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時的5種構圖“致命傷”,小心千萬別“中招”

照片沒有了主體,就像人類沒有了靈魂。

但是,有很多照片,明明裡面有“主體”,但看起來好像還是沒有“靈魂”。

那很有可能,是因為主體,放錯了位置。

1

“C”位空缺

拍照時的5種構圖“致命傷”,小心千萬別“中招”

@chengfzhang張承方

《小蠻腰》

iPhone xsmax

從抽象人形雕塑的框裡看小蠻腰

這張照片,構圖是很巧妙的,利用一個雕塑的輪廓襯托出小蠻腰的曼妙。

但是,照片猛一看,又有點彆扭。

問題就出在:中間太“空”了。

一張照片,最關鍵的位置,就是中心位置。

即便是並不突出的主體,放在中心位置,也會讓人知道,你到底想拍的是什麼。

比如這張照片:

拍照時的5種構圖“致命傷”,小心千萬別“中招”

@曉風殘月

iphone7 plus

伊斯坦布爾

其實拍攝得並不成功,電車佔畫面的比例太小,兩側人物又很雜亂。

但是,正是因為汽車佔據了中心位置,所以你還是能一眼找到主體。

而再看回@chengfzhang張承方 的照片。

照片上側有建築輪廓,下側有小蠻腰。

但最重要的C位,卻留了白。

舉個形象點的例子:

拍照時的5種構圖“致命傷”,小心千萬別“中招”

這是我在網上找到的一位網友畫的魔獸爭霸的海報。

這麼看沒問題。

但如果我把C位的LOGO給拿掉了,你看會怎麼樣?

拍照時的5種構圖“致命傷”,小心千萬別“中招”

拍照時的5種構圖“致命傷”,小心千萬別“中招”

@InToTheBlue

這張照片也是同樣的問題,雖然後期用了旋焦,讓照片看起來很炫酷。

但是,照片中的C位,也就是路燈下面空蕩蕩,會讓這張照片顯得很空洞。


2

主體“弱化”

拍照時的5種構圖“致命傷”,小心千萬別“中招”

@H

《龍脊梯田》

華為p30

這張照片的拍攝思路我很贊成,利用這個特殊的視角和構圖,拍攝出了一種人小景大的對比感。

不過,拍攝這種照片時,主體的大小以及位置的安放,是很微妙的。

並不是說,人物越小,對比越誇張,就越好。

可以看到@H的照片,畫面中左下方的人只佔了很小的面積。除了右上方的民居房屋比他們搶眼。甚至畫面右下側的黑色草坑,以及左上方的梯田都會分散觀看者的注意力。

所以,我認為如果將這些無用的東西剔除出畫面,強化主體的存在感,會更好。

拍照時的5種構圖“致命傷”,小心千萬別“中招”


拍照時的5種構圖“致命傷”,小心千萬別“中招”

@豬頭

小米

這張照片的問題,也是一樣的,垂釣者與船,分居兩側。

你可能會覺得,這張照片和第一張照片一樣,也是C位空缺。

但實際上,這張照片的意境和第一張是完全不一樣的。

人釣魚=悠閒。遠方船=縹緲。

這樣一解讀,你就應該明白,畫面中的大面積留白,其實是很符合這張照片的氣質的。

但問題就出在:右側的船數量有些多,與之對比,釣魚者的位置過於靠邊,有些太被弱化了。

那麼,我認為,放大垂釣者,然後只留一條船。

這樣的對比,更直接,也更有衝擊力。

拍照時的5種構圖“致命傷”,小心千萬別“中招”


3

環境“雜亂”

拍照時的5種構圖“致命傷”,小心千萬別“中招”

@蝦比比

《孤獨的人》

iPhone6s

這是在一天下午看到的,一個老人獨自在老房子外坐著,黃昏的落日打在他身上,慢慢的落寞與孤寂。

這張照片看起來有點環境雜亂,但其實裡面已經具備了一張好照片所需要的各種要素。

老人所處的位置很突出醒目,隨便一拍就有對比感。

但是,這張照片之所以失敗了,一是因為顏色,灰土一片,色彩不討喜。

二是環境太雜亂,拍進來的東西太多了。

用剪裁來修正一下看看:

拍照時的5種構圖“致命傷”,小心千萬別“中招”


拍照時的5種構圖“致命傷”,小心千萬別“中招”

@緣哥

《鄉愁》

這張照片也差不多,本來可以是一副框架式構圖的照片,但是右側的柱子漏出來的縫隙太礙眼了。

現在只能靠後期來修正:

拍照時的5種構圖“致命傷”,小心千萬別“中招”

但說實話,我並不覺得滿意。

如果拍攝時可以上前一步,那效果自然就會更好了。


4

角度“欠缺”

拍照時的5種構圖“致命傷”,小心千萬別“中招”

@十兄

《田間地頭》

華為p30 pro

太陽西下,我在田裡挑菜,看到遠處的樹上有鳥停留,於是我躲在籬笆後面,拍下此照片,回去後仔細一看,蔬菜大棚裡面還有個正在勞作的人

這張照片的幾個元素——飛鳥、大棚、枯樹,都適合拍攝剪影。

而後面的建築破壞了剪影的“極簡”美感。

目測,如果現場拍攝的時候,再多尋求一下角度,放低一些機位,將後面的建築高度,再降低一點,那畫面的整體性會更好。


拍照時的5種構圖“致命傷”,小心千萬別“中招”

@華

《鐘樓.祥雲.月亮》

華為P20

雲彩和建築幾乎要連在一起了,看照片的上半部分,100分。

但是,照片的下方,估計拍攝者是為了躲開路上的行人和車輛,所以採取了比較生硬的裁切,這讓照片彷彿沒有了根。

而且,照片下方的現代建築,也破壞了照片的美感。

那麼,如果拍攝時,可以再向前一走一些仰拍,或者蹲下來略微變焦,只拍攝建築的主體和雲彩,那照片就會乾淨很多。


拍照時的5種構圖“致命傷”,小心千萬別“中招”

@愛k歌的古麗淑雅

《冬》

vivox21

這張照片,把人放在了交叉點的位置,構圖上,是花了心思的。

但是,因為使用了相對廣的焦段拍攝,所以,鏡頭前的琉璃瓦顯得特別的大。而主體就被弱化了。

如果拍攝時,可以讓人再向上走一點,突出一點,然後使用變焦,略過鏡頭近處產生畸變的瓦片,也能進一步放大人物主體,照片的效果會更好。


5

"切"與"不切"

拍照時的5種構圖“致命傷”,小心千萬別“中招”

@梁心葉

《豐收》

華為p20pro

秋天,收割最後一塊黑米地時,拍攝了一段視頻,看到這個角度不錯就抓了張照片

如果拍攝的,是人臉五官的特寫,那麼,使用一些剪裁,將頭部"分割”是沒問題的,但是,如果拍的是人物的整體,那麼,從頭部切割,就是大忌。


拍照時的5種構圖“致命傷”,小心千萬別“中招”

@Go Slow

切錯了是問題,不切,也是問題。

這張照片,很明顯可以看出裡面的亮點——一左一右兩個三角形。

剪裁之後,對比更突出,主體更明顯,而照片的幾何感也會更好。


今天這期以“主體”為主題的《佳作推薦》就到這裡啦。

週末愉快,88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