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雲創客空間試水直播,召集會員線上“造物”

創客空間,本義指創客的聚集地,即一群酷愛科技、熱衷實踐的人進行技術分享與項目製作的地方,其誕生是創客文化從線上走到線下的產物,原本是為了滿足創客製作項目時的工具、場所和交流需求。

但是在疫情防護的特殊時期,創客們紛紛宅在家裡,創客空間以往在線下開展的開放夜、技術分享等活動受到影響。為此,位於上海浦東的國家級創客空間蘑菇雲創客空間主動發揮創客的創造性思維,嘗試將線下活動搬至線上,以“雲造物”的方式與創客們互動,並且看起來效果不錯。

“這期開放夜,和之前276場都不一樣”

DFRobot(上海智位機器人)旗下的蘑菇雲創客空間自2013年11月9日對外開放,是上海浦東第一家創客空間。蘑菇雲創客空間在每週四舉行開放夜活動,以DIY、工作坊等創客方式向社會大眾開放。到2020年1月底,蘑菇雲開放夜已經舉辦了276期。

“1月31號,我們收到暫時不復工的通知,蘑菇雲也暫停對外開放。”蘑菇雲創客空間Demi回憶,確定不復工後,蘑菇雲立刻聯合硬禾學堂、DF創客社區開展了“宅在家系列直播”,2月2日,第一場直播上線。

“這個系列從2月2日到9日共28場,我們提供了4位嘉賓資源,並利用蘑菇雲的平臺進行宣傳,提供DFRobot的硬件作為抽獎。”Demi介紹,2月6日晚恰逢週四,蘑菇雲內部商討決定把當天同一時段的“宅在家系列”作為蘑菇雲開放夜線上版的第一次試水。

這場以“從生活中發掘高價值創意”為主題的第277期蘑菇雲開放夜,最終以線上直播的形式於2月6日晚8點舉行。“開放夜舉辦前,我們通過公眾號進行推廣,獲得了不錯的反響,公眾號的閱讀量相比以往翻了一倍。”Demi介紹,第一期線上開放夜基本符合預期,大家也立刻決定在疫情期間把這一形式繼續下去。

“我們的防疫方式就是鼓勵大家繼續創造”

截至3月6日,蘑菇雲連續開展了5期線上開放夜。數據顯示,蘑菇雲在B站進行的線上開放夜相比以往線下舉辦時的觀眾數量更多。“其實以前就有會員因為不能到場,問我們有沒有直播。”Demi說,線上的形式拓寬了交流範圍,過去幾場開放夜,甚至有廣東深圳的觀眾也加入了進來。

“最大的感受是在進行線上活動的運營時,整體流程進展得比線下要快——以往一週時間籌備,線上只要兩三天。”Demi介紹,“週四開放夜的前一天,我們會和主講嘉賓聯繫,進行線上直播的測試。週四開放夜結束後,我們也會邀請嘉賓進入蘑菇雲的QQ群,和會員們進行互動交流,嘉賓們在直播期間沒辦法像線下一樣立刻看到觀眾的反應,所以也很願意通過這樣的形式獲得反饋。”

現在回顧起來,Demi表示,線上開放夜能迅速成型,一是得益於硬禾學堂長期以來的線上課程經驗,二是有蘑菇雲會員群體的基礎在,這次由線下到線上的嘗試才能夠有迅速發起並執行的機會,“會員之間原本就認識,有互相合作一起做一件事情的意願與熟悉度,減去了許多溝通成本。我們在過去一個月也會以一對一採訪的形式和會員保持交流,瞭解大家的現狀。可能對於蘑菇雲來說,我們的防疫方式就是鼓勵大家不要有太多負面情緒,像往常一樣繼續創造,繼續關注技術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