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片叶子》:明暗线索与礼貌原则下的生命之思


《最后一片叶子》:明暗线索与礼貌原则下的生命之思

当一个灵魂正在准备走上那神秘、遥远的死亡之途时,她是世界上最寂寞的人了。——欧·亨利

《最后一片叶子》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代表作之一。欧亨利出生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格林斯伯勒,是美国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

欧亨利一生坎坷,颠沛流离。三岁丧母,高中时期,被迫辍学;进入社会后做过学徒、歌手、戏剧演员、记者等,并立志当一名作家;1982年因一桩经济案入狱后逃亡,1898年再次入狱,期间开始了长期的写作生涯,出狱后移居纽约,成为职业作家。

《最后一片叶子》:明暗线索与礼貌原则下的生命之思

他与契诃夫、莫泊桑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被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被誉为“美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讲述了三个居住在纽约格林威治村的画家的故事,苏和琼西在餐厅相遇,志趣相投,共同开设了一家艺术工作室。琼西感染肺炎病倒,告诉苏,窗外那棵树的最后一片叶子掉落就是自己的生命期限。苏将这事告诉邻居老画家,画家虽生性粗暴却扬言要守护她们。

老画家在常春藤上的最后一片叶子掉落时,冒着寒冷在窗外墙壁上画了一片和那常春藤上的一模一样的叶子以激励琼西。最后因风寒染上肺炎离世,并完成了自己杰作。

故事虽短,不乏感人和惋惜。欧·亨利怀着对“小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描写他们生活的不幸,以自身的经历发掘社会底层人民的真善美,捕捉他们灵魂上的亮点,传播人性之花在夹缝中绽放的精神。

今天将通过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礼貌原则浅析《最后一片叶子》,并对其产生的现实意义进行思考。

01

从艺术表现手法角度,采取明暗线索并进的方式

欧·亨利早年经历丰富,因生活在社会底层,一生困顿,人生最后10年才在纽约定居,平时他所接触的也多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所以他的作品题材比较广泛,语言简洁明了有内涵文章结构巧妙,结局也往往出人意料,因此他的作品常常能够获得广大读者的喜欢。

《最后一片叶子》:明暗线索与礼貌原则下的生命之思

他看惯了美国当时的腐败,但内心向阳,以叙述的幽默调侃为艺术特色,歌颂人间真善美。也由于他的表现手法运用得当, 形成了个性化且独特的明暗线索并进的表现手法。

明暗线索并进使用方法分为两种:明暗两线反复碰接、多次交叉和明暗两条线索只交汇一次。

在《最后一片叶子》中使用了明暗线索并进表现手法中的明暗线索只交汇一次的方法。

明线:琼西感染肺炎后,望着窗外的老常春藤树,绝望的等着树的最后一片叶子掉落,她认为最后一片藤叶落下时,就是她生命结束之时。所以,对生活失去的信心。她的苏看到她这样很难过,寻求老画家做模特时,将琼西的情况告诉了他。

我等得太累了,想得太累了。我想要放手,抛下一切,坠落,一直坠落,就像那些可怜又疲惫的叶子一样。”

老画家很生气,骂了一通。他画了近四十年的画,一事无成,每天都说要创作出一篇惊世之作,却始终只是空谈。但他对这两位年轻画家却照顾有佳。之后琼西看到叶子一直都在,也借这个信念恢复了健康。

暗线:老画家为不让琼西看到老常春藤树的最后一片叶子掉落,并希望她不要放弃生命。决定在在风雨交加的夜晚默默的将常春藤树的叶子画在墙上,承受着风寒,肺炎离世。

亲爱的,看看墙上那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子。你不是奇怪风那么大,它怎么能不飘动也不掉落吗?唉,亲爱的,那就是贝尔曼的杰作——他在最后一片叶子掉落的那个晚上,把它画在了墙上。”

明暗线的交汇形成了整篇文章的脉络框架,两条线索撞碰的点,就是故事的高潮也是真相大白的时候,让人瞬间暖意泛滥,钦佩老画家的奉献精神,揭开了老画家晃荡的外表下赤热的心。

这也是欧·亨利写作的手段,他的小说在艺术处理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们的“意外结局”,只有到了最后一刻,“谜底”才最终解开,情节的发展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在发展,结果却来个出其不意。

这意外即便是悲哀的结局,也常包含着某种光明之处,这就是所谓“带泪的微笑”,即“欧·亨利式结尾”。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和高超的技巧,也体现了他的写作天分,历经磨难内心依然乐观的心态。

《最后一片叶子》:明暗线索与礼貌原则下的生命之思


02

从文字语言的角度,用礼貌原则诠释人物情感走向

礼貌理论的研究,主要是起源于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的会话“合作原则”。之后,英国著名学者Leech根据格赖斯的理论进行补充首次提出礼貌原则。并在著作《语用学原则》阐述礼貌对语言交际的重要作用。

礼貌原则分为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原则、一致原则、同情原则六大类。

得体准则指的是少让别人吃亏,多让他人得益,慷慨准则指的是少让自己得益,多让自己吃亏。

赞誉准则是指少贬损别人,尽量多表扬他人;谦逊准则是指少表扬自己,尽量多贬损自己。

一致准则旨在减少双方的分歧,增加双方的一致;同情准则旨在减少双方的反感,增加双方的同情。

这六个准则,为三组,分为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原则;一致原则、同情原则。每组体现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一条是从对方立场出发,而后一条是从自己的角度来阐述。通过礼貌原则能更好的赏析文字的魅力,以及感受隐喻在文字背后的意义。

《最后一片叶子》:明暗线索与礼貌原则下的生命之思

礼貌原则也体现了作者的写作风格,他喜欢将笔下的人物以个性化的语言展示人物的特点和个性。因而,人物对话和独白都成了作者塑造和表现人物特点和个性的表达方式。

《最后一片叶子》中礼貌原则的体现:

得体准则和慷慨原则:让他人多得益,让自己多吃亏。

“唉,那这就是很不利了。”医生说,“我会尽一个医生的所能,目前看来我的努力还是能起一点作用的。可一旦病人开始算能来多少辆马车给她送葬,药物的作用就得扣除一半。但如果你能让她打听起今年冬季时髦的斗篷袖,我就有五成把握能救她——明白吗?是五成,不是一成!”

当琼西住院后,医生眉头紧锁,引其好友门外苏谈话,表示琼西活不久,医生看到苏的表情和请求后,于是给出建议,找到琼西心中信念寄托物,表示自己也会尽力,琼西可能会治好的。

虽然只是简单的话语,却透露出医生对病患的关切和责任感,面对病患时,也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并未在其面前浇湿希望。

医生的这些话语反映了礼貌原则里的得体准则,让别人多得益、少吃亏。同时医生自己也愿意多一点付出,也显示慷慨原则中的自己少得益,多吃亏的品质。

一致原则和同情原则: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两人来到楼上时,琼西已经睡着了。苏把遮帘拉下,示意贝尔曼跟她去隔壁房间。他俩坐在屋里,忧心忡忡地瞥向窗外的常春藤,大眼瞪小眼,相对无言了好一会儿。

面对琼西的病情,作为朋友的苏一直悉心照料,更加努力画画赚取医疗费用,邻居老画家听说琼西生病后,对琼西轻视生命的想法着实生气,并念叨等他出名了,就带她们搬离这里。

在琼西这件事情上老画家和苏的想法是一致的,都想她活下来,言语中不乏同情。琼西恢复后,知道了事情真相,感谢老画家的同时,内心也心生愧疚和同情。

所以,她们彼此间的交流很顺畅,体现了一致原则和同情选择。

赞誉准则和谦逊原则:对他人多赞誉,对自己多贬损。

在故事的结尾老画家用画激起琼西的求生欲,就是借用了常春藤的最后一片叶子所能带来的生命力传到给了琼西。体现了少贬低多赞扬的赞誉原则。

一定有什么力量让最后那片叶子坚守在那里,为了让我看看自己有多犯浑。想死是一种罪过啊。

琼西生病时放弃自我的想法得到正视后,表示了自己当时的行为愚蠢,并表达多给自己信心生活等,是谦逊原则的体现。

前面我们说到礼貌原则能让交流人与相处的关系更和谐,那么从这些表现也不难发现礼貌原则用起来后故事三人沟通都是比较顺畅的。这也是作者的有意安排,想烘托在时代背景不太好的年代还有温暖。

礼貌作为日常相处,自然得其意,《最后一片叶子》的文字里流露出来的礼貌,提升了阅读的乐趣,也加深了人物的特性,透过文字表面的意思,感受文字后隐喻的精神,让读者久久回味文学作品的奇妙。

《最后一片叶子》:明暗线索与礼貌原则下的生命之思


03

结合画家们的经历,通过最后一片叶子给我们的启示

欧·亨利虽然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最后一片叶子》传达的是感人至深的落魄的小人物在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做出难能可贵的牺牲。

老画家为了鼓励贫病交加的年轻画家顽强地活下去,于风雨之夜挣扎着往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落的常青藤叶。

还有苏和医生的付出,为的是给他人一点安慰。所有这些都未必称得上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小人物们日常完成的小事,正在这些小事,让他们达到了精神境界的升华。

纵观全文,伴随着老画家的离开,《最后一片叶子》的完成,引发了我对现实的思考。

①你眼中的世界,是内心信念的投射

琼西感染肺炎后,看到窗外的叶子掉落,觉得自己生命期限也快到了,这是她眼中恶世界就是悲凉的。当老画家画了一片叶子挂在窗外,琼西觉得叶子经历风吹雨打还在那里,被感染,这时候她的内心看到是希望。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埃利斯曾提出“A─B─C”理论,A是诱发事件、B是信念、C是情绪和行为结果,三者的关联性如下:A(诱发事件)←B(信念)→C(情绪和行为结果) 。


我们发现事件和行为都是以B(信念)为出发点,分别指向A和C。以此说明内在信念影响我们对外在事件的看法,也是内在信念主导我们对事件的感受和反应。当我们内在信念坚定,能给到我们正向的能量,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和面对生活,必要的时候还能改变现状挽回生命。

天下没有一簇而就的事情,人生不可能是一条直线。生活中百分之七八十的人不是真正因为病毒而生病,是由于忧虑,烦躁,恐惧和愤怒而生病的。

人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别人,是没有坚强信念的自己。保持生活的热枕,能让我们走出生活的困境,积极面对生活。

②延迟判断,不要急于对一个人下结论

贝尔曼的艺术事业很失败。他画了四十多年...他总说自己马上就要创作出一幅杰作,却从未真正动笔。好几年来,除了偶尔在宣传单、广告页上头涂涂抹抹之外,他什么正经作品也没有画出来....他酗酒,金酒是他的命根子

老画家的出场是一副糟老头子的模样,一开始看着觉得他很窝囊;故事走到中间的时候,还会发现老画家的语言粗暴,蛮横,大家对他关注度可以说是忽略不计的;直到看到故事最后一段,就发现他是这个故事最有魅力的人。

这是小说,可以看完及时更正我们的看法,但是现实呢,往往会让我们误判了一个人或者一件事,会忽略了掩藏在人的行为发生的事情背后的寓意。

头脑风暴中有个基本原则,叫延迟判断,简单来说就是尽可能的延迟对人对事的判断时间,不要着急下结论,最终的结果会更加客观全面。

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影响我们的判断。父母看到放学回家的孩子衣服很脏,指责小孩不爱干净;遇到了熟人,打招呼没回应,被认为没有人情味;平时每天和自己说晚安的男友,一晚没回复消息,于是进行猜疑。

但事情的真相可能不是这样的,小孩衣服很脏只是在学校玩嗨了,不是故意的;熟人打招呼没理,他只是在想事情,没反应过来;男友没回应,他也许遇到了急事。

有些事看到都不一定是真的,评价人,事推迟几分钟,几小时,几天,可能会得到不一样的结论。

《最后一片叶子》:明暗线索与礼貌原则下的生命之思

③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

读完整篇小说,内心不乏感叹,琼西是幸运的。喜欢艺术画画的她,遇到了一样爱好画画的苏,并成为了挚友,在她生病期间对她寸步不离,努力攒钱给她治病;遇到了救她一命的朋友老画家,在她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感受老画家给的希望。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称为链状效应,是指事物的相互影响作用。

在中国也有这样的一句话,叫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人与人之间互相影响,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链状效应。

曾国藩30之前可以说是一名庸才,学习不佳,品行不端。但他的后半身以及逝世后,却被称为圣人,为后人敬仰。

主要原因是他靠近了积极的人。曾国藩30岁进京当官,朝下重臣唐鉴品德修养尤为突出,曾国藩常与其共识请教问题,唐鉴不仅帮其解惑,还告诉曾国藩“最是静字功夫要紧”。

曾国藩与倭仁的属师友亦是朋友。倭仁用功笃实,有记日记的习惯,相处中,曾国藩自然受其影响。

就像人常说的,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

结语:《最后一片叶子》的老画家通过他的行动教育了年轻画家和读者,对生命的敬畏,一辈子没有画出杰作的他,用他的画手点燃了琼西的希望,也完成这一辈子的夙愿。

《最后一片叶子》是充满人性之美的小说,琼西和苏的友谊、贝尔曼的牺牲精神以及最后一片叶子所蕴涵的深远意义无一不在提醒人们尽管生活如此艰辛,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的面对改变现状并追求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