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与表现中国画(上)

尊敬的所有的同修

大家吉祥:

值此疫情肆虐之际,刘怀勇老师慈悲,携手大画家网搭建了这个互动学习平台,实在是因缘殊胜。相信所有的人相互都会受益。非常感恩这个平台,能够给演一这个学习锻练的机会。

美国潜能学大师安东尼·罗宾说过:“这个世界上赚钱的行业很多,但是没有哪一个行业可以比得上帮助别人成功和帮助别人改变命运更加有价值、更有意义。”

说实话,我之所以出家,之所以今天来到这里,就是想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有意义。如果我今天的分享,哪怕是影响一个人受益,这也是刘老师搭建这个平台的意义与功德。

下面我首先分享:

一、如何学习中国画

1、画科定位

(山水、花鸟、人物)

2、学术定位

(工笔、写意、工加写)

3、题材定位

4、表現定位

(博大、抒情、活泼、空灵的。所谓以画作社会担当,诗是有形画、画是无情诗,以画入禅即是此理)

1 、画科定位

如何想成为一个画家,我们用什么样的心境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这个选择呢?其实,在学习过程中,选择与方向很重要。我个人认为,先要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画科。

什么是画科呢?中国画画分三科:山水,花鸟,人物。表現形式有工笔、写意。我们选择画科的时候,一定不要心猿意马,山水也想画,人物也想画,如果这样,精力就会分散。特別是初学者,看似多学一些画科比较全面,但都顾不上,精力根本达不到。

我1985年正式学画画,一开始学素描、油画,跟着我的启蒙老师钟飞先生画电影广告。2002年追隨刘老师学习国画。学国画刚一开始就以山水画为主,其它的从来不画的。只是在近几年当中,也是出了家以后,我才尝试着画点人物或花鸟,不过都画不好。正因为这样,我更觉的学习应该尽量先一门深入。

2 、学术的定位

什么是学术的定位呢?一是指我们绘画的形式。比如说我是学习工笔,还是写意。这样我们就可以便于在选择的点上去生发,然后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去发展。二是指无论是刚开始的学习,还是对将来的追求,一定要取法乎上。尽量脱俗而居有学术上的高度。

3 、题材的定位

我们对绘画的题材,也要给自己一个定位。这样还是便于精力集中。比如画山水,我需要深入哪方面素材的积累与加强。画人物呢?是体现哪一种人群或表现形式。以画老人还是画小孩为主,是画古风还是画当代的。花鸟也是,我是选择哪一种形式或哪些素材。无论如何选择,一定要自己喜欢或善长的。这样就可以找出一个路子来而更好的发展。我只能是以点带面的方便说,因为是语音分享,非常的受局限。更无法表达的很充分,请大家原谅。

4、表现的定位

画面的体现离不开手法的表现。所谓的工笔也好,写意也好。所有的定位都是建立在我们用心的基础上,它便于我们安住身心。

表现上定位不是单指手法,还有我们对绘画的认识和理解。无论我们所追求的是博大的、是抒情的、空灵的,还是忧国忧民的等等。都是心灵信息的一种传递,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来定位。

还有人定位在所谓的禅画境界。说实话,关于禅画之说就是个方便说,因为禅是无所住的。自己若说自己画的禅,那就已经不是禅。到底什么是禅的境界呢?那真是不可说。

5、方向定位(生活、精神)

① 立志(因)

② 信心

③ 专一(一门深入)

④ 坚持

⑤ 忍耐

⑥ 多闻(专业、画外)

⑦ 人格

⑧ 放松(果)

⑨ 隨緣成就(果)

若想当一个画家,就必须要发心来成就自己。如何发心成就呢,第一个要做到的就是:

①立志

我要当一位真正画家。这个呢就是给自己立一个“志向”。就向佛家讲的愿心。我们就立了一个志向的时候呢,就造了一个积极行动的因!所以首先得要“立志”。

哪怕是我不想当所谓的大画家,只是想通过画画来解决我生活的问题。那也无可厚非。千万不要认为这是胸无大志,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如果我们能把我们的小家顾好,那也是我们的责任。只是在这种情况下,题材的表现上,最好要迎合市场。不要高不成低不就。 即想迎合市场,又不想失面子。价格高了卖不上去,价格低了又不好意思。我觉得这都不好。所以说一定要摆平心态。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选择什么样的方向。

②信心,佛经上讲:

信为诸元功德母。这里所指的“信”,即要有对艺术追求上的信,也要有自信。

③专一

所谓的专一就是绘画的选择上要专一。题材也好,追求也好,方向也好,在这方面都要专一。无论什麼事,选择了没有对错,关键是我们选择了的努力,那份专一是最可贵的。一门深入的好处,就是根基牢。等有了一定根基,再触类旁通。就像建房子,只要建好了,我想怎么装修就是小事了。

④坚持

实际上,我们所谓的坚持,不是这一辈子画画要坚持,这只是一个大的概念。所谓的坚持,我们可以给我们自己一个定课,什么样的定课呢?就是我今天除了工作、应酬以外的东西,要回到绘画当中,来完成自己的理想和志向!来完成对绘画的追求,来如何完成这幅画的感觉,如何来完成学习的过程。这些都需要我们的坚持。就是说啊,在每日的時间上如何分配。这半个小时我要干什么,那半个小时要干什么,那一个小时要干什么,这就是坚持的方法。

⑤忍耐

我们在坚持的过程当中肯定很枯燥,真的非常的枯燥。所以在坚持当中还要忍耐。我们不可能五块钱去盖个高楼,也不可能拿一块钱去买一部宝马,我们付出的精力有多少,到最后所呈现的收获就有多少。所以呢,我们在忍耐的过程当中,其实就是一种积淀与坚守,也是磨练自己的意志。所以我这份忍耐非常非常的重要。

⑥多闻

多闻就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去捕捉。多去学习相关的知识,相关的书籍,多听老师讲课,多去拜访善知识,这是在技法内的多闻。另外还要在姊妹艺术当中多闻,要多了解画外的东西。诗词歌赋等等。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⑦人格

刘怀勇老师常说:天分高,后天勤,学养厚,人格正,才可以成就一个画家。佛家有一句话叫,相由心生。相由心生,不光是单指相貌,自己所有的行为也是相。我们所绘画出来的语言、图式,画面的感觉,其实全部都是由心而生的。如果我们在人格上没有那种正气,在画面可能就体现不出来,为什么有的人画的阴阳怪气的就是这样的。

有些作品画的阴阳怪气,即使不是品质的问题,那至少是心灵上妄想产生的个性化执著,也许自己感觉是追求所谓的是艺术。不过呢,我认为一个绘画工作者,用自己的作品,要在社会中产生功用,要“成教化、助人伦”。这是我们的使命和担当,不要往一昧的去追求个性,也不要太追求所谓画面的抽象。这不是绑架,在這里谈的是社会上的功用。

我跟着老师学习的时候,特别是没出家之前,什么样的方法都想尝试,国外的艺术也去学习,画一些抽象的意象的东西,总想张扬自己的个性,给自己美其名曰叫创新。但是后来发现啊,即使你的绘画抽象性再强,即使成了一位有名气的大艺术家,那么你的作品会对社会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⑧放松

刚才讲的从第一到第七,都是因上的努力,在因上下的功夫,接下来讲的第八、第九,是果位的东西。所谓有因有果啊,如果我们不在因上努力,那么我们所呈现的结果,当然就不一定是我们所期待的那个样子。放松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即要有成就画家梦的理想,还要有长远性的心态。怎么样做事可以长远,那就是放松。这其实我们不容易放松的,越急躁不一定有成就。

比如说家里来了一个客人,他刚来的时候很尊重他啊,很紧张,总想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然后就干什么呢,给他做了好多好吃的,他若只住上了两三天,我们可能还会坚持,为了亲情,为了朋友,对不对!但是,如果他在我们家住上一个月一年的话,每天给做那么多的菜,你会疯了的,客人也会疯了的,他也会不好意思的。所以说我们在学习当中。即要有目标,还要有理想,更要在放松中坚持。

⑨随缘成就

所谓的随缘成就,就是即使我们有理想,有目标,有期待,也不一定达到期望的結果或高度。因为每个人的因缘不一样,福徳业力也不一样,学识学养都不一样。我们往往有很崇高的理想,不一定能变为现实。就像小时候想当兵,想当科学家,到最后理想还是没有达到。所以说,我们对待任何事物的追求,要坦然的去面对其結果。只在过程中努力,对果上不执著。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自在。生活的放松,也是我们生活的品质。


二、中国画的构成与图式

大致有九种:

1、“之”“之”字是左推右让

2、“须”“须”字是左虚右实

3、“甲”“甲”字是上重下轻

4、“勹、包”外实中虛

5、“由”“由”字是上轻下重

6、“则”则”字是左实右虚

7、“三远法”(高远、中远、俯远)

8、“窥视法”

9、“满屏法”

范例:

1、“之”

“之”字是左推右让

这是清代画僧莲溪作品,竹子杆的交叉与竹叶的方向形成了“之”字型的律动。完成了起承转合画面关系。

如何理解与表现中国画(上)

2、“须”

“须”字是右实左虚

这都是我们馆藏作品,这是大悲法师的。大悲法师的这幅作品特别的生动。笔墨也很生动,你看他的构图就是右边实左边虚。落款又形成上下一个势,然后产生了画面开合关系。这幅作品是1956年大悲法师画给日本佛教代表团的。那时候,中日还没有正式建交。日本的岩本为雄法师率队访华。开启了中日战后十年的破冰之旅。大悲法师很智慧,画面中的竹子代表清风,燕子代表春天,六只寓意着顺利,燕子也代表着反哺。因为日本的文化一直是吸收中国的文化的滋养。


如何理解与表现中国画(上)

3、“甲”

“甲”字是上重下轻

这幅作品是清代任伯年的作品。上密下松呈现了“甲”字形构图之态。落款与物象形成了开合与呼应关系。左上角果子与左下角枝叶通过枝干的斜势构成了曲线律动。物象表现疏密有致。


如何理解与表现中国画(上)

4、“勹” 的

“勹”字是外实中虛

这幅作品是清代画僧莲溪的作品。构图外实內虛。上面两只小燕子与下边一只小燕子即是聚散又形成开合关系,互动的形态又产生了呼应之势。整个画面外拓內收,动靜相宜,也属上品之作。


如何理解与表现中国画(上)

5、“由”

“由”字是上轻下重

这幅达摩祖师图是我们陈列馆的馆藏。是明代画僧逸然性融的作品。他用的就是“由”字形构图。祖师放到居中,体现出其庄严,下边那个盘腿的姿勢犹如盘石,如如不动的感觉。我们以后在绘画当中,选择构图的时候一定先立意。我是表现空灵的,怎么画?表现庄严的,怎么画。要有一个思考再去入手再去下笔,在心中先有一个大致的图像。然后再去笔笔生发。这样画面就生动。


如何理解与表现中国画(上)

6、“则”

则”字是左实右虚

这幅是清四僧八大山人的作品。左实右虚的构图方法。鹿的回头之势与后面的山形成了开合与呼应之势。草丛产生了画面的统一。非常生动精妙。


如何理解与表现中国画(上)

7、“三远法”(高远、中远、俯远)

高远法

山水画在宋朝达到顶峰,范宽更是宋画里的大师级人物。他被美国评为“对人类最有影响的百大人物”第59位,曹雪芹和居里夫人都排在他之后。他的《溪山行旅图》现藏于台北故宫,被喻为宋代绘画“神品”。构图就是典型的丰碑式,高远法。


如何理解与表现中国画(上)

平远法

这幅是南宋画僧法常画作品。非常的有禅意。让心灵特别的放松,在构图上,用的是平远法。用平远法大约一般是画长卷手卷用平远法的比较多。靠互相之间的叠加,错落与疏密,聚散、开合,营造成律动上的势,造就了空间感。


如何理解与表现中国画(上)

俯远法

这幅也是石涛的。这个图式就是俯远法。俯视法的表现就是自己做的位置好像是在山顶,或者是在山的中间,然后俯瞰下面的大地山河,这个就称之为俯视。也是画面造势的方法。


如何理解与表现中国画(上)

8、“窥”

“窥”犹如偷视

这幅花鸟也是八大的,这幅画,里面起承转合聚散开合点线面。对应下面这些关系都有,在构图里边称之为窥视法,荷叶底下那个鸟,他营造出来,这种像窗户像动物一样的空间。而且作为一个画眼,这个鸟儿不回话,他在这个空间里边。就像窥视法,就是说可以偷看一眼。这样比较巨像。周围都比较实。画眼那个地方比较虚,虚当中,就产生了画眼的实,所以说他比较生动。上面那一部分啊,出现了一个小小荷叶,也是在窥视法里边,让观者感觉到那个地方也非常的精彩。


如何理解与表现中国画(上)

第二幅,是药龛和尚的,也是我们历代高僧墨宝陈列馆的馆藏作品,也是运用的窥视法的表现。

如何理解与表现中国画(上)

9、“满”

“满”指满画面。这幅也是馆藏作品,作者是画僧楞定法师。就是满构图。看似画面很满,但又不乏空灵和通透。画面由天、山、水组成。是用笔沾色墨一笔一笔反衬的手法,挤岀漫天鹅毛大雪之态。中间的雪山由左向右形成斜势,小路表现了斜势中山与石与房子的开合关系。水面笔饱念色墨,用淡定从容的笔法,靠宣纸的特性,描绘岀水似有冰面感觉。人物与山形成开合关系,整个画面通然一体,乃上层之作。

如何理解与表现中国画(上)

中国画的构图这大致有这九种。我们认真感受这些方法,以其举一反三,收放自如。


未完待续


如何理解与表现中国画(下)

三、如何表现中国画的图式

四、中国画的題材与意境:

五、学习中国画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