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宗教

摘自--榆中县志

第二节 佛教

一、传播

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鲜卑族乞伏氏在榆中苑川建立西秦国都,祟尚佛教,供养玄高、昙弘、玄绍3位高僧为国师,追随弟子300余人。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名僧法显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西行取经,到西秦国都苑川勇土城时,适逢佛教徒“夏坐”,留住3个多月。

中唐以后,榆中地属吐蕃,藏传佛教传人。明代,封藩甘肃的历代肃王佛道俱尊,在县境的肃王墓内有佛龛,显系佛教仪存。此后佛教无大的变化。1949年前后,仅有喇嘛5人、和尚4人,散住在县城兴国寺、小康营杨家新庄的白马寺、金崖的大佛寺等寺庙中。1983年后,县籍佛教徒参加兰州市佛教协会组织的佛事活动,有73人取得皈依证,其中多数为妇女、老年人,均系汉传佛教。

二、佛寺

明清时期,散布全县比较有名的佛寺有30多座,佛洞有6处。清末,仅剩十余座。据宣统元年《皋兰县东乡地理调查表》、《皋兰县南乡地理调查表》和《金县地理调査表》记载,麻家寺有马家寺,黄家庄有萃灵(英)寺,甘草店有白衣寺,高家湾有隆庆寺,八门寺有古佛寺,斜路注有福寿寺,张家寺有龙泉寺,丁家大营有卧牛寺,冯家湾、刘家营、好地岔、黄石坪、安家墩有菩萨殿,羊寨有明肃王修建的家佛寺。较大的为元代至正年间蒲察仁亨兴建的兴国寺,在县城西北角;较早的龙泉寺建于唐代,在暖泉山,寺内有柏树1株;以华丽著称的有明肃藩所建萃英寺,在肃王墓附近之黄家庄;风景最美的是龙山寺,在县城南17.5公里处的小石峡。

榆中--宗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