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夜,送灶神:你對家家都供奉的灶神瞭解多少?

“家家都有神明住,不知神明住何處。宅神門神和灶神,全憑三尊把家護。”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轉眼間臘月十五謝過太歲神,便迎來了小年,該是要送灶神了。

小年夜,送灶神:你對家家都供奉的灶神瞭解多少?

提起灶王爺的名號,可謂家家皆知、人人盡曉。家中貼在灶王爺神像旁邊的一副楹聯,寫道“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既寓意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同時也簡單明瞭地說明了灶王爺的神職所在。在道教中,凡是開壇演教,必定先有祀灶一科。灶王爺全稱“九天東廚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關於其信仰,還需要與您多聊一聊。

人們對灶神的尊崇,離不開“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凡是生在這個世界上,最為重要的一件事便是吃飯。所以灶王爺管轄的,便是人間天上吃飯這般頭等大事,既要讓人們吃飽吃好,同時還要吃得健康。在解決了溫飽問題後,還要注意自己平日的口舌,不能“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因此灶王爺又具有了司過的職責,即是要監察人們平時的起心動念,所有善惡言行皆要一一記錄在冊,等到小年夜時便上天稟報這一家人口一年來的功與過。由此,民間就流傳出很多習俗,如要買糖瓜供奉灶王爺,希望老神仙能夠嘴巴含糖,說出來的話都是“甜言蜜語”(也有地區認為,可以用糖瓜粘住灶王爺的嘴巴,使其不能開口講壞話)。這其實是老百姓所能表達的最為真摯、樸素的生活願景。


小年夜,送灶神:你對家家都供奉的灶神瞭解多少?

(道教科儀中的祀灶)

關於灶神的神職,道經《太上洞真安灶經》中記載說,元始天尊曾在崑崙山講經說法,三界十方神仙皆來聽聞真經。是時有炊母神母上前稟告說,夙世以來,其兼有統御人間的職責,世人因受其教化而從茹毛飲血的時代過度到煉生還熟的文明社會。與之同時,灶神又受北帝下部之職,為五帝司命之官,應天曹為直符之使,每月晦朔之時,都會錄下世人功過之事。凡是在人間圖有不軌者,灶神皆會上奏天庭,以待聖決。由此可見,灶神監理司過之神的職責,是真實無虛的。

然而世間眾多俗世人等,雖然一心向道,怎奈難以脫離七情六慾迷途,平日所做種種事因,難免會有觸犯神明禁忌的情況。如此之時,又當如何化解呢?

《太上洞真安灶經》中,元始天尊曾這樣回覆灶神的秉述,其曰“夫人宅者,覆也;屋者,居也;室者,止也;舍者,吉也。世上人民,殊不知司命灶君主鎮中堂,唯好清淨,匡護黎民”。這段記載中提出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小年夜,送灶神:你對家家都供奉的灶神瞭解多少?

其一,經文中鮮明地指出司命灶君“主鎮中堂”“匡護黎民”的職責,同時其又“唯好清淨”,所以世人不須以隆重祭祀的方式來朝禮灶君,凡是能夠保持家宅、房屋清淨潔明,並持身端正、不履邪徑者,均可以得到灶神的護佑。

其二,道教經文向來具備兩方面的功用,一為誦經者誠心通達神明,二為聽經者得受神仙教化。在這裡,天尊告訴世人,人們平時所居住的宅屋室舍不僅僅只是一個避風擋雨的場所,更是要在屋舍之內覆護自己的清淨真心、安居自己的閒情妄欲、休止自己的起心動念,唯有舍下萬般,才能去兇得吉。禮拜神仙,便是在教會人們懺悔自己身心意上的貪嗔痴,由此才能夠進一步臻達身心俱皆清淨的修行境界。

天尊慈悲,於經文中又告誡眾生曰,“安宅是安身,愛身是愛道。司命若歸依,千邪無路到。炊母六癸神,飲食真神奧。安靜和真和,長生老非老。”意指司命灶君所在之處,任何鬼祟精邪都將隱匿消滅。人們若能因信仰而保持安靜真和之態,即可永葆天年,得道長生。

小年夜,送灶神:你對家家都供奉的灶神瞭解多少?

在這段經文中還有一個隱喻,即是“家宅”二字。此處家宅,並非僅僅是指有形有相的房屋住宅,我們的身體便是安放精氣神的宅所。房屋清潔,人們可以安住其中;人身清淨,神魂才可以不受侵擾。所以,愛惜自己的身心,便是遵守大道自然的旨教。所修之道不在天邊,正在於此身之中。能從己身明道,便可齊萬物之自然本性了。

在道教教化中,神仙信仰並非是用降災罰罪來警戒眾生的,而是以善道為教化、以仁義禮智信為宗法的傳承,旨在勸善而除惡。若在平時的起居生活中,人人都可以守住自己的本分,與人為善,那麼自然也就無須擔心灶神上天言秉己身惡行等事了。

最後,給大家提出一個小問題。我們現如今供奉的灶神,多是男性老人,也有不少地區的灶神形象是男女二人,合稱灶王爺、灶王奶奶。文中借引經文中的灶神,則是位女性形象。你對灶神形象的演變過程瞭解多少呢?歡迎大家按照下面的郵箱地址投稿來討論,小編靜待您的闊論。

小年夜,送灶神:你對家家都供奉的灶神瞭解多少?

最後,我們一起來恭誦灶王寶誥,祈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闔家吉祥、身心康泰:

【志心皈命禮】

一家之主,五祀之尊。司喉舌於北斗之中,察善惡於東廚之內。賜福赦罪,移兇化吉。安鎮陰陽,保佑家庭。何災不滅,何福不增。有求皆應,無感不通。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元皇定國護宅天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