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真的能決定人一生?

在微信搜索“倍速課堂”微信公眾號,即可查看全部學習資料和工具;另有英語點讀、視頻課程、教材答案、練習冊答案、電子教輔、中外名著等你來看哦~如果家裡的寶寶需要學英語的話,歡迎使用我們的英語點讀,小學到高中全部免費的。可以點擊文章最後的“更多”進行英語點讀的體驗,保證絕對是免費學習的


來源:《網絡輿情》第20期 輿情觀察·民生輿情 作者: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 楊藍

導讀

近日,熱播劇《都挺好》頻上熱搜。有人稱,它是億萬中國家庭的縮影,讓人再次看到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成長的影響何其深遠。有關原生家庭的討論屢次成為輿論關注焦點。截至3月25日,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顯示,已有相關報刊新聞283條、網絡新聞11401條、APP文章20600篇、微信公眾號文章20891篇。

3月24日,#原生家庭能決定一生嗎#登上微博熱搜頭條,截至3月25日,該話題閱讀量達1.6億次,討論量達1.4萬次。


原生家庭真的能決定人一生?


原生家庭真的能決定人一生?


原生家庭真的能決定人一生?


原生家庭真的能決定人一生?


原生家庭真的能決定人一生?


原生家庭真的能決定人一生?


原生家庭真的能決定人一生?


原生家庭,可作鏡子卻不足以衡量一切

原生家庭真的能決定人一生?

原生家庭如果過於極端和強勢,有可能決定一個人的半生,甚至影響一生。美國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卡倫·霍妮則直接歸納了來自父母的幾大“基本罪惡”,包括“冷漠”“不守承諾”“偏愛”“羞辱”等,這將對孩子產生嚴重的傷害和深刻的影響。

當然,也有人覺得,“原生家庭論”是偽心理學、非主流心理學。小偷家庭裡,照樣可以成長出警察;文盲家庭裡,照樣可以成長出高級知識分子。因此,也需要看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不是絕對的,現代人大約20歲前後就會走出原生家庭,之後的自我塑造,更多的是在於自己。原生家庭可以作為一種提醒父母的警示,但不能成為一些人為自己推脫責任的擋箭牌。它是一面鏡子,可以映照出優劣;但還不足以成為一把尺子,用以衡量一切。

與所有的不完美同行

當初教會我們什麼是原生家庭概念的人,一定不希望看到我們正陷入極端認知,把家與負面情緒畫等號。事實上,每個人的家庭或多或少存在不完美因素,但它不是洪水猛獸、只會傷人。當我們從不完美的父母那裡繼承的除了有缺陷的那一部分,一定也有積極的因素在其中,只是它們往往被我們“負向”的大腦視而不見。

反過來說,東方文化又總對家庭有種不切實際的期待,偏執於美好。這本身就締造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家有千千萬萬種,重要的是,如何跟真實的有缺陷的家庭共處。心理學希望給予人積極的心態,不意味著追求極致的美好與幸福,而是幫助你獲得與痛苦在一起的能力。痛苦就在那裡,看得到也感受得到,甚至一輩子無法消除。沒關係,我們可以將它視為生命中的一個存在,而不是惟一的存在,或者,讓它佔據的空間更小,從而擴展人生其他的可能。成年人要學會帶著傷痛行走,不過就是讓這些痛苦的經歷不去影響人們努力生活的意願。

對此,網友評論如下:

@莊周夢蝶:原生家庭真的很重要,父母是第一任老師。幼年時候的教育會讓人記憶深刻,影響深遠。

人的性格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從小到大培養的。父母的責任真的很重要。

@叢林:家庭是任何人的啟蒙學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師,願每個人都能被幸福環繞,被溫柔對待,原生家庭是軟肋也是鎧甲。

原生家庭影響一生,自我成長能決定一生。

@小小鬥牛士:我能夠意識到原生家庭的問題,也能清楚地感覺到傷害,沒法原諒,但是也不恨,只是算了。

近年來,原生家庭概念在國內被廣泛傳播,人們開始瞭解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都挺好》的熱播,讓這一概念再次迴歸輿論場,並迅速成為焦點。

早在2010年7月,《南方週末》將豆瓣上的“父母皆禍害”小組引入大眾視野時,關於原生家庭的討論就曾引起爭論。“我們在等他們道歉,他們卻在等我們感恩”“幸運的人被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一度成為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網民的集中表達。與此同時,在一些採訪中,也可以看到父母無法理解孩子在成長中所受到的傷害,對孩子的“控訴”感到不解甚至憤怒。如2018年風靡網絡的“北大學生寫1.5萬字絕交信給父母”,事後父母接受採訪,對兒子的做法感到難以理解。兩代人的關係奈何成了刺蝟之間的擁抱,明明想靠近,卻又被“扎”傷,成為那些家庭關係不和諧的成員共同追問的問題。

美國心理醫師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一書中指出,我們所有人都是被家庭這個大熔爐鍛造出來的,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深刻地,而且往往是以隱蔽的方式影響著他人。這個體系是一張交織著愛、嫉妒、自尊、焦慮、歡樂和內疚的複雜網絡——包含著各種各樣的人類情感。精神分析學家洛伊德認為,成人的人格缺陷,往往來自於童年的不愉快……這些似乎都可以為《都挺好》中蘇明玉所說的“這就是我的原生家庭,逃都逃不掉”作註解。

但是,原生家庭是否就是一個人幾乎不可能改變的宿命,卻有待商榷。父母作為成年人該為他們做過的事負責,而每個人也要為自己成年後的生活負責。一味追責原生家庭,有可能是很多成年人在推卸責任,拒絕真正的成長。原生家庭或許對一個人有影響,但是成長成什麼樣的人卻不完全由原生家庭說了算。有觀點指出,當一個人能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內心能夠立得住時,才有機會真正從受害者、施害者、拯救者戲劇三角關係的角色循環中跳出來,從而按照自己真正的意願,遵循自己的價值觀,去決定自己的行為。

當然,現在大家敢於表達對家庭、對父母的不滿,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認知的進步。激烈的情緒如果沒有出口,理性便無法迴歸。用一個更客觀、平等的視角看待父母曾經的行為時,能夠意識到更多父母的侷限和他們的不得已,父母也是普通人,甚至是同樣受過傷害的可憐人。最後,把對完美父母的不合理的期待放下,也不失為一種和解的方式。但是,這樣的認知也將今天要怎樣做父母、怎樣做子女、我們要怎樣的家庭關係等新問題拋了出來。在這樣的討論中,新時代的家庭關係困境或許會有新的出口。

對此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