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燒——如何發現素顏後面的極致之美

柴燒!沉寂了近一個世紀以後,現如今“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味道。中國四大陶類、日本、臺灣、韓國等柴燒產品忽然從天而降,高頻率的出現在人們的眼簾!如何瞭解柴燒、區分柴燒、看懂柴燒?相信是擺在很多愛好者面前的凝問。今天,小德就以四大名陶之首的紫砂柴燒為例,帶大家學習學習和發現柴燒後面的另一種美。

柴燒——如何發現素顏後面的極致之美


柴砂是中國四大名陶之首,其工藝和歷史長達千年,電窯氣窯歷史不到百年,古代都是以木柴燒製。在鋼筋水泥的城市裡,很多人看柴燒,以為這就是“無為之作”,等待天賜的驚喜。而我更願意把這稱為“向天祈求的偶然之美。”人,在這樣一場求美的儀式中,是唯一的施受者。

柴燒——如何發現素顏後面的極致之美


柴燒的過程是一場以身心向天祈禱美好的儀式,唯有如此敬意,才能看到驚人之美。在現代社會,對於美的追求,我們都有著平等的權利,但不意味著我們只能擁有一樣的美。

柴燒——如何發現素顏後面的極致之美


柴窯燒製時,完全燃燒的灰燼極輕,隨著熱氣流飄散。當溫度高達1200℃以上時木灰開始溶融,木灰中的鐵則使陶壞中的鐵形成釉,呈現不同的色彩變化。這種方式形成的釉被稱為“自然落灰釉”,自然落灰釉乍看不甚起眼,但越看越耐看是柴燒作品的迷人之處。

柴燒——如何發現素顏後面的極致之美


柴燒的紫砂作品與一般窯的差別在於灰燼和火焰直接竄入窯內,產生落灰經高溫融熔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澤溫暖,層次豐富,質地粗獷有力,與一般華麗光亮的釉藥不同;不重複且難預期燒窯的成果。若是橫焰式窯,燒成的作品有受火面與背火面的陰陽變化與火焰痕跡。它散發一種質樸,渾厚,古拙的美感,是柴燒紫砂陶藝家為它著迷盡心追求的原因。

柴燒——如何發現素顏後面的極致之美


在紫砂柴燒的過程中,由於要不斷加柴,所以溫度時高時低,表現在氣泡上是大小不一,有一定層次感,而現代工藝的氣燒和電燒,則氣泡大小均勻密集。這些特徵在明清瓷器上體現的最為明顯。

柴燒——如何發現素顏後面的極致之美


而在紫砂的柴燒作品上,在顯微鏡的觀察下,能清晰看到氣泡炸開,形成無數個大小不一,又一定層次感的芝麻點,或者氣泡,通過這些氣泡你可以感知每一件器具都像有生命一樣。這就是柴燒的靈魂之美。

柴燒——如何發現素顏後面的極致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