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瀋陽西塔附近有一座罕為人知的東正教堂,雖然規模不大但卻異常精緻。小教堂高約10米,佔地面積約15平方米,主體建築呈八角形,正門西開,東面凸出圓形部分,上有透空"十字"裝飾;整個建築物為青石砌築,飾以象徵古代武士盔甲的鱗片 狀瓦,上覆造型別致的盔式屋頂。
1900年沙皇俄國為埋葬在"庚子事變" 中的陣亡俄軍士兵,而在此地修建了一塊墓地。在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沙皇俄國敗於日本。1908年沙皇尼姑拉二世下令為陣亡軍人建造紀念物;1909年由特別委員會開始具體實施,主要在當時的南滿洲各地建造一些紀念碑和教堂。
正是在此背景下,該教堂於1911年9月8日在沙俄墓地開始施工建造,1912年建成。1914年曾經在此舉行過紀念儀式。教堂的建造經費來自社會各界的捐款,其中主要捐助人是在哈爾濱經商的俄國人И.Ф.Чистяков。
瀋陽解放後,這裡成為蘇軍烈士陵園。1995年7月,陵園遷移至北陵公園東側的上崗子。現在的教堂建築產權歸瀋陽市民政局所有,做為其下屬殯葬服務中心倉庫使用。
如今諸多尋訪者慕名前來,卻迷失在百年後變革的城市之中,如今的小教堂被一堵牆分為東西兩部分,無論從哪個角度都無從觀察到教堂全貌,不失為一種遺憾。
被高牆隔開的教堂東部現隸屬於和平區黨校,院落較為開闊,但只能窺探到教堂的背面。
如果想要探訪教堂正面,可能要費一些周折,西院隸屬於瀋陽市民政局殯葬服務中心,除工作人員以外皆難以走近教堂。不知何時修建的兩所2層辦公樓緊貼著教堂,於後面的高牆將小教堂緊緊夾住。
從辦公樓之間的“縫隙”中可以走到教堂門前,但是大門卻被鎖住,無法再進一步探究教堂內部的世界。據傳在教堂內部牆壁上飾有圓形金屬牌,上寫"主與我們同在";還飾有四塊銅牌,表明該教堂是為紀念日俄戰爭期間,分別在九連城、遼陽會戰、沙河會戰和奉天會戰中陣亡將士而建的。
東西兩個單位院落加起來總面積剛好是當時沙俄墓地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