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可畏”能殺人?因為兩封假遺書,阮玲玉之死被長期誤解

1935年3月8日,25歲芳齡的阮玲玉在上海住所吞下30粒安眠藥,一代傳奇影星由此香消玉殞。

“人言可畏”能殺人?因為兩封假遺書,阮玲玉之死被長期誤解

阮玲玉遺容

阮玲玉為什麼自殺?事先發生了什麼?

一般認為,阮玲玉自殺之前曾留下遺書,反覆提到一個詞:“人言可畏”,似乎他死於流言蜚語,或者誣告栽贓。

阮玲玉死後,有兩封“遺書”曝光,從遺書中可以看出,阮玲玉對“前夫”張達民怨憤頗大,“每月給他100元”,卻仍舊招致他恩將仇報。(其實兩人之前為同居關係,並未婚娶)

阮玲玉與張達民脫離同居關係後,與茶葉商唐季珊同居,但張達民仍然糾纏不清,一方面製造桃色新聞,一方面向上海特二區地方法院捏造事實,以“妨害家庭罪”及“通姦罪”控告阮玲玉及其同居者唐季珊。

“人言可畏”能殺人?因為兩封假遺書,阮玲玉之死被長期誤解

阮玲玉

1935年春,電影《新女性》上映,阮玲玉在這部電影中的角色頗受輿論非議,而她個人的私生活也遭到各路無聊小報的“曝光”。而此時張達民也否認訂有離婚協議,向法院上訴,法院遂定於3月9日傳訊阮玲玉。

倍感壓力的阮玲玉,於開庭之日前一天吞藥而亡。出殯那天,沿途默哀送靈的人群超過10萬人。

“人言可畏”能殺人?因為兩封假遺書,阮玲玉之死被長期誤解

阮玲玉出殯時的場景

總而言之,當時大眾能從媒體上看到的情形,基本上如上所述,一句“人言可畏”似乎也可以概括阮玲玉的死因。

阮玲玉之死引發輿論轟動,魯迅先生當時也不顧疾病纏身,以“趙令儀”的名義發表雜文《論“人言可畏”》,對民國上海的黑暗社會司法制度及市井小民的無聊心態作了諷刺和鞭撻。阮玲玉的那兩封遺書也因此名聲大噪,天下皆知。

“人言可畏”能殺人?因為兩封假遺書,阮玲玉之死被長期誤解

阮玲玉生前

多少年過去了,我們談到阮玲玉之死時,都習慣於稱她死於“人言可畏”。殊不知,我們被兩封偽造的遺書矇蔽了雙眼。

試想一下,如果阮玲玉同居男友——富商唐季珊對她關懷有加,鼓勵她攜手出庭,打贏官司也並非難事。

實際情況是,唐季珊對她並不是“關懷有加”,而是多次拳打腳踢。

著名編劇田漢對唐季珊的評價是:一個類似於西門慶式的人物、玩弄女性的好手。

“人言可畏”能殺人?因為兩封假遺書,阮玲玉之死被長期誤解

阮玲玉與唐季珊

由此看來,阮玲玉自殺雖有“人言可畏”的原因,但直接原因卻是同她對男人的絕望有關,尤其是唐季珊,對她的傷害更大。

導演黎民偉(曾與阮玲玉有過合作)在日記中曾寫過,阮玲玉的確曾經被唐施以暴力。

但是,長期以來,唐季珊偽造阮玲玉遺書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徹底揭露。

1993年3月,暨南大學教授連文光撰寫《中外電影史話》一書,對阮玲玉遺書的真偽進行了詳細考證。其中指出,“阮玲玉遺書造假”的問題早就被揭露出來,而且被刊登在當時的報紙上,只是沒有引起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

“在阮玲玉去世的同年4月26日《思明商學報》上,登載了一篇題為《真相大白,唐季珊偽造遺書》一文。文中揭露,阮玲玉自殺當晚,確寫遺書兩封,但不是唐季珊拿出來的兩封。發表在《聯華畫報》上的兩封遺書(此即筆者所指的假遺書),是唐季珊指使梁賽珍的妹妹梁賽珊寫的。梁賽珊後為良心譴責,說出真情,並將原遺書交出。原遺書極短,文字不甚流暢,而且塗改多處。”

“人言可畏”能殺人?因為兩封假遺書,阮玲玉之死被長期誤解

阮玲玉下葬時

新發現的阮玲玉遺書如下:

其一:

達民:我已被你迫死了,哪個人肯相信呢?你不想想我和你分離後,每月又津貼你100元嗎?你真無良心,現在我死了,你大概心滿意足啊!人們一定以為我畏罪,其實我何罪可畏,我不過很悔悟不應該做你們兩人的爭奪品,但是太遲了!不必哭啊!我不會活了!也不用悔改,因為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

其二:

季珊:沒有你迷戀“××”(按:指歌舞明星梁賽珍),沒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約不會這樣做吧!我死之後,將來一定會有人說你是玩弄女性的惡魔,更加要說我是沒有靈魂的女性,但,那時,我不在人世了,你自己去受吧!


過去的織雲(按:張織雲,唐季珊玩弄過的女影星),今日的我,明日是誰,我想你自己知道了就是。


我死了,我並不敢恨你,希望你好好待媽媽和小囡囡。還有聯華(阮玲玉就職的電影公司)欠我的人工2050元,請作撫養她們的費用,還請你細心照看她們,因為她們惟有你可以依靠了!沒有我,你可以做你喜歡的事了,我很快樂。玲玉絕筆。             

“人言可畏”能殺人?因為兩封假遺書,阮玲玉之死被長期誤解

阮玲玉與她所收養的義女(身後站立的女孩)

看完這些,我們才能確信阮玲玉的真正死因,是多方面的:

一、 前同居男友的“糾纏不清”:不僅貪得無厭,還無端誣告指責,惡意散播其“桃色新聞”;

二、 小報隨意猜測,輿論刻意渲染,挑動是非,搞得滿城風雨,導致“人言可畏”;

三、 現同居男友的家暴和感情遊戲:不僅不能關懷體貼,反而毒打她,繼續玩弄她,這才是壓倒阮玲玉的“最後一棵稻草”。

“人言可畏”能殺人?因為兩封假遺書,阮玲玉之死被長期誤解

阮玲玉電影劇照

最後總結一句,阮玲玉長期“遇人不淑”,前後接觸這兩個男人,都不是“正人君子”,再加上過於年輕,不懂得紓解心中壓力與煩悶,一時想不開,吞服過量安眠藥,之後又沒有得到及時救治,最終導致人生戛然而止,徒然留下一段“人言可畏”的論斷,供當時及後世之人長期嗟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