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孟德斯鸠(1689年1月18日—1755年2月10日),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

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孟德斯鸠博学多才,对法学、史学、哲学和自然科学都有很深的造诣,曾经撰写过许多有关论文。1728 年起到奥、匈、意、德、荷、英等国作学术旅行,实地考察其社会政治制度和其它情况。1731年回国后专门从事著述。 其代表作有《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等。孟德斯鸠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得到了很高的荣誉。曾被选为波尔多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

1734年发表《罗马盛衰原因论》,利用古罗马的历史资料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1748年,孟德斯鸠最重要的也是影响最大的著作《论法的精神》发表。这是一部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这部书受到极大的欢迎,两年中就印行了22版。孟德斯鸠反对神学,提倡科学,但又不是一个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者,孟德斯鸠是一名自然神论者。孟德斯鸠最重要的贡献是对资产阶级的国家和法的学说作出了卓越贡献,孟德斯鸠在洛克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孟德斯鸠特别强调法的功能,孟德斯鸠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法又分为自然法和人为法两类,自然法是人类社会建立以前就存在的规律,那时候人类处于平等状态;人为法又有政治法和民法等。孟德斯鸠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但同时又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孟德斯鸠说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法国1989年孟德斯鸠诞辰300周年精制双色双金属金钯镶嵌纪念币

他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气候对一个民族的性格、感情、道德、风俗等会产生巨大影响,认为土壤同居民性格之间,尤其同民族的政治制度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认为国家疆域的大小同国家政治制度有极密切的联系。

孟德斯鸠名言:

  • 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
  • 法律的制订是为了惩罚人类的凶恶悖谬,所以法律本身必须最为纯洁无垢。
  • 所谓的平等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结果平等(不可能的); 第二,起点平等(也不可能) ;第三,机会平等(不完全可能); 第四,规则平等(比较可取)
  • 任何专制的国家的教育目的都是在极力降低国民的心智。
  • 当我们和他人交谈时,要特别留意,因为这时正是人家对我们“评价”的时候。
  • 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
  • 显要人物的特权的光荣恰恰就是平民的耻辱。
  • 衡量一个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会发觉的时候做什么。
  •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往往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权力具有天然的膨胀性和向恶性,只要缺乏足够的约束、监督,任何权力都会生出腐败,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 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 人生而平等,根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没有权利假借后天的给予对别人颐指气使,也没有理由为后天的际遇而自怨自艾。在人之上,要视别人为人;在人之下,要视自己为人。
  • 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 在人民完全无权参加政府事务的国家中,人民变成冷血动物,他们迷恋金钱,不再热衷于国事。人民只会为某位演员而狂热。他们并不为政府分忧,也不关心政府有何打算,而是悠然地等着领薪金。
  • 要想使国家稳固,就应该使两极尽可能地接近;既不许有豪富,也不许有赤贫。这两个天然分不开的等级,对于公共幸福同样是致命的;一个会产生暴政的拥护者,而另一个则会产生暴君。他们之间永远是在进行着一场公共自由的交易:一个是购买自由,另一个是出卖自由。
  • 我们在那些同我们一样虚荣的人们面前讲话,他们虚荣心受折磨的程度恰与我们虚荣心得到满足的程度相等。
  • 变坏的绝不是新生的一代,只有在年长的人已经腐化之后,他们才会败坏下去。
  • 对一个人的不公正,就是对所有人的威胁。
  • 解放一个习惯于被奴役的民族比奴役一个习惯于自由的民族更难。
  • 有权势的人倾向于侵犯无权势的人,这是人类生活的一大特点。
  • 在没有法律的地方或者法律不起作用的地方,官吏往往成为人们斗争的对象。人民在革命中往往大肆杀戮官吏,每一次起义,都要杀掉一大批官吏。
  • 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