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一代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回國效力6年後,為何又出走美國?

2000年左右的北大數學學院,曾培養出了一批數學天才,他們被稱為黃金一代,隨著許晨陽最後一個出走美國,這批人現在已經全部不在國內了。

這又是一個類似顏寧的人物,有一身的才華卻沒有更多發揮的空間。

這又是一個高端人才的損失,他們曾經也有一腔報國志,學成選擇歸來。

難道真的是我國人才太多了,才不稀罕這樣一個一個人才的出走嗎?

就這麼一個天才似的人物,搜狗或者百度輸入法竟然連他的名字都無法直接打出,反而是十八線的小明星的名字都可以直接出來,這是不是我國科研人員的悲哀?還是我們國家甚至民族的悲哀?

黃金一代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回國效力6年後,為何又出走美國?

許晨陽1981年出生於重慶,從小就成績特別優異,對數學更是非常有天賦。

1998年,17歲的他被選入四川省數學隊,並代表省裡參加了冬令營,最終取得了決賽的金牌。1999年,他進入國家集訓隊,並且成為了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一名學生。

2004年,他就獲得了北京大學的碩士學位,用了3年的時間提前修完本科,研究生也提前一年畢業,本碩階段只用了5年時間。隨後,他前往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進修,於2008年取得博士學位;學習是永無止境的,他又前往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

他進入過3所世界上最頂級的大學,師從的教授也是業界的大拿,他同時也是超前完成學業的,27歲的頂尖博士,前途不可限量。這是一個學霸的金光燦燦的履歷!

黃金一代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回國效力6年後,為何又出走美國?

他不是傷仲永式的人物,他畢業後有更輝煌的人生,前期的種種鋪墊只是為了以後的爆發,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他後來都取得過哪些成就呢?

2011年,他就入選首批“青年千人計劃”,當時的那批人比如在浙江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任教的,早已經成為了教授。

2012年,他學成歸國,回到北京大學,加入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只是成為一名講師。

2013年,獲得求是基金會傑出青年科學家獎和第十三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014年,他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並被評為北京大學長江特聘教授。

2016年6月22日,許晨陽獲得國際理論物理中心、印度科技部和國際數學聯盟共同頒發的“拉馬努金獎”。同年入選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2017年,許晨陽獲選龐加萊研究所2017/2018龐加萊講座教席(The Poincaré Chair),是唯一入選龐加萊講席的中國青年數學家。同年獲得“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獎金100萬美元。

2018年,許晨陽獲得“科學突破獎”新視野數學獎。

黃金一代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回國效力6年後,為何又出走美國?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天才人物,在2018年和顏寧一樣出走,去往了麻省理工學院,並被聘為教授。

他當初出走的原因之一,說的也很是委婉:

第一,想出去世界頂尖的地方看看。

第二,北大人才太多了,覺得有我無我一個樣。

但是實際上不論是普林斯度還是麻省,那些頂尖的地方,他都已經去過了啊。當初選擇回來時,一定也是放棄了那些地方吸引他的東西,包括他說的頂尖的研究環境。

我覺得第二個原因,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才是主因吧。

你北大不識貨,人家別人還搶著要呢。

難道人家麻省理工的人才比我們北京大學少嗎,人家怎麼就能給個教授當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人家麻省理工出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就近百人,而北大除了個屠呦呦,其他的還沒有(加入美國國籍的華人不算了)。

黃金一代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回國效力6年後,為何又出走美國?

只能說國內總是拿著珍珠當魚目。對於這些年輕的人才總是重視不夠。

現在已經不是像老一輩的科學家一樣,可以無私奉獻,以一腔愛國的熱忱,就可以留住,甚至拿人家當勞力用,比如袁隆平爺爺90多了還去田裡。

現在的時代變了,對於科研人才也應該用市場的眼光去看,也是要讓人家名利雙收的好嗎?

而且國內這種評選教授熬資歷、論資排輩的制度確實應該改改了,不拘一格降人才才是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