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都互相效力

「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119:105)作為院牧,我需要神給我智慧去面對每日的工作,每天我都會遇見及接觸到各種不同背景、文化的病人。在與他們溝通的過程中,我需要智慧說出合宜的話,使他們在病患中得到安慰和鼓勵,而最終的目標是將他們帶到上帝面前,讓他們認識到他們的造物主,惟有他才能真正施予安慰和鼓勵。我感恩的是每一次的探訪,上帝都帶領和保守我安然度過,亦給與我很多成長和學習的機會。


深夜緊急救助


還記得多年前,非典型肺炎期間(SARS)的一個深夜,我突然接到醫院病房的緊急傳呼,得知一位年長的婆婆正在彌留之際,她的家人很希望醫院的院牧能在她離世之前來為她祝福。原來,在日間的探訪中,我也曾經到過她的病床探望過她。當時她的幼女亦陪伴在旁,她的女兒知道我是院牧後,亦向我表示她的母親也是一位基督徒,只是多年來,因搬遷及年老而再沒有去教會。由於她的女兒不是基督徒,她也不知道母親是屬於哪一間教會。


我當時向她的女兒表明,若她們一家有甚麼信仰上或宗教上的問題需要協助,可隨時聯絡我們院牧部。因此,在婆婆當晚病情轉壞時,她的家人想起要聯絡院牧,便透過護士傳呼我們。


我帶著緊張的心情,由元朗趕往醫院,在途中我懇切的祈禱求上帝幫助我應如何面對和說話。雖然我準備好一些安慰的經文,但當時的環境及情況都不是我能夠掌握的,一切都要看現場的情況而配合。


詩歌帶來安祥


由於當時是SARS期間,所以入病房時,我們必需穿起全副防感染裝備去見婆婆及她的家人。當我來到婆婆的病床時,她已經全無知覺,陷入昏迷中,她的家人在旁守候,非常傷心難過。我用聖經的話語安慰他們,讓他們明白婆婆的信仰能為她和她的家人帶來盼望,此外,我亦鼓勵他們有甚麼最後的話向婆婆說,因人最後失去的乃是聽覺,他們的說話能使她安祥的離去。我也在婆婆耳邊說了一些安慰的話及唱出《恩友耶穌》給她聽。在我離開病房時,他們一家也願意接受我的祝福。


第二天,當我上班時,我到病房瞭解她的最新消息,她還沒有離世,家人仍在那裡陪伴她。當我去探望她時,她的家人要求我複印《恩友耶穌》的歌詞給他們,他們也想唱給她聽。


協助辦理喪事


到中午的時候,我接到同事的消息,她已經安然離世。這時候,我又跑到病房中看她的家人,看看有甚麼可以協助他們及陪伴他們。她的家人向我表示,她在他們的歌聲陪伴中安祥離去。對於婆婆能夠很平靜地離開,他們感到很安慰。隨後,我問她的家人在辦理喪事上有甚麼需要幫忙。他們很希望尊重她的信仰,為她辦一個基督教喪禮,但是他們沒有她教會的資料。於是,我向他們提議,我們院牧部可以為院友舉行基督教儀式的喪禮。結果,很感恩的是,他們接受我們的建議和服務。於是,我邀請了院牧同工及教會牧者一起為她辦理安息禮拜。


在安息禮拜完結後,她的家人非常感謝我們醫院的服務,特別送了多盒名貴的日本餅乾給照顧婆婆的護士們,而且還捐了二萬元給教會。我深深感謝上帝的豐足恩典,讓我感受到施比受更為有福。


主要找回迷羊


在這次過程中,我體會到上帝使用我去找回他的一個迷羊。雖然,我不知道婆婆在昏迷中時的信心如何,但我深信假若她聽到的話,她昔日所擁有的信心和盼望必再一次鼓勵她,主仍在等待她,仍很愛她,永生的盼望必在她心中重燃起來。我深深體會到,我們只要每天忠心作好自己的本分,他必賜予我們機會去見證他的愛和救恩。因此,不要輕看我們的每一個細小行為或言語的影響力。


雖然,這個個案只是在短短數天之內發生,但卻讓我明白到,短暫的生命中有很多的變數,特別是在醫院的環境下,我們更加要把握每一個探訪的機會,做出合宜的行動。這位長者曾經認識主,迷途沒有參與教會的團契生活,但上帝沒有離棄她,藉著進入了一所基督教醫院,讓她在生命的盡頭時,可以再次迴轉,重新歸回上帝的大家庭。


此外,上帝更愛她的家人,讓他們有機會藉著母親的信仰和生命去思想自己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方向。上帝的意念非同人的意念,他終能把不幸傷痛的事轉為另一種祝福。這次的見證,也為她的家人播下福音的種子。「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8:28)願我們在不同的崗位上,按著神的旨意努力做工,使多人獲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