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公公磨柴刀,一日不死要柴燒”,這句民諺什麼意思呢?



“七十公公磨柴刀,一日不死要柴燒”,這句民諺什麼意思呢?


一場突發新冠肺炎疫情給武漢、給湖北,給中國,甚至是全世界當頭一棒。突如其來的病毒也是一面鏡子,能照出社會與人的很多“汙點”。本人身在其中,不揣冒昧,現將自己平日的所見所聞,列一二事,供大家分享。




在一腳踏三省的鄂南邊陲——湖北省通城縣,有一句古諺語:“七十公公磨柴刀,一日不死要柴燒”,意思是說,人活在世上就要勤奮,直至喪失勞力能力為止。正如媒體推崇的口號一樣,“生命不息,奮鬥不止”。與偉人“深挖洞,廣積糧”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通城縣是一個勞務輸出大縣。新冠肺炎疫情沒有出現前,打工族們一般是在農曆臘月二十七、二十八,也就是大年三十前兩天趕回家過年,然後又於正月初六~初八,動身返回打工的城市。過年吃的食物都是現買現吃,“光盤行動”後,簡單地收拾一下被蓋,鎖上門,鑽進車,油門一加,飛馳如去……

臨別時,孝順的兒女往往對留守在家的五六十歲的父母說些“孝心話”:“二老在家,保重身體,農活不用幹了,吃的菜到超市買,打牌的錢我們給您們寄……”

在“孝子們”的呵護下,本來身體狀況允許,並且大半輩子靠土地營生的農村父母紛紛洗腳上岸,光天白日也不再幹農活了,大多上桌砌“長城”(打麻將)了。個別父母一場牌輸掉1~2千,連眼睛都不眨一下。

這樣的家庭,在2020新冠肺炎疫情襲來時得到了報應。兒女們同樣是回家過年了,收入可能增加了,不同的是村莊與村莊的道路封閉了,超市限購了,過年的美味佳餚越來越少。菜園裡光是野草叢生,只能鹽水打湯咽飯了。


“七十公公磨柴刀,一日不死要柴燒”,這句民諺什麼意思呢?

然而,芸芸眾生中,也有與眾不同、看得更遠、高人一著的。

鄰居一72歲的哥哥胡爹,10多年前從武漢長航公司退休,老伴是退休教師,二老每月的退休金超1萬。胡爹回到鄉村後,開墾人家拋荒的土地,什麼季節就下什麼種,什麼都種。蘿蔔、白菜、紅薯、土豆等品種的重量以噸計重,二老吃不完就免費贈送給鄉親們。再剩下的贈送給養豬養雞場。有人問胡老頭:“您家吃飯的人條索(通城土話:吃飯的人不多),吃多少種多少,何必要傷害自己的身體呀”?


“七十公公磨柴刀,一日不死要柴燒”,這句民諺什麼意思呢?


“七十公公磨柴刀,一日不死要柴燒。”面對質詢,胡爹總是笑著回答道,“深挖洞廣積糧,閒時備好急時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乾點及所能及的體力活,對身體還有好處呢!”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胡爹種的各類時令菜在周邊發揮了“明星”效應。菠菜、大蒜、菜薹、香菜、藍包、上海青等10多個品種任鄉鄰們採摘。想吃紅薯稀飯的人,可到胡爹地窖裡取紅薯。胡爹菜園裡的時令菜雖然可以免費摘,但某些年輕力壯又棄土打牌的莊稼人不準入他的菜園。用胡爹自己的話說,“活該!是農民咋不種地??!!……”


“七十公公磨柴刀,一日不死要柴燒”,這句民諺什麼意思呢?


“七十公公磨柴刀,一日不死要柴燒”,這句民諺什麼意思呢?

經此一疫,許多農家父母、農家子女有所觸動。原來,“七十公公磨柴刀,一日不死要柴燒”,這句民諺另有其深刻道理呢!

——“七十公公磨柴刀,一日不死要柴燒”,此話的真正含義,現在您懂得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