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領先第二名15分,年級第一坦言平時自習:一看、二記、三梳理

在進入高中後,學習壓力陡然加大,對於想要進一步擴大學習優勢的學生來說,要想一邊跟上總體的學習進度,一邊拉開與其他同學的差距,需要的不僅是低效率的延長學習時間,而是找到高效的學習方法,讓相同的學習時間發揮的作用更大,才是更恰當的學習方式。

期末領先第二名15分,年級第一坦言平時自習:一看、二記、三梳理

在上學期結束的期末考試中,又一次拿了年級第一的葉誠,比起第二名領先了20分。常年佔據榜首的葉誠,在同學眼中是個無論考試難度大小,都能穩定發揮拿高分的學霸,而在老師眼中,葉誠則是一個很會學習的學生。葉誠在學期結束後的班級分享會上坦言,除了上課認證聽講之外,只不過在平時上自習的時候,有3種習慣。

一看:看一天的學習記錄

每天上課或者做題的時候,葉誠總會在每個科目固定的筆記本上,記錄下當堂課遇到的問題或者是沒有做出來的題目。在一整天的課程結束後,等到自習時間的時候,葉誠就會拿出一天的學習記錄,按照當時記錄的重點進行回頭複習。

這樣高效率的精準複習,既能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還能更快速的減少知識短板,構建系統化的知識結構,尤其對於高中學習內容繁雜的情況,學習效果會更高效。

期末領先第二名15分,年級第一坦言平時自習:一看、二記、三梳理

二記:記錄每科錯題以及對應知識點

高中學習除了上課之外,更多的還是做各種試卷,而在試卷中暴露出來的錯題,對於高三複習就是最佳的複習資料。所以在高中日常學習生活中,學會將每次的錯題進行整理、歸納,有利於大大提高平時的學習效率。

錯題的關鍵在於暴露出的知識短板以及做題思路的錯誤,學會進行整理對應的知識點,重點標註,每次在考試前進行重點翻閱、複習,能夠大大減少無謂失誤的概率。

三梳理:梳理每科的學習思路

每個科目的特點不同,如果都只按照一個思路去學習,那麼學習效率自然會低很多。學會去梳理每一科的學習思路,並且將每個章節的學習核心提取,構建成大體的枝幹框架,然後把具體的內容進行填充,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期末領先第二名15分,年級第一坦言平時自習:一看、二記、三梳理

學會梳理每一科的學習思路,從總方向上把控學習思路,然後用具體的學習方法再來補充細節,這樣的學習方法讓葉誠能夠更牢固的掌握每一個知識點,而這也是他能無論面對多麼複雜的綜合性題目,也能飛快找到解題思路,進而拿到高分的秘訣之一。

精彩文章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