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哭鬧不聽話?心理專家李玫瑾:是因為3-5歲沒有做這些訓練

很多寶媽都有這樣的困惱,每次帶3歲或者大一點的孩子去超市,孩子遇到新鮮的東西就想要買,如果媽媽不給買,孩子就會哭鬧,這時候媽媽領著這麼多東西,還拉不走一直哭鬧的孩子,這個場景會讓媽媽感到非常尷尬,有的媽媽為了孩子不要在公共場合哭得這麼大聲影響其他路人,最終還是妥協。

孩子愛哭鬧不聽話?心理專家李玫瑾:是因為3-5歲沒有做這些訓練

事實上,這就是孩子和父母在爭奪著權威,金錢的問題也是其次的。如果孩子通過哭鬧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並且不聽父母的勸教,最後會變得任性又專橫。

心理專家李玫瑾:孩子不聽話,愛哭鬧,不溝通,是因為3-5歲沒有做這些訓練。在孩子3-5歲就應該做這些訓練,能有效地剋制孩子任性。


3-5歲做好這些訓練,才能管教好孩子

1、剋制任性訓練

學會剋制任性對孩子的性格培養很重要,如果孩子一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開始哭鬧,這時候媽媽一定要堅定自己的立場,不能心軟妥協,但是也不能以責罵的方式拒絕孩子,這樣會很傷孩子的自尊心。這時候家長可以在原地等孩子的情緒恢復平靜下來,如果孩子不停地哭,家長可以把孩子帶回家,

等孩子冷靜下來之後耐心地和他們溝通,告訴孩子為什麼不願意給他買這個,並且如果想要買,就需要好好和爸爸媽媽溝通,不可以動不動就大哭大鬧。

孩子愛哭鬧不聽話?心理專家李玫瑾:是因為3-5歲沒有做這些訓練

2、剋制誘惑訓練

孩子很容易被色彩鮮豔的玩具和食品包裝給吸引,這時候家長要教育孩子抵制這些東西的誘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孩子學會等待。等待不僅可以剋制一時之間的衝動,還給能提高滿足感。向孩子提出要求,如果孩子在之後表現得好就會獎勵給孩子。

3、剋制自私訓練

家長不能助長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過分的寵溺,很有可能在孩子長大之後成為了"白眼狼"。不知感恩,只會一味索取,所以家長應該懂得愛孩子的分寸,必要時候該拒絕孩子的要求,過度的寵愛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4、挫折訓練

家長要讓孩子知道,並不是所有東西都可以輕易得到的,有時也會失去自己想要的東西

。所以家長要教會孩子克服困難的心態,教導有效的解決辦法。

孩子愛哭鬧不聽話?心理專家李玫瑾:是因為3-5歲沒有做這些訓練

很多家長會立下規矩,但是執行不了幾天。當孩子的壞毛病又犯了的時候,總是責怪自己沒有在日常行為中規範孩子,還有的家長就算知道規矩已經定下了,但是最後還是妥協。

這樣子到了最後孩子就不會把家長的要求當成一回事。那麼,應該怎麼做,才能減少孩子鬧脾氣的習慣呢?


這樣處理,才能有效對付孩子的任性

1、轉移注意力

孩子總是纏著要買的東西大多數是他們的一時興起,如果看到其他更吸引他們的,他們也會放下手頭的物品。這個時候家長如果在超市可以和孩子說先逛完一圈在確定自己想要的東西,通過這個方法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2、適當處罰

如果孩子喜歡對父母發脾氣,還會摔眼前的東西引起父母的注意,這些行為可能不能通過心平氣和溝通來解決了,所以家長要嚴厲地要求孩子要把東西撿起來,或者對傷害了的人道歉,如果不道歉就會被懲罰,要讓孩子明白犯錯誤是需要承擔後果的

孩子愛哭鬧不聽話?心理專家李玫瑾:是因為3-5歲沒有做這些訓練

3、學會表揚

孩子哭鬧完後冷靜下來,如果他們知道自己的錯誤,並且主動去改正,家長可以適當地給孩子一些鼓勵,不要讓孩子覺得家長和自己相處已經失去了耐心,這樣會讓孩子產生抗拒的心態。

孩子性格的成長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培養孩子不任性的性格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家長必須要有耐心地教育,才能有助於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