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遊看廣平:探祕千年古村清漳


探秘千年古村——清漳

河北省廣平縣有個很神秘的村莊,1300年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未解之謎:李白為何在這裡駐足?隋開皇十六年設清漳縣,唐會昌三年消失,建縣247年的消亡之謎?名相褚遂良石龕墨寶之謎?楊泰殘碑之謎?廣平八蒸和涼麵起源之謎?民謠傳唱之謎?讓我們抽絲剝繭,走近千年之前的清漳。

01

李白遊清漳之謎?

全域旅遊看廣平:探秘千年古村清漳


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因詩名卓著在南陵奉召入長安。,任為翰林供奉。由於玄宗常以文學侍從看待李白,李白並不滿意,加之縱酒狂放,目中無人,短短三年,李白便被“賜金而還”。

離開帝都後,便開始了全國漫遊之旅。唐天寶十一載(公元752年)春天,李白來到了如今的邯鄲一帶,而此時,他的侄子李聿,恰巧在清漳縣做縣令。千里之外遇宗侄,又有美酒可飲、美景可賞,心情不錯的李白揮筆寫下了《贈清漳明府侄聿》一詩。

《贈清漳明府侄聿》

李白

我李百萬葉,柯條布中州。

天開青雲器,日為蒼生憂。

小邑且割雞,大刀佇烹牛。

雷聲動四境,惠與清漳流。

絃歌詠唐堯,脫落隱簪組。

心和得天真,風俗由太古。

牛羊散阡陌,夜寢不扃戶。

問此何以然,賢人宰吾土。

舉邑樹桃李,垂陰亦流芬。

河堤繞綠水,桑柘連青雲。

趙女不冶容,提籠晝成群。

繰絲鳴機杼,百里聲相聞。

訟息鳥下階,高臥披道帙。

蒲鞭掛簷枝,示恥無撲扶。

琴清月當戶,人寂風入室。

長嘯一無言,陶然上皇逸。

白玉壺冰水,壺中見底清。

清光洞毫髮,皎潔照群情。

趙北美佳政,燕南播高名。

過客覽行謠,因之頌德聲。

全域旅遊看廣平:探秘千年古村清漳


全域旅遊看廣平:探秘千年古村清漳


李白橋和詩仙亭

02

清漳縣消亡之謎?

唐會昌三年(公元843年),建縣247年,興旺一時的清漳縣被廢,原因是什麼呢?

唐李吉甫著的《元和郡縣誌》裡只有寥寥幾個字:“省、併入肥鄉縣”。為此筆者進行了一番探究。

首先是戰亂。安史之亂八年,清漳縣所在一帶是主戰場,使人口驟減。

其次是水害。清漳濱臨漳河,毀於水災。漳河如今也不復尋蹤跡,但康熙年間,大臣李光地在《勘察漳河疏》中卻提供了一些佐證:“臣等勘察廣平縣一帶,土松河深,從來漳河遷移不定,開河則旋淤,築堤則旋塌,詢之鄉紳士民,稱不可築……”。可以想見,唐中期以後,由於戰亂人丁減少,生產力下降,清漳人再也無力修築堤壩,縣城被水淹毀。

全域旅遊看廣平:探秘千年古村清漳


秘密也許就在荒蕪之下

清漳縣的消亡之謎,還沒有得出確切的答案,而村東古道旁邊的一片荒蕪之林又增添了幾分神秘。答案,也許就在其下。

03

褚遂良石龕墨寶之謎?

褚遂良(596-659年),字登善。唐朝政治家、書法家,褚遂良工於書法,初學虞世南,後取法王羲之,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褚遂良亦深悟二王行法,以虛運實、化實入虛,形成了既饒骨力、又丰神韻,瘦潤華逸、清靜剛毅的風格。

全域旅遊看廣平:探秘千年古村清漳


相傳,褚遂良曾經為清漳崇福寺題字,後人把墨寶石刻在石龕上,後因戰亂而流失。

全域旅遊看廣平:探秘千年古村清漳


全域旅遊看廣平:探秘千年古村清漳


全域旅遊看廣平:探秘千年古村清漳


石龕墨寶的複製品

褚遂良石龕墨寶,何時得以見天日?這個秘密,我們不得而知。

04

楊泰石碑之謎?

“清漳村,始於唐,興於明······”楊泰石碑的發現彌補了清漳歷史的遺憾,殘缺字跡解開了清漳的前世今生。

全域旅遊看廣平:探秘千年古村清漳


殘存的楊泰石碑

楊泰是何人?關於楊泰我們還知之甚少,還有很多未知等著我們去探索。

05

廣平八蒸和涼麵的起源之謎?

全域旅遊看廣平:探秘千年古村清漳


廣平八蒸

相傳,唐天寶年間,青蓮居士李白探望時任清漳縣令的族侄李聿。看漳水悠悠,帆船點點;望桑枝連天,屋舍儼然;觀美貌趙女,漫行田間。大悅。

家叔詩仙來訪,聿不勝歡喜,命殺豬、宰雞為宴,然一鍋一灶,一時難做多味美食,遂命下廚將鮮嫩之肉、時令菜蔬,和以茴香、花椒、鹽等佐料,碼入八碗中,上籠屜而蒸。未幾,一灶而八味熟。酒過三旬,上四葷四素八碗菜。白舉箸而食。頓覺葷者滑而不膩、素者微鹹帶香,只吃的大汗淋漓、齒頰流芳。問:此等為何物。聿曰:八蒸。白贊曰:八蒸味美不須揚,宴朋待客勝御湯。晝賞清漳勝景,夜品美味八蒸。後八蒸遂為土著宴親待朋之佳餚,留香至今。

全域旅遊看廣平:探秘千年古村清漳


涼麵

傳唐天寶十一載(752年)春,詩仙李白探望在清漳縣當縣令侄子李聿,遊歷一天回到縣衙,又熱又困。下廚忙端上熱氣騰騰的麵條。白皺眉苦臉到:天熱嗓幹難下嚥。廚子一看,靈機一動,遂將麵條浸入涼水中少頃取出,放上可生食的鮮嫩菜葉,輔以油、鹽、糖、醬、醋、辣椒等,又送上桌。李白一看,面白如玉,菜色碧綠,撲面的涼氣中還有各種香味,不禁胃口大開,連吃三碗,不斷稱妙。此後,涼麵便成了當地人待客的必備主食。詩聖杜甫對涼麵也情有獨鍾,曾作詩《槐葉冷淘》贊到: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比珠。

06

民謠傳唱之謎?

相傳唐朝時期,有一酸秀才赴京趕考途經現廣平縣清漳村(唐朝時設清漳縣,詩仙李白的侄子曾任清漳縣令)一帶,見路邊一塊菜地裡菜豇長得翠綠欲滴,一二八芳齡少女婀娜多姿,低頭俯身持木勺澆菜,帶頭擦汗,恰好與秀才四目相對。只見那少女粉紅桃腮,香汗如雨,更似雨中梨花。這秀才不禁被定住了,隨口吟詩一首以贊少女道:

東丁莊,西丁莊。

南北吳村大廟上,

拐個彎到清漳,

清漳有個好姑娘,

有心把她拐走吧,

還怕路上鬧饑荒。

少女聞聽一笑,繼續低頭舀水澆菜。秀才愈發張狂,正在得意之際,猛聽一聲斷喝:“孬種何出此言!”少女的老父親荷鋤手持旱菸袋衝秀才而來,這酸秀才雖說才疏學淺但腦官兒挺機靈,急忙上前深施一禮說:“老伯,休要惱怒,方才是您老人家眼花耳背聽錯了,想我秀才乃識書答禮之人皆敢胡來,我見你家的菜豇長得實在好,遂作詩一首,您切慢慢聽了:

東丁莊,西丁莊。

南北吳村大廟上,

拐個彎到清漳,

清漳有塊好菜豇,

有心把它偷走吧,

還怕路上壓得慌。

老漢一聽,怒氣全消,隨口道:

要不是你小子改嘴快,

回頭給你倆菸袋!

民謠傳唱了多久?一千年?不知道。如果真是千年,那麼民謠提及的村莊也就意味著千年之前就存在了,而關於他們的消亡,我們又有幾個人知道呢?

全域旅遊看廣平:探秘千年古村清漳


廣平新八景之《千年清漳》 作者:趙鳳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