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樣性的時代:趣談民國大學生住宿問題

一所大學的住宿區,往往透射出該大學的風氣和性格。在當代標準化的大學中,學生宿舍往往是大同小異的,而之於民國時期,又是怎樣呢?

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比民國大學宿舍與今日的異同。一點拙筆,貽笑大方。

對私人獨立性的重視

民國時期,學生不如今日之多,而且辦學風格多仿照西方,不像當代大學,或多或少有點軍事化、統一化的風氣。

當然了,對民國時期的大學來說,有宿舍是一種奢侈,大多數的學生只能自己解決住宿問題。少數設置宿舍的學校,以兩人一間或一人一間為典型規格。以北大為例,宿舍模式是兩人一間,中間常用白被單或者大書架隔開,每個人的空間都很狹小

即使兩人一間還要隔開,給彼此留出獨立的空間,這與如今赤誠相見的情況相比,的確大不相同。前者更加重視個體私人化,而後者講究團體生活模式,各有優劣,大家可以自行體會

在當時的北大,兩人同住一室多年,甚至可以不交流一句,這種情況並不少見。當然,也有一人一間的宿舍,條件更好,但每個人也就更加封閉了。當代大學生常以人少獨立的宿舍為好,那麼民國的學生又會不會嚮往團體生活呢?這個問題頗為有趣。

事實上能夠住上宿舍算是一種特權,因為宿舍中的一切用具都是公費的,畢竟能夠住上宿舍的學生非富即貴。

多數人的選擇是租民房或住公寓。民房較公寓條件好,價錢也貴,但是必須要有妻室或者女伴才能租住民房,而且租費一般需由男性負責。由此可見,住民房的人也須得有一定的地位和經濟條件。

剩下的普通學生則只能住公寓,這類公寓猶如今日之旅舍,無需什麼條件,僅做容身之所。

多樣性的時代:趣談民國大學生住宿問題

民國大學裡的建築


對男女學生的管理

男女關係,即使在今日的教育中,仍然是諱莫如深的話題,在民國時期更是如此。

那一時期,只有少數大學允許男女同校,而在這類學校中男女宿舍更是界限分明,大不相同。總體而言,男生宿舍的數量更多,質量也較好。原因不難猜測:男學生遠多於女學生,而其地位也要高於女學生。

以南京中央大學為例,男生宿舍大多在離校不遠的校外,有淋浴室、抽水馬桶等設施;而女生宿舍破舊的可憐,“終年跑不進陽光的房、陳舊得快要陷落的地板、不堅實的牆”,這些都給當時的女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差距這樣明顯,女生會產生抱怨情緒嗎?答案是很少。社會風氣重男輕女,大多數女學生是習慣了的。那時的女學生和如今不同,她們對物質生活並不苛求,讀書對她們來說已是難得的權利了。

多樣性的時代:趣談民國大學生住宿問題

國立中央大學


而在北大,關於男女宿舍,有這樣的說法:男舍量多、女舍“級高”。量多不必解釋,“級高”指的是女生可訪男生宿舍,而男生則絕不可進入女生宿舍。據說,只有校慶這一天,男女可以隨意互訪。可以看到,北大的風氣相當開放,光是女生可訪問男生宿舍,校慶可以隨意互訪,這兩條,在當代大學中也很少見。

到了蔣夢麟當校長的時候(1930-1937),北大建了新的宿舍,其條件在當時可謂是最好的,規格是一人一屋,各種傢俱硬件都非常完備。而當時的北大學生也開始無視男女的禁忌,男生在宿舍中招待女友這類情況,也屢見不鮮了。

當然,有多開放,就有多保守。

開放如北大,這樣的學校畢竟少見。在保守的中國社會,多數大學對於男女關係的管理還是極為嚴格的。大部分女生只能就讀於女校,在女校中,更是有諸多戒律,以限制她們的天性。

開放和保守,兩種極端風氣能在民國共存,對比鮮明,這大概是那個時期的特色了。

多樣性的時代:趣談民國大學生住宿問題

女大學生


禦寒消暑條件

當時的學生談得最多的是禦寒,至於夏季的炎熱,則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去解決。這自然是受限於技術問題,因而不管學校是財力雄厚還是條件艱苦,大抵都要面臨夏季炎熱之苦,沒有什麼例外。

至於冬季,禦寒的主要辦法是燒煤炭、點爐火。能夠住進宿舍的學生,自然能夠享受到公家的煤炭和溫暖的爐火,其餘租房或住公寓的學生,只能自己解決這一筆費用了。

有序與混亂

紀律嚴明或者亂象叢生,在民國同樣是並存的

  • 先看紀律嚴明的一面。

有的大學猶如軍隊,凡事整齊劃一,什麼樣的時間做什麼事,都是明文規定好的。

鐘聲是宿舍生活的嚮導者。起床、早操、上課、熄燈,都由鐘聲控制著,不可抗拒。除鐘聲外,還有訓育處和宿管處這樣的部門,在學生眼裡,這些部門裡的人都是嚴厲而可怕的人物,他們對於學生的私生活密切關注,所幹涉的範圍也極寬。

宿舍裡不準留住外人,不得晚歸,不得擾亂秩序。這類具體而嚴格的規定數不勝數。對此學生自然有許多怨言,有人認為每日生活,猶如“進出監牢”,更有極端者認為學生猶如雞鴨,每日“早晨放出場,夜裡關進籠”。

但是敢於挑戰學校權威的學生鳳毛麟角,那時的學校擁有莫大的權力,整治一個學生是很輕易的。自由民主的口號喊得響亮,但是現實中仍然是充斥著權威和專制。

多樣性的時代:趣談民國大學生住宿問題

民國大學軍訓


  • 再看混亂無序的例子,同樣令人咋舌。

以風氣開放的北大為例。前文已說過,住進北大的宿舍簡直是一種特權。每一間房子、每一張床位,都是特權有特權的地方,就會有關係。

如果你有熟人,那麼即使你是剛入學的新生,一樣有床位,甚至是最好的房;如果沒有熟人,即便你向學校齋務科跑一百遍也無濟於事。齋務科名義上是管理宿舍的機構,實際上形同虛設。

有的學生已經畢業,但是賴在宿舍中不搬,將宿舍據為己有。有的則收留外人,將宿舍當作旅店,一住一年半載,以致於出現宿舍中住滿校外人,而正牌學生卻不能入住的現象。齋務科若安排一個新生入住某宿舍,該宿舍的舊生不同意,則新生就不能入住,對此齋務科毫無辦法。

所有投訴和抱怨,齋務科只採取“作揖道歉”這種方式應付。學校管理機構如此畏懼學生,這與前一種情況完全相反。大概,開放的風氣之下,也存在“民主的專制”吧。

在這種管理者畏懼學生的氛圍下,北大的宿舍自然亂象叢生。有在宿舍中通宵打麻將的,有男生宿舍留宿女生的,甚至發生過女生在男生宿舍自殺的事件。如此現象,又是當代許多大學所不能及。不得不說,民國時期的北大,的確十分前衛。

總結

如果一定要說民國時期的大學和如今相比有何不同,我只能想到一個詞:多樣性。

開放與保守、有序與混亂、舒適與艱苦,各種極端、矛盾的因素都可以共存於同一個時期。

反觀今日之大學,大同小異,窺一斑而見全豹。封建保守已經破除,但也缺乏自由開放的激情,中庸是大多數學校的標籤。然而兩個時期都有鮮明的優劣,不可厚此薄彼。只是過去的優秀之處,或可成為今日的借鑑。這才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參考書目:

《困厄的美麗:大轉局中的近代學生生活(1901-1949)》,劉訓華著

《老北大》,中國文史出版社

《北大故事:名人眼中的老北大》,牧洲、牧小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