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為不努力找藉口了

請看一下這張時間表,你的第一感受會是什麼呢?

不要再為不努力找藉口了

這是多年前的一張王健林時間表,當初看到這張表時,我的第一感受是,實在是太厲害了。第二感受是,哎呀,真是太累了,原來首富的日常是這樣的啊,難怪自己成不了首富,我是承受不了那種強度的。

假如說,自己每天過這樣的生活,真會累嗎?答案是:不是的。

比如說,就看看我們身邊人,那些財富和我們相當,但是在我們眼裡看起來,他們整天忙東忙西,又是工作,又是學習,又是做副業,是不是覺得他們非常的累呢?

其實,當我們真的和他們過得一樣時,過著身邊忙碌的人的生活,還是過著首富忙碌的生活。最終我們對工作強度的感覺會和現在是一樣的。

人類有一個心理運作機制,叫適應原則

人對現況的判斷,是以比自己現已適應的更好或更壞為基準。

意思是說,我們只會去把看到或遇到的狀況,拿去和我們的常態相比較,覺得狀況比常態更好就感覺舒服,覺得狀況比常態更差就感覺不舒服。

當那個覺得更好或者更差的狀況,成為了我們的常態時,就不會額外感到舒服或者不舒服了。而又會以這個新常態為標準,去判斷新的看到或遇到的狀況。

另外

我們很不善於準確的預測自己未來的情緒,往往會高估自己情緒反應的強度及持續性。

也就是我們會高估,假想自己就是首富,或者就是那個身邊忙碌人的工作狀態時的痛苦程度。我們看著這樣的時間安排表,覺得,如果我們也這樣做會難以承受。

想想我們的父輩,他們一天從早忙到晚,我們看在眼裡經常會覺得他們很累呢。都勸他們,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不用那麼忙了,休息一下吧。但是他們就是閒不下來,甚至一閒下來,各種毛病就出現了。這是因為他們適應了那種狀態,心理上不會覺得辛苦。當然,身體上的過勞情況另當別論。

那麼,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什麼啟示呢?

如果我們可以更努力一點,讓工作強度更大一點,承受擔子更多一點,能讓我們生活變得更好,成長得更快,那我們就應該更努力一些。

那些看起來,感覺起來會很痛苦的工作狀態,其實只是內心在欺騙我們。當我們真適應了那種狀態,根本就不會覺得更辛苦,而是跟現在工作強度的感覺是一樣的。

所以,請不要再為不努力找藉口了!願大家都能努力去適應努力,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