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佈最新癌症五年生存率,值得深思

日本公佈最新癌症五年生存率,值得深思

日本公佈最新癌症五年生存率,值得深思

前段時間日本權威機構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發佈了最新的癌症五年生存率統計表,不瞭解癌症的朋友們可能會覺得一頭霧水,什麼是五年生存率?意思得了癌症最多就只能活五年嗎?想想也是,當“生存”和“五年”聯繫在一起,總會給人一種時日無多的錯覺,讓人很崩潰。但其實是大家對“五年生存率”這一概念誤會大了。在瞭解日本最新數據前,小編想先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五年生存率。


一、什麼是五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是醫學界統計癌症病人存活率的一個指標,指某種癌症經過治療後,生存五年以上的患者所佔的比例。


舉個例子,如果1000例三期直腸癌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後,經過五年隨訪後有500例還存活,而其他500例則可能因復發或轉移而死亡,那麼這種手術方法治療三期直腸癌的五年生存率是50%。


為什麼偏偏選五年這個節點呢?

這跟癌症容易復發和轉移的特點有關。


大多數復發和轉移發生在治療後的3年之內,約佔80%,少數病人復發轉移發生在治療後4-5年,約佔10%。如果惡性腫瘤在治療五年內不復發,那再次復發的幾率就很小了,意味著已經接近治癒。因此,常用五年生存率代表癌症的治療效果

日本公佈最新癌症五年生存率,值得深思


二.日本最新五年生存率


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於12月14日發佈了2010~11年間癌症確診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包含胃癌、肺癌等的癌症總體五年生存率為66.4%,相比往年上升了0.3個百分點, 和07年第一次調查相比有很大的改善趨勢。這回的統計還第一次公開了咽喉、膽囊、腎臟、腎盂等四個部位的癌症五年生存率,其中頑固性膽囊癌的生存率最低,僅為29.3%。


日本公佈最新癌症五年生存率,值得深思

腎癌、膽囊癌、咽癌、腎盂和輸尿管癌罕見癌症患者三年生存率細分表


此次的五年生存率調查以癌症診療合作據點醫院等日本國內318家醫療機構共65萬症例為對象,將病發部位、癌症各階段的生存率(除去其他疾病和意外事故的影響)製成表格。


今年首次公開五年生存率的四種癌症中,男性患者佔了9成的咽喉癌生存率最高,達到80.6%。其次是腎癌,生存率80.1%,然後是輸尿管癌症,生存率49%。而患病人數最多的五大癌症中,女性乳腺癌生存率最高,達到了驚人的92.2%,其次是大腸癌(72.6%)、胃癌(71.4%)、肺·氣管癌(41.4%)。


日本公佈最新癌症五年生存率,值得深思

小編從國立癌症研究中心官網上截取了比較常見癌症的五年生存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3年確診癌症的患者3年後生存率達到了72.4%(癌症總體生存率),和往年統計相比也有0.3%的改善。五大癌症中,女性乳腺癌生存率高達95.3%,接下來依次是大腸癌(78.6%),胃癌(76.3%),肝臟癌(54.2%),肺·氣管癌(51.7%).


日本公佈最新癌症五年生存率,值得深思

13年3年生存率


此次統計還公佈了五大癌症同病期階段患者按年齡分類的五年生存率。胃癌二期後70歲以上患者生存率比較低,女性乳腺癌三期以上患者中30歲以下和70歲以上患者生存率跌落80%。如果70歲以上人群只考慮癌症死亡的生存率,那麼就會比囊括全部死因的生存率要高。這也反映出實際情況是很多人死於其他原因。


日本專家認為:“五年生存率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年齡也是其中之一。不排除老年患者有其他類別疾病影響生存率,需要考慮具體狀況具體分析。”


三.中日五年生存率對比

小編這裡沒有找到國內19年五年生存率的數據,就借鑑了《柳葉刀》18年的中國統計數據。拿我們平時比較常見的幾大癌症進行對比。


為什麼歐美日本這種發達國家的癌症5年生存率會遠高於我國?小編認為差距根源在於經濟水平的不足、醫學水平的落後、醫療資源的短缺、商業保險普及不足。經濟方面今天先不談,我們可以從醫療方面講講中日雙方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距。


□ 早期篩查技術有差異,國人篩查意識不夠


在日本,早期診斷和早期篩查已經是常規檢查,他們已經習慣了每年去做“人間ドック”,這也是為什麼他們能發現較早期的癌症,明顯提高根治機會。比如近年來日本乳腺癌5年癌症生存率達到90%以上,很大的功勞應歸於乳腺篩查項目的推廣。


而中國雖然開始重視體檢,但普通的體檢並不能篩查出癌症,絕大多數人並不重視癌症早期篩查。甚至很多國人聽到“癌症”就覺得晦氣,諱疾忌醫。這就是我國腫瘤早期診斷率低,治癒率低的原因之一。


日本公佈最新癌症五年生存率,值得深思


□ 腫瘤治療效果差、復發轉移率高且腫瘤治療副作用大、精準性差等原因導致腫瘤治療難度大。


雖然我國外科手術技術也許能與發達國家媲美,可是其他方面的不足卻拖了後腿。比如對病情分期診斷的態度上就有不同,以肺癌為例,在日本一個普通的肺癌診斷一般都要經歷 CT、PET/CT 等多項檢查,必要時還需要做支氣管介導下的超聲波檢測、活檢,鑑定分期之後才能開展進一步的治療。而在中國,大部分病人在懷疑肺癌之後並沒有完整的做全套的分期影像檢查,可能只是做個穿刺確診就直接手術了。


日本公佈最新癌症五年生存率,值得深思


並且在治療創新方面,中國明顯不足。近幾年的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很多都是由發達國家,尤其是以美國、日本為首的國家首先開創的。而由於中國在藥物方面批准引入相對滯後,這也使很多人不得不到國外去找新藥或者是找新的治療方法。


□我國腫瘤自主規範少、基層醫院診療水平參差不齊、診療均質化程度低。

三甲醫院大多集中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醫療資源不均衡,很多二三線城市的醫療機構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相差甚遠,甚至有些小城市最大規模的醫院也就是二級,不要說是救命,醫療糾紛一年就可能發生好多起。


而日本得益於他們特有的分診制度,做到了醫療資源平均分配,小診所的醫生也不會差!大大小小的私人醫院替各大綜合醫院分擔了醫療壓力,它們各有強項,不至於什麼大病小病都擠在同一家醫院看病,看病效率得以提高。


總之,日本癌症五年生存率甩我們一大截和他們全民體檢、早癌篩查的意識是分不開的。同時也和他們醫療資源分配平均,醫療水平世界第一有很大的關係。這樣的日本,無疑是國人海外看病的首選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