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在科技落後、戰亂頻繁的封建社會,古人將自己的很多願望結合時代大背景彙編成了一些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寓意深刻、啟迪後人。比如說:“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

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很多人聽說過這句話,但鮮有人知道它的真實含義,你知道正月為什麼不能剃頭、臘月為什麼不能定親?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正月不剃頭”。

民間流傳“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這種說法毫無依據,只能說是一種傳聞。而正月不剃頭的真正原因來自於清朝時期,滿人對漢人的鎮壓,漢人認為皮膚毛髮受之父母,男人也綁著辮子。

滿人為了加強統治,迫使漢人剪掉頭髮,這對於漢人來說是人格的侮辱,他們在進行反抗時被清軍強烈鎮壓,以至於不剪頭髮之人屍山血海、慘不忍睹。一些漢人為了噁心清朝統治者,便在正月不剃頭!一方面是為了表示自己對漢族文化的尊重,另一方面是為了表達自己對清朝統治者的不滿。

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流傳至今,在這句話農村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習俗!

“臘月不定親”是因為:臘月其實是個祭祀月,很多人會在臘月選擇祭祀神靈、祭先祖、祭天地,祭祀並不是個吉利說法,很多人不提倡在臘月定親!

這兩句話是老祖宗根據封建時期的習俗所編而成,有人說:它們並不適用科學平等的現代社會,正月是新年的開始,很多人為了得體地回到家鄉,會對頭髮做出打理;而臘月是全家人團聚的好日子,很多人又會在此定親。

大家覺得這兩句話在現代社會有借鑑意義嗎?

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