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解析厂长王思聪,还原一个真实的富二代


最早听说王思聪这个名字。

还是从一个富二代同学那里听来的。

据他所说,王思聪一开始不会玩Dota,是受他启发玩了几把之后发现“这个游戏有意思”,然后下个月, 王思聪花钱买了一凑整个队伍,好像还拿了冠军?我记不清了。王思聪天价挖人的小道消息一出来,电竞当时就火了。

当牛逼吹到这里时,饭桌上所有人都在看我。因为说话这人的Dota,是我教出来的。

“原来王思聪的师祖在这儿了....”

“原来中国电竞火种是你....”

我差点喷了一桌子。

虽然他那时的话我一个字都不信,甚至让我怀疑他的酒量。不过几个损友“电竞火种”的外号还是流传至极,令我烦躁。

后来王思聪网上的言行,也如传闻般一致。想买啥就买啥,盘活一个产业的任性,很符合我们幻想中的人设。老一辈不承认电竞,年轻人又没有消费能力,sky冲击wcg三连冠失败那个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怀疑“电竞对我们来说到底是什么”。

直到这个任性的富二代横空出世。

不得不承认他有些贡献。可过分的是,至今还有很多人觉得电竞的恩人是王思聪的一个起心动念,而不是在行业最低谷的时候,我们那些仍能技压群雄世界冠军。

他成为网红也不是偶然,他和罗永浩一样,是时代给了他一把椅子,腿一软就坐上了。

他为了二百块钱的桌子和卖家吵翻天,花一万不忘打差评,在苍蝇馆吃饭让人给开了瓢,曾经是字幕组的翻译。

“富二代的生活也和我们这么相似?”

这时当时人们的感叹。

渐渐的,这份被颠覆的常识,叫做接地气。喷明星,喷企业家,怼天怼地得做一些我们都在做的事,叫做个性。(和自己一样就叫个性?)

其实,我们只是在变相的夸奖自己。

很多时候王思聪的所作所为,是寄托了我们心中的“如果”,如果我们自己是富二代,我们会干点什么?我们的微博会怎么发?

当然不是“感谢社会,感谢国家”等客套话。等我们有了钱,就更要做真实的自己了。我门本来就在怼天怼地,本来就在为了大众点评打差评,本来就在网上的各种圈子里瞎混,可在更多的人看来,我们的生活之所这样,是因为“穷的”,“闲的”。

所以王思聪的粉丝就是想夸自己一句,我们的生活方式没有问题,是不接地气的其他富二代有问题。

可其实王思聪之所以这样,大概率是因为他爸突然极端富有的时候,自己正身在海外,没有时时刻刻的感知,而不是什么得天独厚的教育。

全方位解析厂长王思聪,还原一个真实的富二代

反而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他爹都没机会教他。至于这一点,全网都领教了。

网络追捧的他更像个一个有钱版本普通人。就如同我们很多人追求财务自由,而不在意自己成就了哪个行业,只要有钱就行了,这也是因为我们追求的是有钱版本的自己,而不是争做行业领袖。

当然,我不是指所有人,就像你一开始也不是思聪粉丝。我一直也不是。

财务自由这四个字,英文中最信达雅的翻译叫“Fuck You Money”,也就是说挣到了一笔可以对老板说Fuck u的钱。

王思聪当然是财务自由的,其实财务自由更能代表他,而不是“成功者”也不是“守成者”。

他没有老板,也不需要看客户如何看待自己,也不在乎职场朋友社会人儿们是否羡慕自己到处参加什么展会,所以不需要把自己的朋友圈打造得商务、严谨、没锋芒。

可我们呢?我们发一个朋友圈要想好久,父母怎么看,老板怎么看,女朋友怎么看,客户怎么看,同行怎么看,于是我们天天发展会现场,天天转发宝宝大赛。甚至可能不肯避免得会拍一些“穿着正装双手交叉胸前”的金牌讲师照片,然后贴得公司公众号哪都是。

而王思聪不需要。他没有这些无可奈何,他直接就让社交媒体回到学生时代,他拿着金锄头刨地,真刨出了地气,接上管子,活成了无数人憧憬的样子。而我现在只想有朝一日能把我双手交叉胸前的金牌顾问照片从公众号里拿下来。

是的,我们很多时候憧憬的不是金钱本身。而是有了钱之后,不必再被人指指点点的样子。所以我们谈成就的人和谈发财的人,远远没有谈财务自由的人多。哪怕有所成就与发财,往往和财务自由就是一回事。

因为财务是手段,自由是彼岸。

所以没什么人羡慕王思聪的能力,只是羡慕他的钱和他的自由。

然而,我们失去自由的样子很难看么?

我想起一个家境还不错的朋友,最喜欢朋友圈发段子,每次看他的动态我们都笑死过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圈子都是这样人。

后来他大学毕业进入社会,他的老板让他发一些类似微商一般的朋友圈。我做了一件错事,不小心说了一句“原来你也会在朋友圈卖东西。”

他从那天起,一个字也没有再理我,还换了工作。

后来我从别人那里打听才知道,他和我翻脸前,他忍了几百次嘲笑,他就为了不想要家里养他,小心翼翼的对待每一份工作,每一份压力,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而他家在上海有几套房。

你猜我什么时候去打听的呢?

嗯,我第一次走入社会,被迫为公司发朋友圈的时候。

那时我真想抽自己。

失去自由没那么难看,不知柴米油盐贵的人最丑。

再讲回王思聪。

王思聪有一次被采访,我觉得说得特别好。

好就好在,他把今天的自己给喷了。

他说年轻人不要想着动不动创业,尤其是应届毕业生,不要刚毕业就创业。要出来工作给别人打工,历练自己。创业通常是对这种历练的逃避。这不就是说他自己么?

后来记者又说吗,为啥你就回国立刻创业?你怎么不打工?

他说,因为我有钱啊。

如果我有个记事本,记录我如果有一天发财的时候,我会说些什么很牛逼的话。

想起来一个记一个,别人公开用过一个再划掉一个。

那么王思聪已经导致我本上划掉80%了。

有谁还记得当年小米雷军印度发布会的“are you ok”鬼畜爆红时,那时候小米在精英阶层公知界的认知里还一直是屌丝山寨的存在。万达公子、普思投资董事长、网红王思聪发微博嘲讽蹭热度(半夜凌晨),然而睡了一觉醒来之后就开始发微博道歉。看似轻描淡写故作镇定,实则暗流涌动。凭着敏锐的嗅觉我意识到这背后一定发生了什么。

全方位解析厂长王思聪,还原一个真实的富二代

全方位解析厂长王思聪,还原一个真实的富二代

巧合的是当时刚好在某条新闻里看到了14年中国富豪排行榜,雷军名列第八。我完全被震惊到了。一个做屌丝机的,什么时候怎么就成了全国富豪前十?!这可不是某个乡镇某个市某个省的富豪前十,而是实实在在的全国前十(那时候我还天真的以为小米雷军在资产上连魅族黄章都比不上的)。

我是从王公子绿箭侠事件被抓时开始关注他的,一条评论还被赞上了热门。那是我第一次在屏幕、在键盘后面加入到一场网络狂欢。逐渐了解到王公子撕逼无数未尝败绩。与己无利害关系倒也看得乐呵,那时候还没有“吃瓜”一词。

骄傲的王思聪第一次恐怕也是最后一次在微博公开道歉,让我当时第一次隐约体验到了对资本的恐惧。

想来资本只会对资本低头。即使不拼爹,作为普思投资董事长,那时候王公子身价60亿左右。手撕自称豪门范冰冰,不过身价十亿;手撕张兰汪小菲家族,顶多也就与自己一人体量相当。估计那时候王公子跟我一样误以为雷军的资产也就在这个水平(个人猜测,从道歉中的措辞“上一代的企业家“这种描述看得出来王公子对雷军不甚了解,不会误以为雷军像黄章一样只有初中学历吧),才贸然公开调侃蹭热度。然而资本毕竟有资本的圈子,肯定有智囊谋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紧急进谏,这才有了火箭道歉。毕竟对待自己的十倍和自己的十分之一,态度和权衡肯定是不一样的。

不久之后网上有一张某个商务酒会上万达老王与雷军碰杯交谈的照片。再不久之后或之前,15年最新的富豪排行榜发布,雷军已升至第四,身价逼近千亿。当时酒会上的那张照片我没有保存,现在也找不到了,倒是发现了一张去年老王去小米拜访雷军谈合作时候的握手照片。

全方位解析厂长王思聪,还原一个真实的富二代

他有钱,还能任性。

可有钱、任性和接地气往往是矛盾的。

不是所有人都像陈睿一样,作为中年成功人士面对B站创始人,能问出一句“Bilbili是出自炮姐吗?”这样的话。因为当一个人很成功,往往就没有时间真正的走入年轻人的娱乐领域,于是他就会变得离普通人很遥远,这是我们的刻板印象也是客观现实。

王思聪就直接跳过那一步,就像一位直接买下戏园子的票友。有时会让他的冠军队员陪他开五人黑,就像是袁四爷请了程蝶衣上楼。他还用100%胜率的职业生涯告诉你,霸王究竟是走七步还是走五步。

所以给了我们他有一百个陈睿的错觉,好像世界上什么东西他都能用地气解决。以为地气接上了,社会所有裂痕都能接上,真是神奇!所以粉丝们相信他熊猫能干好,其他娱乐产品也能干好,跟电竞沾边,跟年轻人的沾边的都能干好,谁叫他接地气的呢!

快得了吧。你以为是接风水龙脉呢?

这社会的基础明明是我们脚踏实地工作,以及合理的商业逻辑。绝不是什么上天垂怜一般,低头扶我们一把的有钱老爷。别看顺境时他是有钱老爷,逆境他们就是跑路老赖。你以为你细数他的家产,你能数出来就代表他能按时还钱?他有多少钱和他想还多少钱有关系吗?社会非给你上一课不可。

当粉丝们褒奖了思聪的“接地气”,以为偷天换日得抬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其实恰恰相反,粉丝们看不起自己贫穷拮据,也看不起自己每日劳累的工作,看不起被同龄人抛弃的自己,也看不惯为了生活抛下自由的自己。

你不该看不起自己,也不该看不起那些不接地气人。

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王思聪对当下的中国一无所知

全方位解析厂长王思聪,还原一个真实的富二代

前段时间王思聪和花千芳在微博上演了互怼大战,引发网友热议。起因是草作家花千芳连发三条关于“学习英语无用”的言论,遭到很多网友反对,而作为“娱乐圈政委”的王思聪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吃瓜机会,转发了原博并配文:“9012年了,还有没出过国的傻屌?“谁承想思聪的一番无心言论竟然引火烧身,遭到了众多网友的吐槽。曾经那些喊着老公的网友此时都喷子附体,整个评论区都是同仇敌忾喷他的声音。

全方位解析厂长王思聪,还原一个真实的富二代

只怪王思聪身在高处,不知民间疾苦,就像晋惠帝建议闹饥荒的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一样,王思聪对当下的中国一无所知。

那些不接地气的企业家总是怕因为怕说错话,公共场合总是说的模棱两可,总是活得没有个性。他们不敢惹事,不敢点评同行,公众人物,不敢做自己。这些都不是资本家恶的一部分,更不是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他们做生意时无法避免的代价,是公众,是股东,是同行,是政府,是人脉圈子,是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要他们低头的。

若不是为赚钱,谁不想对讨厌的人说一句QNMD。你以为王思聪的性格真的很宝贵吗?你以为能白手起家赚几个亿的企业家,以这智商和毅力,研究一下微博怎么骂人会很菜吗?研究一下怎么哗众取宠会能不到位吗?

非不能也,实不愿也。他们经受的压力,和我们有着相似的方向。当我们的微信里职场朋友多了,写句朋友圈怕十个人误会,他们可能怕一千个人。

明明我们都有这种相似的痛感,却不能彼此理解,偏要把情商低的孩子捧得老高。理性的想想,你到底寄托在王思聪身上什么情怀了?是不是因为别人不敢骂,他敢,于是他的行为某种程度上代替了你。那既然如此,王思聪这个网红,应该是一个工具人。你们捧的原因根本就不是他有能力,那么他倒闭破产也应该是实属正常。

而且他的敢骂敢喷敢花钱,不是因为真性情,也不是因为这人很有水平。而是因为有那种花着不心疼的钱。这几乎是废话,可还有人觉得他出事是倒了个商界神话一样如丧考妣,这就是太入戏了。

其实王思聪那段采访还揭示了一个小秘密:

创业对大多数富二代而言是一件商品

我接触的富二代不多,留学时还是见过一些的。以我有限的经验来看,富二代幸福感虽然不低,但他们会极力隐藏某些心理缺失。这份缺失大家都能猜到,无非是“儿子不如老子”的压力及其衍生品。

总而言之:他们很害怕被人说无能。

他们要如何对抗这份压力呢?我最常看见的方法就是创业,别管经验不经验,找家里要了钱就干。不需要太成功,维持住就可以。这样就可以20-30岁的青春年华里,变成特有上进心的形象,同时获得各种头衔,如“王总”“王校长”“王老板”。这样就可以把“王健林那个儿子”这个称呼,从所有人的字典里剔除。

很多对金钱没啥概念的富二代看来,这是比划算的买卖,人就这一辈子短短几十年,能和王思聪一样被人捧个十年,这钱花的就值了。

这个“商业”逻辑,其实对于那些父亲没那么出名的富二代来说更加友好。直接就当上老总了,想酸你一句“谁谁的儿子”我都不知道怎么开口。

而且大约在2012-2018年之间,这个现象不仅在富二代身上出现,只要家境允许,都会有一些没想好干什么的人莫名其妙的去创业。

所以创业这个“产品”的本质,就是花钱买一个容器。

把自己的时间,空间,社会定位,装进这个容器。至于精力和毕生志愿用在哪,他不说,谁会知道?他比你有钱,你有什么资格质疑?你质疑就是屌丝嫉妒大佬!于是更没人敢提了。

只可惜经济周期会清算他们,一批又一批潮水冲刷掉他们的底裤。最后独占鳌头的才是真有本事的那位。

他的另一个玩具,就是人设。

思聪当然不止购买了“创业”这一个产品,还有“网红身份”。

而那身份最直观的媒介,就是他的微博啦。

“我若和他一样有钱,就和他说一样的话,不,比他说的还要犀利!”

不知这是粉丝对他的肯定,还是粉丝自己的妄想。

如今他出了事,微博显示半年可见,清得一字不见。不知这让羡慕他自由的人崩溃。有再多钱又如何,玩砸的时候,该不自由还是不自由。有钱就能胡说八道这条路不好走啊。

去年国民老公他爸砸锅卖铁还债,今年国民老公成被执行人,紧接着限制消费,接下来如果更糟呢?王家的精神媳妇要跟着一起还债吗?怕是连白日梦都要被吓醒。

没有钱的话,他只是一个普通网民了。发起疯来怼自家万达,怼企业家,怼各种潜在朋友和合作者,这人设不像是被商业逻辑雕琢过,更像是你我这样的老百姓喝多了。当然,大环境比较好的时候,他能挣到钱,那么我们可以更无耻说这一切是如此合理。可他一旦逆境,可真找不出这么做哪合理了。如今他一开始欠钱不还,当初他做的事才回归本来面目.....那些微博就是喝多了发的嘛。

好简单的人设,好高的维护成本。

玩过这样的玩具吗?普通百姓玩得起吗?

什么叫“有钱、任性”,任性不是特征也不是结果,也只是一件商品。

他的创业,人设,甚至任性,都是他购买的商品。

现在的状态,从微观上看像是做生意出了什么叉子,成欠钱不还的老赖。

从宏观上看是他透支自己去购买任性、创业,人设这些商品,导致他的“消费贷”还不上,最后被强制执行了。

这样看来和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何其相似。

接不接地气?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