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六版都改動了那些?劃重點

今日(2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幾處修改重點:

1.增加“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中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在此前2月9日的第五版《診療方案》中,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還是“尚待明確”。

“氣溶膠”傳播是什麼?
病人噴嚏、咳嗽、講話、呼吸等活動會呼出帶病毒的飛沫,其中大的飛沫,最大的可以到肉眼可見的部分,會很快沉降到地面,小的飛沫中的水分會在幾秒內蒸發幹形成飛沫核。小飛沫與飛沫核可以合稱為氣溶膠。
舉個例子,幾十米之內沒有人,但你仍可聞到煙味。聞到的就是菸草燃燒後形成的幾百納米左右的顆粒。我們所說的“霧霾PM2.5也是一種氣溶膠顆粒。越小的顆粒,空氣的粘性作用就越明顯。微米級的顆粒在空氣中像是芝麻撒在蜂蜜裡,幾乎不下沉,就很容易被人的呼吸道吸入。
含有新冠病毒的飛沫核,與菸草燃燒後的顆粒尺度類似。若被吸入體內,就有可能導致感染。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六版都改動了那些?劃重點

2.刪除“目前沒有確認有效的抗新型冠狀病毒治療方法”。

3.在試用藥物中,增加“磷酸氯喹(成人500mg,每日2次)和阿比多爾(成人200mg,每日3次)”兩個藥物。

3.增加“康復者血漿治療”,建議適用於病情進展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

4.增加“出院後注意事項”,即“因恢復期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有感染其它病原體風險建議應繼續進行14天自我健康狀況監測,佩戴口罩,有條件的居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減少與家人的近距離密切接觸,分餐飲食,做好手衛生,避免外出活動。建議在出院後第2周、第4周到醫院隨訪、複診。”

和前面幾版一樣,第六版仍然保留了中醫藥的治療方案,幾個重要改動:

1、增加“涉及到超藥典劑量,應當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這裡主要是指細辛6克,超過藥典規定的3克,如果按照推薦方抓藥,主要醫師雙簽名,藥師才會配藥。

2、刪除推薦中藥“防風通聖丸(顆粒)”。

3、增加推薦方劑“清肺排毒湯”,附服法和處方來源。

清肺排毒湯:

麻黃9g、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 30g (先煎)、桂枝9g 、澤瀉9g 、豬苓9g、白朮9g、茯苓15g、柴胡16g、 黃芩6g 、姜半夏9g、生薑9g、紫菀9g 、冬花9g、 射干9g、細辛6g、山藥12g、枳實6g 、陳皮6g、藿香9g。

清肺排毒湯包含了麻杏石甘湯、射干麻黃湯、小柴胡湯、五苓散,性味平和。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六版都改動了那些?劃重點

小柴胡湯構成:柴胡、黃連、半夏、人參、甘草、生薑、大棗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六版都改動了那些?劃重點

五苓散方劑構成:豬苓、茯苓、澤瀉、桂枝、炒白朮

還增加了服法“如有條件,每次服完藥可加服大米湯(溫熱的)半碗,舌幹津液虧虛者可多服至一碗。”這是古代醫書中對於外感病的典型服法。大米湯應是溫熱的,可補胃氣,微微取汗。

4、臨床治療分期,由原來的“初期”、“中期”、“重症期”、“恢復期”,改為了分型+分期,即“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恢復期”。對應的,每一分型的證型、臨床表現、推薦處方也都做了調整。

5、這一次證型中,重點增加了溼證的比例,相應也增加了祛溼藥的比例。

(1)如原來初期只有“寒溼鬱肺證”,改為輕型之後,增加了“溼熱蘊肺證”。

(2)原來的中期只有“疫毒閉肺證”,並沒有說明疫毒是哪種毒,新版改為普通型後,改為了“寒溼蘊肺證”和“溼熱蘊肺證”。

(3)而把原先的“疫毒閉肺證”,放到了重型,同時增加了“氣營兩燔證”,這正是熱毒後期,正氣大量消耗之證,“燔”者,烤也,如同在火上烤焦一般。

(4)把原來重症期的“內閉外脫證”,劃分到“危重型”。

(5)恢復期除了原來的“脾肺氣虛證”,增加了“氣陰兩虛證”。氣陰兩虛證仍是熱毒後期常見證型。

儘管還有一部分推薦方劑有一部分醫生認為新方案仍然值得商榷,但是可以看出,經過大量的實踐,診療方案已經越來越完善了。期待每一個戰場帶來不論是中醫還是西醫給我們的好消息。我們的共同的敵人是疾病和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六版都改動了那些?劃重點

#關注新型肺炎# #戰疫必勝#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把健康帶回家# #科學應對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