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犯傻!2020年這些情況不用繳稅

工作中,我們會遇到取得“一次性”收入的情形,大部分情況下是需要我們繳納個稅的,但有些時候並不需要。可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取得的收入,哪些需要納稅,哪些不需要納稅,對於企業而言也是一樣。

提醒:不需要納稅的情形有很多,正確區分取得收入的性質即可。


● 個人所得稅


● 取得解除勞動關係所得

如果個人與公司解除勞動關係,公司會提供給員工一次性補償金(其中可能包含有公司給予個人的經濟上的補償、生活上的補助或者別的補助費),如果這個補償在本地的上一年度員工年均工資的3倍之內的話,就不需要繳納個稅;但是如果超過3倍,超出的部分不需要併入本年的綜合所得,會有單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例1

2019年7月,a員工與A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公司給予a員工一次性補償金9萬元,本地上年的平均工資是3.5萬元,顯然a員工就不需要再繳納個稅了。


政策: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

● 企業破產給予員工的一次性安置費用

公司按照正規的流程已經破產的,員工在公司破產時收到的一次性安置費用,也是不需要納稅的。

政策: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徵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第三條規定,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

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徵個人所得稅

● 工傷員工取得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員工在就職期間受過工傷,對工傷員工和他的親屬發放的工傷保險待遇,也不用繳納個稅。


政策:對工傷職工及其近親屬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586號)規定取得的工傷保險待遇,免徵個人所得稅

● 增值稅和附加稅

01

小規模企業在實現收入時,合計月收入額沒有超過10萬元(季報的公司,季度收入額沒有超過30萬元)的,免徵增值稅,也就沒有附加稅了。


千萬別犯傻!2020年這些情況不用繳稅

但是如果企業本季度既在稅務局代開了增值稅專用發票,又自開了增值稅普通發票,且合計開票金額未大於30萬的,只需要繳納代開專票增值稅即可,自開普票免徵增值稅。相應的只需繳納代開部分附加稅即可。另外對於小微企業,小規模納稅人收入如果不超過30萬,免徵兩費,城建稅也是減半徵收


政策:《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13號)

02

自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供暖期結束,對供熱企業向居民個人供熱取得的採暖費收入免徵增值稅

政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延續供熱企業增值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38號)

03

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對邊銷茶生產企業銷售自產的邊銷茶及經銷企業銷售的邊銷茶免徵增值稅

政策:《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繼續執行邊銷茶增值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83號)


04

自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對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縣級及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或直接無償捐贈給目標脫貧地區的單位和個人,免徵增值稅。在政策執行期限內,目標脫貧地區實現脫貧的,可繼續適用上述政策。


政策:《財政部稅務總局國務院扶貧辦關於扶貧貨物捐贈免徵增值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國務院扶貧辦公告2019年第55號)

05

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對電影主管部門(包括中央、省、地市及縣級)按照各自職能權限批准從事電影製片、發行、放映的電影集團公司(含成員企業)、電影製片廠及其他電影企業取得的銷售電影拷貝(含數字拷貝)收入、轉讓電影版權(包括轉讓和許可使用)收入、電影發行收入以及在農村取得的電影放映收入,免徵增值稅

對廣播電視運營服務企業收取的有線數字電視基本收視維護費和農村有線電視基本收視費,免徵增值稅

政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繼續實施支持文化企業發展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17號)

06

自2019年6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為社區提供養老、托育、家政等服務的機構,提供社區養老、托育、家政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

政策:《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展改革委民政部商務部衛生健康委關於養老、托育、家政等社區家庭服務業稅費優惠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展改革委民政部商務部衛生健康委公告2019年第76號)

● 企業所得稅

01

千萬別犯傻!2020年這些情況不用繳稅


依法成立且符合條件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軟件企業,在2018年12月31日前自獲利年度起計算優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並享受至期滿為止

02

小微企業,時間從2019年1月開始到2021年12月截止,如果符合小微條件,如果年度應納稅所得額沒有超過100萬元,就可以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並且按照20%的稅率進行納稅;如果年應納稅所得額超了100萬元但是又沒有300萬元,那麼在超過100萬又不超過300萬之間的金額,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納稅。如果小微企業在2019年度第1季度申報納稅時沒有享受優惠且過多預繳的,在以後季度應該預繳的所得稅稅款中可以進行抵減


例2

A企業2019年第一季度盈利98萬,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98萬*25%*20%=4.9萬。B企業2019年第一季度盈利220萬,需要申報繳納所得稅100萬*25%*20%+120萬*50%*20%=5萬+12萬=17萬。C企業2019年第一季度盈利350萬,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350萬*25%=87.5萬。

所以,並不是所有的收入都需要納稅,你瞭解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