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還是那個店,人還是那個人,但永遠也找不到那久違了的味道!

人這一輩子匆匆而來,匆匆而去,作為一個過客,總有一些東西是讓人難以忘懷的。有人說,當你開始懷舊了,那你就開始老了,我想說如果一個人不念舊,那活著又有什麼意思呢?正是我們去懷舊,每個人身上才有了故事,每個人才更加有了味道!

懷舊對於我們來說不只是人和事,當然離不開吃,人食五穀雜糧,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吃都伴隨著我們的成長,那種味道深深的烙印在我們的味蕾深處。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追昔一些記憶中的味道。

1、家的味道

如果有人問你感覺吃過最好吃的飯在哪裡?我想很多人會毫不不猶豫的會說是家。即便家裡沒有外邊那麼多的珍饈美味,更沒有名廚掌勺,你記憶猶新念念不忘的可能只是奶奶包的水餃、媽媽炒的一盤土豆絲、爸爸燉的一鍋魚湯也或是老婆炒的一盤西紅柿炒雞蛋……沒有華麗的裝點,更沒有豐富的佐料,如此簡單而已!

店還是那個店,人還是那個人,但永遠也找不到那久違了的味道!

對於經歷過生死離別的人來講,這一道道家常菜的味道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淡,恰恰相反這種味道在我們心底變得更加日久彌香。

2、學生的味道

在我們的小學到大學的慢慢求學路上,學生時代從來都不缺少和吃打交道,從早上的路邊的早餐到晚上的夜市小吃,從宿舍的一包泡麵到學校餐廳的一份拉麵……雖然不是高大上的美食,這一切構成了我們久久難忘的味道記憶。即使我們走出校門你還是會懷念那份米線、那個油條的味道……

記得在大學時學校旁邊有條步行街,步行街兩側開滿了菜館和小吃店,其中有一家羊湯店是當地人開的,我和同學們經常光顧,不僅實惠,味道也是一級棒,有羊肉的、有羊雜的。要一碗羊湯再來兩個燒餅,是最常見的標配。乳白鮮香的羊湯放上些許胡椒粉、辣椒油、孜然,簡單調味後就讓人慾罷不能,湯喝完了還可以免費添,大鍋湯漂浮著一層羊油,熱湯撇點羊油一起放到碗裡,喝起來更香,口感更加飽滿渾厚。

店還是那個店,人還是那個人,但永遠也找不到那久違了的味道!

畢業N年啦,我還是念念不忘,也成為和同學追憶往昔是的談資,大家都想著有機會重返母校時一定要去重溫舊味,遺憾的是幾次都未能成行。一晃人到中年,孩子也都長大,終於有機會帶著老婆和孩子一起來尋找這記憶中的味道。店還在,老闆還是原先的老闆,不過也已不在年輕。一人要了一份羊湯,還是那個標配,吃的過程中大家反應沒有我說的那麼好喝,我自己吃著味道也不一樣了。店還是那個店,人還是那個人,但永遠也找不到那久違了的味道!

3、人生低谷時的味道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一輩子難免會起起落落,誰也保不齊會順風順水。人在低谷期很多人說吃什麼東西都沒有味道,但有些味道也會更讓人感動,更讓人難以忘卻。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從小家境貧寒,常年食不裹腹,衣不濟身。一年天鬧大旱,赤地千里,餓殍橫野。為活命,父親把朱元璋送進廟堂當了和尚,以此混口飯吃,保全性命。誰知寺廟裡和尚等級森嚴,幼小的朱元璋除了幹活的份兒,仍是受飢捱餓,只好到寺外化緣維生。大災之年何緣好化?一連三日粒米未進,餓得朱元璋飢腸咕咕,舉步艱難,目飛金花。恰遇一富家喜慶,老廚婆見朱元璋瘦骨伶仃,已餓得奄奄一息,憐憫 之心油然而生,見主人不在,忙將碗盤中的殘羹剩飯和青菜豆腐倒進鍋裡燒熱給朱元璋吃。朱元璋一陣狼吞虎嚥之後,舌唇之上還殘留著美味餘香,回味無窮,老婆婆是什麼菜,老廚婆答道: “珍珠翡翠白玉湯”(珍珠即米飯粒,翡翠即青菜葉,白玉即豆腐塊)。

店還是那個店,人還是那個人,但永遠也找不到那久違了的味道!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還經常思念著那位老婆婆做的“珍珠翡翠白玉湯”的美妙之味,把那位老婆婆請到京城去,讓她再做“珍珠翡翠白玉湯”給他吃。朱元璋吃後,覺得平淡無味,沒有以前那麼鮮美爽口,問: “婆婆做的湯怎麼沒有從前那麼美妙好吃了?”婆婆笑說: “飢者食味美,如今你當了國君,食盡天下美味佳品,那湯只是普通百姓家的家常食品,怎抵皇家御膳美味……”

不知道哪些味道是你久久不能難忘的呢,是不是和我也有一樣的感慨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進行分享!

店還是那個店,人還是那個人,但永遠也找不到那久違了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