想象力,在見識方面也被狠狠地按在地上反覆摩擦。



焦慮嗎?

很焦慮,想象一下,未來的競爭對手是一群有資源,視野廣闊的上層階級,我們要在這場本身就不足夠公平的比賽中殺出重圍,也許是可能的,但過程必然充滿血和淚。

普通的 00 後有普通的焦慮,那某種意義上很成功的 00 後呢?他們會焦慮嗎?

會!

終於,輪到00後焦慮了


19 歲的王源室內抽菸被報道了。粉絲震驚了,自家房子塌了,哥哥人設崩了,商業形象毀了,沒有人想到一個 19 歲的孩子平時承擔的壓力,沒有人會想到眾人批評吸菸行為不對的背後,00 後的苦惱。


自媒體本身強烈的煽動性和引導性感染著自主意識微薄的 00 後。


各個公眾號一邊崇尚生活放慢,腳步放輕,一邊又吹捧著晚起的鳥兒活該被餓死的理論。00 後的觀念很容易被動搖,不斷經歷價值觀與世界觀的摧毀與重塑,此時的我們就像半個傻子,既想著擁有烹茶讀書的閒適,又想著能自主創業,年紀輕輕就能月入百萬,左右徘徊,猶豫不定。


終於,輪到00後焦慮了

帕斯卡爾誠不欺我,“人只不過是一根有思想的葦草”,如葦草一樣隨風飄搖不假,但“有思想”這個詞倒是值得商榷。

出家人不打誑語,糙人不敢妄談“思想”。


就我自己這個 00 後而言,不敢高攀“思想“一詞,但我很清楚自己在焦慮什麼,該怎樣在興趣與不喜歡的專業中權衡?未來能夠成為夢想中的人物嗎?沒有了富足的生活費之後,我還能過得開心嗎?又或者說,長遠一點考慮,將來,我能找到我喜歡的工作嗎?我在所工作的城市,買得起房嗎?


我承認,天秤座挺喜歡杞人憂天。

終於,輪到00後焦慮了

但,00 後確實各有各的焦慮,大致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似乎很難以啟齒的焦慮,“我的愛豆怎麼和我討厭的女明星傳起了緋聞?”“那個女同學好像有點不喜歡我哎”“概率論真的有點難”這些日常生活中令人心情不爽的小細節穿插在繁重的生活裡,就莫名其妙地成為了焦慮的源頭。


第二種就是像我一樣未雨綢繆式的焦慮,總是擔心未來的處境。(座右銘是“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我一向並不認為未雨綢繆式一件壞事,能夠提前瞭解到未來可能要面對的困難,擁有一往無前的決心去為未來打好基礎,從現在開始做出努力,本身就是很棒的一件事。)


第三種呢,是 00 後,又或者說是多數當代大學生真實寫照,我稱它為“無聊式焦慮”,每天邊刷抖音邊叫喊著無聊,週六週日就算在床上無趣的打滾也不願出門,體驗到什麼事情都不做的空虛後雖然內心慌張,知道浪費了時間,但仍不想動手學習些什麼。“無聊式焦慮的人”總會有著度年如日的感覺。



腦中空蕩蕩,廢柴在人間。


社交網絡的不斷晉級,加速了焦慮群體的擴大。但焦慮是沒有鄙視鏈的。大人們熬夜工作,害怕失業的焦慮並不比我們擔心掛科,找不到擅長做的事情的焦慮更加高級。


那麼我們怎麼辦呢?

特定時代所帶來的特定焦慮該怎麼消除?

沒有老師,沒有書本告訴我們怎樣治 00 後的焦慮。

此時,只有拿出那句爛大街的話

:哭吧,大哭一場,然後天就晴了。


終於,輪到00後焦慮了

終於,輪到00後焦慮了


更多用00后角度看世界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