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日更50天,改變巨大,收穫多多,參加頭條訓練營的總結與收穫

堅持日更50天,改變巨大,收穫多多,參加頭條訓練營的總結與收穫

從1月底開始,疫情宅家,兒子學習,我做了決定,重新開啟日更。

去年曾經堅持了一個月,後來因為工作忙碌中斷,今年正好在家,就又重新開始系統寫作,我的目標是至少每天一篇,讓思考成為習慣。

又由於007的推薦,我加入了頭條訓練營,箇中過程,曾經失望到想放棄、曾經因忙碌而崩潰,但是最終我還是堅持到了現在,投入了除家務之外所有的精力,頗有點高考前夕的意味。


堅持日更50天,改變巨大,收穫多多,參加頭條訓練營的總結與收穫


改變一:寫作方式改變,隨時隨地記錄所思所想。

寫作雖然堅持了二三十年,但是之前都是隨性而為,有空閒,有感而發就多寫,沒時間沒感覺就不寫,有時候一天兩篇,有時候可能一月一篇。

參加訓練以後,由於有作業要求,有了數量上的鞭策,寫作方式也隨之改變。

平時有什麼想法、選題、靈感,隨時在手機備忘錄中記錄下來,即使想到的隻言片語、提綱,只要能夠成文的,都記錄下來,然後見縫插針利用碎片時間,把它整理成文。

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想,今天我要寫什麼,怎麼寫。


堅持日更50天,改變巨大,收穫多多,參加頭條訓練營的總結與收穫

改變二、腦細胞更活躍,思維更敏銳。

持續一個月以後,感覺自己的腦子已經脫胎換骨,思維越來越活躍,看新聞、看電視、看視頻,與兒子的對話,隨時都可以作為文章的主題,一旦有思路、想法出現,馬上記錄下來,為寫文章服務。

曾經我一直對兒子說“要勤於動腦,腦細胞死得越多,長得越快”。

現在自己深刻體驗到了這句話的真理性。勤于思考的大腦,不受時間地點約束,不管是正兒八經坐在電腦前,還是在做家務、做飯、洗澡、睡前、剛醒,無時無刻,大腦都在思考,甚至有幾晚,做夢都在寫文章,好像回到了高考的感覺。


堅持日更50天,改變巨大,收穫多多,參加頭條訓練營的總結與收穫


改變三、更珍惜時間,最大程度利用碎片時間。

持續輸出一定需要輸入,不然很多思想表達不出來,雖然有靈感,可是鍵盤上敲出來,卻怎麼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總感覺自己的想法被打了折扣。

思想的準確表達、遣詞造句的能力、對於新聞事件的敏銳覺察、恰當深入的思考角度,這些都需要學習來支撐。

於是每天的生活作息都安排的滿滿當當,一日三餐必須保證,還要隨時關注他的作業上傳、資料打印,還有必不可少的清理打掃,感覺一天24小時完全不夠用。

我開始想方設法擠、找時間,洗菜切菜、運動、做飯、打掃衛生的時候,我都在聽音頻,頭條的所有課程,都是在做飯和運動的同時完成的;兒子不聽網課的間隙,抓緊整理文章、排版、發表;睡覺前刷刷熱點,想想選題;有一次我在洗澡的過程裡構思了家長會的流程和內容,洗完澡趕緊記錄下來,兩天後開了一個微信直播家長會;……

總之,每天的時間除了睡覺,被用到極致。


堅持日更50天,改變巨大,收穫多多,參加頭條訓練營的總結與收穫


改變四、瞭解新媒體的機器推薦機制,為寫作指明方向。

通過頭條訓練營的課程,瞭解了機器的推薦機制,也終於明白為什麼自己以前的文章沒有推薦量,原來自己只悶著頭寫,沒有方法,導致進步緩慢。

瞭解運行推薦規則,寫作的方向感更強,現在構思的時候,我就會想,如果以一個讀者的角度,他讀完以後,能夠從我的文章中收穫什麼;

讀完第一段,他會不會有興趣繼續讀下去;

我到底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我的目的純粹是記錄、感悟還是要分享,讓別人有用,有感?

我一味地剖析自己內心,並不是一件好事,又或者“坐井觀天”,只以自己有限的見識眼界、思維寬度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對讀者並沒有任何幫助;

我的表達會不會給讀者帶來不好的誤導,或者讓讀者誤解曲解我的意思?


堅持日更50天,改變巨大,收穫多多,參加頭條訓練營的總結與收穫


寫完文章更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取標題,以前不重視,草草了事,認為“酒香不怕巷子深”。現在更知道,“酒香”更需要“吆喝”,機器要先能識別,有了第一輪精準推薦,才可能有好的閱讀量,找到有共鳴的讀者,並且有粘性,讓他繼續關注點贊。

如何讓機器迅速找到這篇文章的中心,抓取精髓,完美匹配某一個領域,這也是個“技術活”。

還有比如微頭條與文章的區別,一開始我犯了錯誤,把微頭條當成文章來發,結果發現閱讀量很可憐,後來發現文章與微頭條的差別,微頭條儘量短小精悍,有信息量,文章需要長篇大論,但是也需要足夠的信息增量。


堅持日更50天,改變巨大,收穫多多,參加頭條訓練營的總結與收穫


改變五、寫作的目的性、意義性。

培訓中,老師一再提示,不要太關注閱讀量,他們更關注的是文章質量,即信息增量,我要告訴讀者什麼,他讀完文章,能夠收穫什麼,這才是寫作的意義,也是寫作能夠持續並獲得關注和閱讀量的關鍵。


堅持日更50天,改變巨大,收穫多多,參加頭條訓練營的總結與收穫

改變六、對於爆款的看法。

對於爆款,我有一波三折的思想過程,開始沒有爆款的時候,非常希望爆,可是爆了以後,發現不是我精心寫、抱很大期望值的文章,開始有點質疑頭條的機制,為什麼讀者會喜歡這類文章,後來發現,一要接地氣,二要對讀者有幫助,三是蹭熱點,爆文不一定是好文,好文不一定會爆,所以不能一味追求爆而寫,這樣會迷失,會失了初心。

有了第一篇爆文後,我變得不會寫不敢寫,就一直考慮讀者喜歡什麼,我要怎麼蹭熱點,怎麼投其所好,讓文章爆,結果寫出來的文章自己都不忍卒讀。


堅持日更50天,改變巨大,收穫多多,參加頭條訓練營的總結與收穫

後來我改變了想法,適當關注熱點,但是一定要寫自己擅長的、確實有感而發,有真情實感的,不能為爆而寫,還是要堅持初心。

改變七、最大的收穫——給兒子作了榜樣。

宅家的前階段,我們之間矛盾重重,我總是不停地擔心他,懷疑他,拿了手機在不在聽網課,會不會不做作業,玩遊戲、看比賽什麼的。

後來,隨著自己越來越忙,我有自己專注的事情,自然而然關注他的時間變少,矛盾也減少了。

偶爾“突然襲擊”,看他不認真,正想發火,想想還有文章要寫,還有課程要學,還有三餐要做,沒時間跟他發火。


堅持日更50天,改變巨大,收穫多多,參加頭條訓練營的總結與收穫


兒子一方面隨著學習進度的深入,對網課模式的慢慢習慣,另一方面可能是看到我的堅持與忙碌,也許是榜樣的力量吧,他開始自主規劃自己的學習,變得自覺、認真起來,上交的作業越來越多得到老師的認可,得到“優秀作業”越來越多,這又更鼓起了他學習的勁頭,形成了良性循環。

我的行為習慣、對時間的規劃管理也影響了他,比如我每天有很多事情,有時候會因為忙碌,忘記某件事情,於是我做了一張任務表格清單,把每天必須做的、可能做的,列出來,寫上日期,完成的打勾,這樣我可以隨時檢查,還有什麼事情沒做,是不是緊急且必須完成的,讓自己的生活更有條理。


堅持日更50天,改變巨大,收穫多多,參加頭條訓練營的總結與收穫


兒子看到我打印了任務清單,他也馬上自己設計整理了一張,每天打勾,於是他的學習也變得有條有理起來。

看到他這樣,我就更欣慰更放心了,我可以專注自己的事情,他也不再覺得我煩,我們之間的關係從“雞飛狗跳”回到了“母慈子孝”。

這可能是這次堅持的最大收穫了,畢竟之前,兒子的學習是我最為擔憂的,現在好了,我終於驚喜地看到了兒子的改變。


堅持日更50天,改變巨大,收穫多多,參加頭條訓練營的總結與收穫


改變八、認識了很多正能量的朋友。

群裡有一幫志同道合,正能量的戰友,有年紀比我大很多,堅持每天分享一個小故事小心得;有比我們小很多的年輕人,拿到了各種證書、嘗試各種工作,讓我瞭解了以前從來不知道的領域,見識了一批比我努力,比我更積極向上、努力成長的小夥伴們。

群裡的戰友來自全國各地,雖然一直身在家中,卻也好似踏遍了全國各地。

最後,終於獲得了今日頭條的原創和加V,大大的成就感、價值感和獲得感。


堅持日更50天,改變巨大,收穫多多,參加頭條訓練營的總結與收穫


當然,這只是前一陣努力的結果,以後還需要更加努力,但是現在覺得,堅持下去似乎已經沒有那麼難了。

結果固然令人開心,但是更讓人有收穫、更有成就感的是過程,過程中有苦有累,但是這些天的一切辛苦都值得。


堅持一件事情,它的意義和收穫如此巨大,感謝看到這裡,希望能對你有所觸動和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