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腹地分水岭。爬雪山过草甸,流连忘返探险记


2020年的第一次素质拓展体能训练,小编选择加入寻根秦岭探险小分队。从西安市区驾车沿西沣路上210国道走大约50公里,10:20到达高山草甸蛤蟆沟停车场。这是前辈送给我们的路线图,实际登山路线因其他几位队友已爬过部分山系故计划有所更改。

稍作准备后,10:30我们一行4人开始徒步前进,沿210国道走大约1公里,从国道下河沟进山,一路上的冰块和脚印,就知道之前来此地探险的驴友有多热情。

一路上你追我赶,火速前进。11:30时路上遇到一落单大姐告诉我们,前面的拔高400米,爬完即可登顶。小编听了很是激动,但最耗费体力的也是这最后的400米,几乎60°的坡度,心脏砰砰砰的直跳,多么希望老练的队友能宣布休息一下啊。为了不拖后腿,小编咬紧牙关,摔着汗水,12:00我们登顶了。

山顶有一队驴友在煮食补充体力,山顶冷风肆虐,小编放下包袱,幸福的坐在了小竹林后面休息了一分钟,之后又沿着山梁向东前进。

山顶狂风肆虐,南方的水汽翻越秦岭北去,或成云,或做雨。小编站在山梁上想:要是西安的雾霾也能突破秦岭南去,那该多好啊,这样八百里秦川也是一片蓝天白云啦。

山顶上温度极低,松树上结满了晶莹的冰花,好似穿上了一层洁白的外衣,更加壮美妖娆。

山顶气候严寒,植被稀疏,光秃秃的小树干上也结满了冰花。

树枝上结满了冰花,显得枝条更加的百折不摧,时刻屹立在山巅保护着这里的水土。

站在山梁上,一山隔二景,南北气候变换尽收眼底,天高云低,行云流水,风云变幻,多么壮阔的自然风光。

往东走大约15分钟,沿着小路穿过1人多高的小竹林,到达一个三叉路口,遇到一个驴友老哥,老哥说他独自一人已在山上待了3天啦,我们异常钦佩。他只带了食物、帐篷、睡袋等,重点:没有带水,说山上到处都是积雪,用炉子融化一些雪就可以产生水了。我双手试了一下他的双肩包,起码有40斤,老哥说之前走时有60斤。问了一句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嘿嘿一笑就此别过。之后我们沿着另外一条下山的路下山了。

路上经常会遇到一些倒下的树干挡住去路,这时就冒出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毅然弯下硬邦邦的腰杆钻过树干继续前进。


路上碰到哪个驴友堆的雪人儿,暂且叫她小可爱吧:戴顶贝雷帽,穿着妮子大衣,脖子上一条红围巾,幽怨的等着心上人的归来,配上此时此刻冰天雪地的美景,再来个:烈焰红唇好个冬该多完美啊!

随着进山探险的驴友日益增多,自然保护区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再此小编也郑重呼吁广大驴友:尽量少制造垃圾,少破坏我们的这片净土,因为只有在这里我们才可以呼吸到透彻心扉的新鲜空气。

路上随处可见的户外探险团体路标,感悟最深的一句话:最好的地方,是没有到过的地方;最好的时光,是回不去的时光!最好的风景一定是在远方,最好的自己在来时的路上!

下山途中,遇到两只小狗也在蹦蹦跳跳的跟着行人上山,同行的大叔好生怜悯,把自己包里的麻花取了一个,一分为二,递给狗狗朋友们吃。吃完小狗兄弟俩很乖巧的坐在地上目送我们远去,祝他们兄弟俩永远幸福快乐。

进入天然林区,驴友们切记一定要有防火意识,秦岭的一草一木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如果被破坏糟蹋了,那将是民族的千古罪人。

小编虽然装备简陋,但是背的东西多呀,吃的喝的怎么背上山就怎么背下山,哼哧哼哧地上上下下真是佩服小编的体力。小编的手杖是下山时锯的一根木棍用来防滑的,手套也是队友大叔支援的。小编再此提醒广大驴友:户外运动最好有专业装备,避免给自己的旅途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最后,祝大家每天开心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新年新气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