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何时被勾成了大白脸?


历史的记忆 | 曹操何时被勾成了大白脸?

京剧中魏武帝曹操(左)、晋武帝司马懿(右)都被勾成了奸诈的白脸


看过京剧的朋友,一定都知道在戏台上三国戏影响力的广泛。比方说楼台之上,端坐着一位阔面深目的长者,楼台之下行伍方阵步履齐整,徐徐而行,此刻若将台上台下的景观一并定格下来,照片一出,很多戏迷朋友保不齐就会哼唱出《失空斩》中诸葛亮摆下空城计的唱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闲言少叙,谈谈正题,这《空城计》里头,发兵欲擒诸葛亮者,乃是魏军统帅司马懿。司马懿在京剧脸谱里头,是一副大白脸,白脸是一种表意的勾脸方式,意思是说这位爷,奸诈着呢。有句话讲,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司马懿为何奸诈,乃是因为他跟随的主子,压根也不是省油的灯。魏王曹操,是司马懿最早跟随的主公,可即便是如此神威奋武的魏武帝,扔到戏台上,照样也被勾成了大白脸。


历史的记忆 | 曹操何时被勾成了大白脸?

《三国演义》电视剧中,鲍国安饰演的曹操,性格上是相对丰满的


有人说,这事我晓得,京剧是根据《三国演义》改编来的,小说里曹操生得就是个白净脸堂,而且是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的反派,给他勾一白脸,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如果您要认同这种观念,那恐怕还是历事尚浅,不谙历史之三昧。《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形成的文学话本,与其说是罗贯中原创,倒不如说是罗贯中根据前人的曲艺评话和三国时代的历史背景,来了一次文学性统编。《三国演义》原名叫做《三国志通俗演义》,显然是一部面向大众的通俗读物,大家一看一过,记住几个显赫的英雄人物以及一些导人向善的儒家伦理,基本就算高台教化了。曲艺和话本小说都算是民间高台教化的典范,但不要忘了,教化不等于学问启蒙,甭指望着小说里给你讲《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传统社会能让老百姓记住个仁义礼智信、忠心报家国,这教化功德就算圆满了。

如果您是第一次翻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可能会有些诧异,因为《三国志》中最为厚实的不是蜀汉的国志,而恰恰是白脸曹操所开创的魏国事业。《魏书》的厚重程度,是要超过《蜀书》的,并且《三国志》也没有拥刘贬曹的倾向,而是认为接受了汉献帝禅让的魏朝政权,是合理合法的存在。虽然后来魏朝的帝位禅让给了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的祖父,就是《空城计》里的大白脸司马懿),但史家在称说这一段历史时期的时候,也会采用“魏晋”这一称呼。无论曹操还是司马懿,在当时的历史记载中,虽然有残酷极端的地方,但大体来说,彼时的历史观中,仍保留有英雄史观的情节,对他们的武功勋业还是比较赞赏的。


历史的记忆 | 曹操何时被勾成了大白脸?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出自《人物志》


那么,历史上又是从何时开始,对曹操、司马懿的评价转向了呢?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叫做国家是大写的人,以人的改变来描述历史,有的时候可能要比堆砌文献更为精准。在具有英雄崇尚情节的时代,英雄史观和儒家史观的偏重是不同的,魏朝的刘劭,在《人物志》中给了英雄一个精彩的定义,即“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雄史观,就是建立在这种英雄定位上的,而什么样的人物更容易符合英雄的定义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军事贵族或豪强军阀。因此来说,军事贵族的人格肖像,与当时的历史模态是吻合的,这种吻合直到唐中叶发生了变化,造成这次变化的,就是军事贵族安禄山的叛乱。安史之乱是中国文化趋于内敛的开始,在宋代,这种文化内敛开始引发了英雄史观向儒学史观的转向。


历史的记忆 | 曹操何时被勾成了大白脸?

近代通儒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中,曹操、司马懿也遭到了批判


军事贵族和儒生,是两种生存模式,军事贵族和豪强军阀要以武功和智慧博取崇高且相对独立的爵位;而儒生则需要以一套维护稳定的治安策略,通过自家关于道德的训诫来统一思想。宋儒欧阳修、司马光都从事过编修史书的工作,欧阳修在编完《新唐书》的时候,是颇为自得的。因为《新唐书》的纪事风格比较符合儒家的道德观,在纪事行文上也比《旧唐书》简省。以往的军事贵族,放在《旧唐书》的历史观中是可以接受的,但搁在“不语怪力乱神”的《新唐书》中,就难免会与恭敬谨慎的儒家信条有所不搭。欧阳修、司马光的修史,其意义并不完全在于纪录历史,而是要在记载历史的同时,完成儒家道德观的宣教,曹操也就是在宋儒的泛道德理念成为主流思想之后,才被推向了礼制的对立面,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宋代已降,曹操的民间形象会如此不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