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線、CT、核磁、B超到底有什麼區別和缺點?一次性給你講清楚

在日本,肺癌的早期發現率可以達到60%左右,但我國的肺癌早期發現率只有5%,相比之下差距很大,其中70%-80%的肺癌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便錯失了治療機會。

為何這麼多日本人能早早發現肺癌?原因在於,他們普及了一種比較有效的檢查方式:低劑量胸部CT檢查。

X線、CT、核磁、B超到底有什麼區別和缺點?一次性給你講清楚

目前,我國癌症的早診率較低,很多癌症發生時已屬於中晚期,主要原因是與檢查的工作做得不足有關。由於對醫療設備的認識誤區,很多人因為擔心X射線、CT等輻射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從而拒絕接受檢查。那麼,這種擔心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X線、CT、核磁、B超到底有什麼區別和缺點?一次性給你講清楚

不同影像學檢查的原理

所謂擔心檢查有輻射,主要是在說影像學檢查。常見的影像學檢查方法有X光、CT、B超、核磁共振。

1. X光:照X光之所以能讓我們看到人體內部結構的影像,是因為X光有穿透性、熒光效應,以及感光效應。而人體不同組織都有不同的密度和厚度,當X光穿過人體時,不同密度和厚度的結構會吸收不同量的X光。最後呈現在膠片上的X光量有所差異,便形成黑白明暗不同的影像。

X光最大的缺點是,受制於深淺組織的影像會重疊,有時需要多次多角度拍X光。

X線、CT、核磁、B超到底有什麼區別和缺點?一次性給你講清楚

2. CT:CT的原理是X光分層穿過人體,再通過電腦計算後成像。這樣的成像把整體切成不同分層來看,從而可以看到更多人體組織的信息。

3. B超:B超和X光、CT不同,是用超聲波來穿透人體。當超聲波遇到人體組織的時候,就會產生反射波,電腦再通過計算反射波成像。

4. 核磁共振:核磁共振使用較為強大的磁場使人體裡的所有氫原子磁場的磁力線方向都指向同一方向。當氫原子的磁力線方向一致的時候,磁場立刻消失,氫原子的磁力線又馬上恢復到無序狀態,並釋放出吸收的能量,被體外的接收器收錄,再經電腦計算成像。

X線、CT、核磁、B超到底有什麼區別和缺點?一次性給你講清楚

不同身體部位用什麼檢查?

1. 外傷骨頭:粗看用X光,細看用CT

如果懷疑骨頭有傷,優先選擇照X光檢查,可以很快出結果。如果要進一步觀察,可以選用CT檢查。超聲和核磁共振的圖像看不太清除骨皮髓質等,一般不選擇。

2. 頸椎腰椎:首選核磁,次選CT

頸椎和腰椎疾病常需要觀察椎間盤與相應的神經根。要仔細檢查這些軟組織,最佳手段是做核磁共振。核磁共振同時是檢查關節、肌肉、脂肪組織的首選。

X線、CT、核磁、B超到底有什麼區別和缺點?一次性給你講清楚

3.腹部盆腔:除了腸道,一般超聲都能勝任盆腔檢查工作

呼吸會影響到腹腔器官,因而會影響到CT和核磁共振,但不會影響超聲。超聲對肝、脾、胰腺、腎、盆腔臟器等的診斷準確率比較高,不過超聲受氣體干擾大,對於腸道檢查的準確率會降低。

4.心臟:用CT檢查冠心病,用超聲檢查心功能

常規心臟結果和功能檢查,心臟彩超提供的信息比較充分,且操作簡單。用CT可以檢查冠狀動脈,但冠狀動脈CT檢查的輻射量較大,不適合作為常規體檢。核磁共振本身沒有電磁輻射,但檢查冠狀動脈的效果不及CT。心臟核磁共振則是檢查心臟結構和功能的“金標準”。

X線、CT、核磁、B超到底有什麼區別和缺點?一次性給你講清楚

不同影像學檢查的輻射

一般來說,只要人體每年所受的輻射劑量不超過100mSv,就是安全的,不會產生健康影響。

1. X光:X光檢查的輻射劑量大概是0.02-0.1mSv,和坐一次飛機接受的輻射差不多,所以,一般X光檢查是安全的。

2. CT:普通胸部CT檢查的輻射大概是2~5mSv,胸部低劑量CT檢查的輻射大概是0.2-0.5mSv,所以也是非常安全。

3. B超和核磁共振:超聲是利用聲波反射原理,核磁共振是利用磁場,兩者都沒有放出射線,因而都沒有輻射。

X線、CT、核磁、B超到底有什麼區別和缺點?一次性給你講清楚

所以,除孕婦外,一般的身體檢查不用太擔心輻射問題。一般來說,常規體檢可一年一次,而體檢之後,身體再次出現異常,需要用X光或CT,也不用十分擔心劑量超過的問題。如果屬於某種疾病高危人群的,應定期檢查。實在並不放心輻射問題,可先諮詢醫生,聽取專業意見。

1.《影像檢查輻射知多少》.光明日報.2016年10月29日

2.《影像檢查的輻射傷害究竟有多大》.中國青年報. 2019年11月4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