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複製的領導力》讀後感

說起讀書,在這裡,我不得不向大家推薦“樊登讀書”這個APP,它是一款根據讀者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狀態量身打造的APP。在這個APP中羅列了關於心靈、管理、職場、家庭、人文、生活等不同版塊的內容,並且會根據讀者目前的狀態制定7天的讀書名單,讓讀書簡單而又有意思起來!

讓我更加喜歡這個APP的原因是裡面推出的各類書籍,內容淺顯易懂而又貼合實際,從開始喜歡在樊登讀書裡學習到現在,一本《可複製的領導力》讓我印象深刻。

《可複製的領導力》讀後感

該書在開篇中就告訴我們:領導力是可以參考和複製的,“複製”的關鍵在於工具化。掌握工具,人人可以具備領導力,領導的實際效果也會事半功倍。讓讀者一下子就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

進而提到:員工的執行力等於領導的執行力,領導給員工交代工作任務,一般需要交代五遍:第一遍:交代清楚事項;第二遍:要求員工複述;第三遍:和員工討論此事項的目的;第四遍:做應急預案;第五遍:要求員工提出個人見解。這樣可以確保員工充分理解做事的目的和方法,避免徒勞無功和防止“重做”的風險。

文章中又提到管理者的角色分析:每個管理者身上都有三個角色:領導者,管理者,執行者,要分別發揮好這三個角色,才能帶來領導力的提升。領導者是通過營造氛圍來提升績效的人,氛圍好的團隊,凝聚力強,工作效果好,電視劇《亮劍》中的李雲龍就是一個善於營造氛圍的領導者,使得自己的部隊上下齊心;管理者是通過別人來完成工作的人,凡事親力親為的管理者,員工的創造力和活力會被壓制,最後的結果是毀滅性的;執行的定義是給出結果,優秀的執行者需要認真執行,給出結果,同時及時對工作內容本身進行反饋,形成自己的認識和見解。

在交流中,傾聽的最高境界是反映情感,反饋是塑造員工行為的最重要的工具;員工做對了事,我們給他反饋是正面反饋,員工出現失誤,我們給予批評和指正,這是負面反饋。反饋還存在層級的區別:分為零級反饋,一級反饋,二級反饋。零級反饋是指領導者看到員工的表現,把自己的評價和想法放在心裡,沒有及時告知員工,這是零級反饋,零級反饋往往會打擊員工的積極性;一級反饋是領導者看到員工的表現後,給出評價,如:“幹得不錯!”,“這個想法好!”;領導者真正需要掌握的是二級反饋,二級反饋是在一級反饋的基礎上再進一步,不光要求領導者說出對員工的評價,而且要給出理由,如:幹得不錯,到底是哪裡不錯;這個想法好,到底好在哪裡,這些都需要跟員工說明清楚,二級反饋能讓員工獲得最大的動力,讓他知道自己工作的意義,學會反饋,員工更有幹勁,團隊也會更加和諧。

通過本書的學習,讓我更加清晰的認識到一個優秀的領導者身上所需要的素養,我知道自己還有差距,但是,我會努力學習,因為有這樣的好書與我相伴,我相信,未來的我一定會比現在的我更好,同時也真誠的把這麼好的書推薦給大家,未來,我們一起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