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不脫政策 摘帽不摘責任

脫貧不脫政策 摘帽不摘責任

脫貧不脫政策 摘帽不摘責任

莫旗就業局對貧困戶進行技術培訓

脱贫不脱政策 摘帽不摘责任

莫旗登特科鎮黨員遲玉福發展養雞產業脫貧致富

脱贫不脱政策 摘帽不摘责任

阿爾拉鎮光伏發電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

脱贫不脱政策 摘帽不摘责任

龍興村興軍畜牧養殖合作社發展肉牛養殖帶動貧困戶脫貧

本報記者 孟健 通訊員 蔣希武 李金梅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4個自治區級貧困旗市扎蘭屯市、阿榮旗、新左旗、鄂溫克旗全部完成摘帽並退出評估驗收。今年2月24日,自治區扶貧開發辦公室對外發布對《鄂倫春自治旗等20個貧困旗縣退出貧困縣序列的公示》,標誌著鄂倫春旗、莫旗脫貧摘帽。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凝聚著扶貧戰線廣大幹部職工的不懈努力,包含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鼎力相助和傾情奉獻,也展現出貧困群眾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精神風貌。

2011年,莫旗被列為國家級貧困旗縣。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莫旗在扶貧工作中注重突出“實”字,採取“一戶一案”切實可行措施,讓貧困戶逐步走上富裕路。幫扶幹部對照致貧原因和脫貧雙認定驗收標準,逐一分析梳理出貧困戶具體致貧原因,對症下藥,精準發力,確保貧困群眾如期脫貧。

抓產業促就業

群眾“造血”功能增強

貧有千種,困有百樣。“兩不愁三保障”如何落實到位?深度貧困難題怎樣攻破?聚焦這些難點、重點,莫旗落細攻堅點位、集中優勢兵力,打響“攻堅戰”。

強力推進農牧業產業扶貧。推行“菜單式”產業扶貧,2017年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施“四種四養”,給予每戶每年最高6000元的資金補助。2018年、2019年增加了“菜單”種類,擴展到“八種八養”,重點發展菇娘、蘇子、黃煙、中草藥、食用菌、大棚果蔬、食用玉米、雜糧雜豆等8種種植業和雞、鵝、鴿、豬、牛、羊、馬、驢等8種養殖業。

開展就業扶貧攻堅行動。按照“精準扶貧、就業先行、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理念,堅持技能培訓、轉移就業、公益性崗位就業、能人創業帶動就業“四輪齊驅”,不斷提高貧困戶的就業率。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開展電工、焊工、中式麵點、母嬰護理、民族手工編織等技能培訓,舉辦“促進轉移就業,助力扶貧攻堅”用工招聘活動,為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意願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搭建用工對接平臺,通過就業平臺將崗位信息送至貧困戶家中,促其上崗就業。

通過“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實施“豆地租”項目,在農戶自家庭院內園田地附近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對其生產的綠色大豆進行全程溯源監測,合作社以市場價2倍價格回收,並進行加工、銷售,構建起大豆“線下生產加工、線上訂單銷售”的產品銷售體系。2017至2019年,全旗共實施“豆地租”項目1597畝,參與貧困戶154戶,戶均年增收2000元左右。

培育經營主體帶動。探索推行“龍頭企業+基地+貧困戶”扶貧模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著力把貧困戶全部吸附在產業鏈上,構建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培育扶持扶貧產業綜合體1家、龍頭企業15家、合作社及家庭農場90家,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3617戶。培育新型職業農民859人、實用人才及青年農場主198人,通過“1+1”結對子,技術幫扶貧困戶1057戶。2019年,全旗特色優勢主導產業體系基本形成,有效覆蓋所有貧困村、貧困戶,實現貧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低於3600元。

發展多項產業拉動。投資2.85億元在阿爾拉鎮阿爾哈淺村建設48.6兆瓦光伏扶貧電站項目,已實現銷售收入5160萬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948戶,戶年均增收3000元。投入400萬元在尼爾基鎮萬通物流園內建設了扶貧車間,入住企業5家,吸納400餘人務工,其中貧困戶、殘疾戶等近百人。成功打造創業創新體驗館,入駐企業30餘家,與京東、拼多多、供銷e家等多家第三方電商平臺合作,掛網銷售農特產品、名優特產品、扶貧產品等40餘種,已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37戶340人增收,自治旗於2018年被列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

織密扎牢保障網

兜底保障奪全勝

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建檔立卡是精準扶貧的重要環節。2014年,莫旗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12637戶、31820人。對這些貧困戶認真做好致貧原因調查分析。從致貧原因上,將貧困人口分為五類:因缺資金技術致貧、因病致貧、因殘致貧、因學致貧及其他原因致貧。然後分類施策,因戶施策,實現精準扶貧。

“多虧了合作社,我家這窮日子有了奔頭。”哈達陽鎮哈達陽村村民杜光明一遍遍地說是村裡的合作社幫助他擺脫了貧困。

原來,杜光明身體不好,給哥哥治病又欠了外債,日子過得步履維艱,他家種的70多畝土地,由於家裡沒有農機具,去掉各種費用,一年下來所剩無幾。2015年全村600多戶、42000多畝土地由合作社全部流轉,21名勞動力來到社裡就業,其中有6戶困難戶,杜光明是其中之一。加入合作社後,他家土地流轉可收入兩萬元,在合作社每年可收入1.5萬元,杜光明說 “多虧了合作社的幫助,我在2016年終於脫貧成功了。有合作社做靠山,日子越過越好。”

莫旗原有貧困戶9339戶24259人,其中已脫貧不享受政策4005戶10793人、脫貧享受政策5143戶13004人、未脫貧191戶462人,56個貧困村實現全部退出,綜合貧困發生率為0.19%。未脫貧人口因病因殘致貧共139戶,333人因學、因災等其他原因致貧52戶,129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全部實現,“清零達標”任務全部完成。

京蒙攜手

千里“姻緣”一線牽

自京蒙對口幫扶工作開展以來,北京市本級和北京市石景山區對莫旗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通過產業扶貧、教育幫扶、健康幫扶、勞務協作、人才培訓等方式,累計投入對口幫扶資金8497萬元。其中,2018年投入京蒙幫扶資金4133萬元,實施項目70個,惠及貧困人口1.56萬人次;2019年投入京蒙幫扶資金4364萬元,實施項目75個,惠及貧困人口1.42萬人次。

2019年10月16日,莫旗政府與首農食品集團簽訂生豬產業項目框架協議。此項目的落地有利於帶動莫旗打造150萬頭生豬養殖基地建設,計劃今年內投產。首農生豬產業項目以啟動屠宰項目為切入點,項目啟動後直接安置就業300人,通過養殖業計劃間接帶動貧困戶2000戶就業,戶均增收1.5萬元。適時啟動生豬養殖和肉類深加工項目,將進一步安置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業,同時也將促進莫旗生豬養殖地建設,可為莫旗培育一定的稅源,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扛責任抓落實

打造一支扶貧“鐵軍”

雖然已摘掉貧困帽,但還需持續鞏固脫貧成果,扶貧工作還有很多“硬骨頭”要啃,需要廣大扶貧幹部不忘初心,踐行初心,砥礪初心,堅持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廣大群眾謀福祉。

“要不是黨的好政策,哪有今天的好生活”,脫貧後的楊淑雲老人逢人便說這句話。就在幾年前,莫旗烏蘭村有很多貧困家庭,他們想致富缺資金沒門路,楊淑雲老人就是其中一戶,年齡大身體又不好。

脫貧攻堅開始後,村黨支部書記趙連波結合本村實際,決定成立烏蘭綠農水稻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綠色水稻種植,2018年幫助15戶貧困戶脫貧。她還組織婦女利用本村出產的糯米加工粘豆包,產品銷往全國50多個城市。楊淑雲老人每年冬天都在合作社裡幹活,一個冬天就可以收入二三千元。夏天楊淑雲和丈夫在村辦企業花臉磨廠幹活,每天收入一百多元,一個夏天就能收入5000多元。

在莫旗1.1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哪裡有貧困村,哪裡有貧困戶哪裡就有扶貧幹部的身影,脫貧路上一個不掉隊,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是大家主攻目標,“我是共產黨員,我要留下來,這裡需要我” 這是市派幹部王冠力在完成扶貧任務後的一段真情表白。

在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表彰會上 ,莫旗鑫鑫源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嶽桂玲獲奮進獎,莫旗阿爾拉鎮黨委書記孟剛獲貢獻獎。他們是莫旗脫貧攻堅中無數共產黨員模範事蹟中的一個縮影,大家用不同的方式在扶貧崗位上展示著共產黨員的風采。

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

“兩不誤”

今年是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收官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莫旗扶貧工作原有進程、產業項目運營和貧困人口務工就業等帶來了新的困難和挑戰。

莫旗在疫情期間制定了《莫旗疫情防控期間脫貧攻堅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全旗疫情期間脫貧攻堅工作具體任務,處級領導、鄉鎮和部門、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幫扶幹部,各司其職、責任明確。各鄉鎮、各部門的扶貧業務相關人員專人專班提前返崗,謀劃好本鄉鎮、本部門行業領域脫貧攻堅全年工作。

村“兩委”和扶貧專幹負責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逐戶排查村內各貧困戶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困難並幫助解決。加強農產品產銷對接協調工作,充分利用“互聯網+”拓寬銷售渠道,促進扶貧產品銷售,切實解決“銷售難”的問題。疫情對貧困戶影響的產業發展、外出務工、金融扶貧貸款和銷售難等問題,做到早謀劃、早安排,強化疫情結束後幫扶措施的落實。

按照市委的工作調度,摸排新冠肺炎疫情對貧困人口外出務工和產業發展的影響。2月27日完成貧困人口外出務工和產業發展需求排查工作。近千名駐村工作隊員、村兩委、幫扶幹部,通過微信電話方式對疫情影響情況進行摸排。截至目前,針對調查人員開展培訓人數457人,已經外出務工187人,計劃外出務工336人,扶貧小額信貸需求1337人數5118.49萬元,財政資金獎補需求2972人,協助採購生產資料3096人,幫助銷售農產品123人數,技術培訓需求85人。已全部完成系統錄入工作。

如今,一系列看得見、摸得著、可持續的扶貧成效日漸凸顯,村子裡道路暢通了、房子結實了、廁所幹淨了、貧困戶有技術了、腰包鼓了……但脫貧並不是終點,小康才是目標。莫旗持續“精耕細作、攻堅克難”,下足“繡花”功夫,不忘初心、奮力拼搏,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落實“四不摘”工作要求,持續鞏固脫貧成果,與全國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