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專注,都被你的這個習慣給毀了!

在生活中總有這樣一種人:你說東,他一定說西;你正在談論歷史,他會突然問你中午吃什麼;你正在談孩子的學習,他會說冰箱裡沒菜了,常常讓人哭笑不得。這樣的人自己也很苦惱,他並不知道為何人緣不好,也不知道其實這是一種能力的缺乏。

缺乏這種能力的人往往一事無成。這種能力就叫專注力。

其實生來每個人都是差不多的,為什麼有的人專注力很差,有的人則很輕鬆地專注一件事?

這個和媽媽,和奶奶,和姥姥,和爸爸,和爺爺,和外公,和帶孩子的阿姨都有關係。

反正誰帶孩子誰的習慣可能就會影響孩子的專注,當然大家肯定不覺得。

孩子的專注,都被你的這個習慣給毀了!

舉個例子,有一次我去書店,旁邊有個奶奶帶著四五歲的小孫子也在看書,我相信這個奶奶非常愛他的孫子,但我也堅信那個孩子的專注被奶奶毀了。

男孩在看書,可能是累了,便跪在地上。奶奶立刻上來說:“寶寶,別跪在地上,太涼!”

孩子剛起來沒兩分鐘又坐地上了,因為書店很多人都坐在地上看書,怎麼能要求一個孩子不模仿呢?

奶奶走上前:“寶寶,不能坐地上,屁股涼了,拉肚子!”

孩子又站了起來,放下手中的書,換了一本,然後就開始各處溜達。轉了一圈好不容易安靜下來,拿起一本漫畫書剛看了幾分鐘,奶奶又來了:“寶寶,渴不渴啊,喝口水!”

孩子搖頭,奶奶不甘心,把水杯打開,把水送到孩子嘴邊,男孩不情願地喝了一口,眼睛還在書上。

奶奶不高興了,一把把書搶下來,扔在了書堆裡,然後開始教訓小孫子:“你知不知道,不喝水就會上火,上火了就會發燒,到時候誰管啊,你爸你媽工作那麼忙,不還得我弄你嘛!快,喝水!”

這前後 40分鐘,我一直在旁邊看著,中間也試圖改變奶奶。

在奶奶第二次說孩子趴地上不好的時候,我對奶奶說:“阿姨,沒事,小孩子高興就好 !”奶奶當時就批評了我十分鐘,什麼小孩就是怕涼啊,什麼老趴著褲子髒了啊,什麼著涼之後拉肚子啊,後來,我笑笑走開了。

此刻很同情地看著小男孩和奶奶的背影,我相信,奶奶一定不知道,她的這份愛,這份嘮叨,已經把孩子的專注給毀了。

孩子的專注,都被你的這個習慣給毀了!

其實在家庭中,這樣的情景又何其多呢?

比如孩子在吃飯,旁邊一群人都在說:“小心,別灑了。”“別燙著。”“多吃點!”您說孩子還能專注地吃飯嗎?

做事比較專注的孩子,仔細想想,經驗就是從小家長沒有過多的去管。

如果你的孩子是主要由老人帶,那麼就必須和老人溝通下了,否則就像我前面在書店看到的那個男孩,被嘮叨得快有多動症了。

孩子的專注,都被你的這個習慣給毀了!

培養專注最好的時間是 1歲到 5歲,5歲之後,一般的孩子已經刀槍不入了,專注的習慣養成了,不必再管。

好習慣都是童年養成的,所以,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你們好重要啊!從今天開始,別嘮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