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镇志风云榜之《唐崖镇志》

上榜理由

悠悠唐崖河,倒流三千八百里,孕育了世界文化遗产古镇——唐崖镇。唐崖镇域古属唐崖土司辖地,今为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遗址、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严家祠堂等名胜古迹。

唐崖山川秀丽,环境优美,是湖北省旅游名镇。盛产生猪、烤烟、茶叶,享有“湖北仔猪第一乡”之誉,获评湖北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亮点篇目

天赐唐崖 世遗古镇、生态农业、荆南雄镇、土家吊脚楼、乡村旅游、文物胜迹、民间艺术、风土民情、艺文杂记

推荐指数

★★★★★

​精华书摘

天赐唐崖 世遗古镇

中国名镇志风云榜之《唐崖镇志》

铜厂坡村甘家老屋

唐崖以土司而得名,缘土司城而蜚声,因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而誉为“皇冠上最耀眼的宝石”。

唐崖镇域古属“蛮夷”地,在广袤的武陵山区名不见经传。元至正十五(1355),覃启处送奉旨“招安蛮民,镇守司地”,开建土司城。唐崖土司从此载入史册。

中国名镇志风云榜之《唐崖镇志》

庆祝唐崖土司城遗址申遗成功

史载,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十二世司主覃鼎奉调四川,参与平定“奢安之乱”,捣毁叛酋奢崇明、奢崇辉老巢永宁,战功卓著,皇帝敕建“大平西坊帅府”,准立“荆南雄镇 楚蜀屏翰”牌坊,升唐崖长官司为宣抚司。至此,唐崖土司走向鼎盛。治理区域达到600平方千米,“东至大田一百里,西至石柱二百里,南至黔江二十里,北至龙潭三十里。”还辖有菖蒲蛮夷长官司(司署位于今活龙坪乡板桥河村)、西坪蛮夷长官司(司署位于今活龙坪集镇)两个副司。

土司城背依玄武山,面临唐崖河,“扼楚蜀之腹地,据荆南之要塞”。万历后期,武陵山区政局相对稳定,唐崖及时止戈兴农,扩建土司城。至崇祯年间定型为3街18巷36院,占地100公顷,比北京紫禁城还大。

清雍正十三年(1735),唐崖土司“怵于国威”,自请改土归流,领地纳入新设的咸丰县。唐崖土司从建立到撤废,历元明清三朝,覃氏世袭17代18任,跨时381年。改土归流时,末任土司举家迁往汉阳,土司历史戛然而止,土司城日渐落寞。

时光荏苒,废弃的唐崖土司城历经三百年风雨,蓦然见彩虹。2011年4月,国家文物局将“土司遗址”纳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2013年3月,唐崖土司城遗址与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贵州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14年10月,唐崖土司故地尖山乡更名唐崖镇。2015年7月4日,德国波恩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表决,中国“土司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唐崖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举世瞩目。

中国名镇志风云榜之《唐崖镇志》

南河风光

唐崖镇碧水环绕,青山绵延,溶洞遍布,古木参天,犹如水脉上流淌的天然画卷。

唐崖河是画卷的主笔,又是咸丰县的母亲河。她从利川市发端,由东北向西南,穿洞穴,过峡谷,成平湖,一路浓墨重彩,在黄金洞、清坪、唐崖等乡镇铺陈“百里画廊”。再由西向东,在重庆酉阳县龚滩汇入乌江,北赴长江,素称“岸转涪江,倒流三千八百里”。“百里画廊”是湖北省风景名胜区,包括黄金洞、坪坝营两个AAAA级旅游景区、唐崖土司城遗址、“两河水乡”、朝阳寺库区等景区景点。在土司城,唐崖河是天然屏障、优质水源和出境通道。“两河水乡”与土司城隔河相望,犹如小家碧玉,凝眸深宫大院。

唐崖镇森林覆盖率75%,既是天然氧吧,又是唐崖画卷的基调。春季繁花似锦,夏秋硕果累累,冬则银装素裹。偶有古树名木,遮天蔽日,荫及众生。唐崖土司城夫妻杉、南河村重阳木,树龄超过八百年,为过往行人必瞻之景。横路村的野生“油茶树王”,树龄500年,为湖北省之最。

中国名镇志风云榜之《唐崖镇志》

土家吊脚楼

唐崖历史悠久,民风朴茂,文艺纷呈。古道古桥古建筑,民歌民舞民间技艺,以及随处可见的土家吊脚楼,无不展示出唐崖镇深厚的文化底蕴。

“吊脚楼上枕一夜,十年做梦也风流。”唐崖镇的吊脚楼,散布在高山、河谷和平坝中,或集结成寨,或独处一隅,与青山绿水浑然一体。吊脚楼“亮脚亮柱”,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外部挺拔婀娜,内部温馨雅致。前有雨打芭蕉,后有修竹戏日,旁有绿篱添彩。数百年来,唐崖人在吊脚楼上繁衍生息,在这里“留住乡愁,记住乡思”。

星罗棋布的文物胜迹,傲然时空,是唐崖画卷的点睛之笔。土司城遗址,诠释封建王朝的“一国两制”。龙洞严家祠堂,集雕刻、书法和家训于一体。龙洞严氏在家风家训的熏陶下,成为学问门第、杏林世家。破水坪村风雨凉桥,彰显土家人自古以来修桥筑路的美德,也是“铁血英雄”温朝中就义的见证者。小水坪八圣祠、张王庙等祠庙内的戏楼,曾经“三五步遍游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覃门田氏牌坊,规模宏大,雕刻精美,昭示土家妇女的大爱和坚贞。蜿蜒西行的盐茶古道,曾是唐崖的“丝绸之路”,承载马帮、“挑二客”“背篓客”数百年的沧桑。不一而足的名胜古迹,寄身千山万水,守护唐崖记忆。

唐崖镇以“申遗”为契机,依托土司文化、秀丽山水、乡土风情等优势资源,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和生态产业,全方位升华“世遗古镇”。

中国名镇志风云榜之《唐崖镇志》

钟塘白茶基地

主抓茶叶、油茶、生猪、林果等生态产业,把昔日的尖山(唐崖镇旧名)变成“金山银山”。明清时期,唐崖土司通过茶盐古道运销茶叶。21世纪以来,规模化发展生态观光茶园。建成青狮河沿线30余千米的茶叶观光走廊,引进并培育圣浩、崖谷香、安茶集团等龙头企业,成功创建“唐崖雨”“唐崖土司”“土司夫人”等茶叶品牌,其中“唐崖雨”获“中国特色硒产品”称号。20世纪90年代以来,唐崖人“赶着生猪奔小康”,每年外销仔猪20万头左右,被媒体誉为“湖北仔猪第一乡”。近年,建起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和众多的家庭牧场,养猪专业村、专业户比比皆是。

中国名镇志风云榜之《唐崖镇志》

撒石坡日出

天赐唐崖,昔日筚路蓝缕,受制“穷山恶水”,养在深闺人未识。世遗古镇,今朝得青山之靠,贯碧水之气,借力时代春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镇实现通讯、电视网络全覆盖,村村通水泥公路、有文化广场和电商平台,户户通电,家家有车,以唐崖集镇为主体、以中心村为基础、以一般行政村为支撑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及医疗卫生、商贸网点等服务体系已经形成。交通方面,建成和在建的唐崖集镇至大河边、大路坝区、朝阳寺镇国家二级旅游公路,与利咸、咸来、恩黔三条高速公路和黔张常铁路对接。藉此,唐崖快捷进出武陵山区,大踏步走向“诗和远方”。

本书入选:

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

第四批中国名镇志丛书

中国名镇志风云榜之《唐崖镇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