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沒有工作的你,會借錢給別人嗎?

“什麼,二叔要借錢買房?”小英把抹布往洗碗池一丟,從廚房裡跳了出來,衝著剛剛掛掉電話的老公王明喊道。

“哎呀,老婆你不要著急,我還沒有答應他呢。”王明邊說邊跑到老婆身邊:別生氣了,你這還懷著孕呢?借錢的事我還得要和你商量呢?

“有什麼好商量的,咱家現在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一口回絕他不就完了嗎!”小英氣鼓鼓的說。

“咱家現在不是還有結餘嗎,再說二叔也是第一次張口跟我們借錢,不好推脫……”王明低頭試探的說道。

“你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我給你算算每個月咱家車貸、房貸、裝修貸這些是必須要還的就要5千塊,你一個月1萬,你自己算下我們還剩多少錢來維持生活。”小英一手扶著腰一手撫摸著肚子,淚水在眼裡打轉。

疫情期間,沒有工作的你,會借錢給別人嗎?


其實,也不怪小英生氣,她和王明都是在私企工作,如果說日子正常的話,她們除了日常開銷外,也會有部分存款。

怎奈何現在是疫情期間,除了剛剛說的一些貸款必還外,小英現在還懷著二寶,已經8個月了,這就意味著未來至少四個月小英不能工作,二寶的奶粉、尿布;大寶開學後的學費、餐費、學鋼琴的費用等等這些都是必須的開支,指望王明每個月1萬的薪資顯然是不夠的。

更何況因為疫情影響,王明現在開工日期還沒有確定下來,就算確定下開工日期,如果企業不景氣,導致收入降低怎麼辦?

還有雙方年邁的父母呢?年紀大了,身體說出問題就出問題,到時候兩手空空,怎麼辦?

小英哭著對王明說:你我現在都不能工作,一家人總要生存,指望什麼呢?只能指望那點存款,你現在把我們維持生命的錢,都借給別人買房,到底是命重要,還是買房重要,你自己思量,反正這錢我是不借!

王明似乎被小英的話震驚到了,他連忙拿起手機撥打了二叔電話:二叔,錢借不了了……

是呀,自身難保的情況下還想樂於助人,那不是幫助那就是是自尋死路。

那麼錢是不是就不能借給親戚朋友了呢?

也不是,錢要借給人品和誠信度都非常好親戚和朋友才可以。

如果你有一點懷疑就不要借,萬一看偏差了,損失的可是你。

三年前,我五舅找我借3萬塊錢,說是在縣城給我表弟買房子欠點首付款,當時覺得五舅是媽媽的親弟弟,以前也沒求過我什麼,恰好自己也存了點錢,所以二話不說就爽快答應了。

下班回到家,把五舅借錢的事情給我媽說了之後,我媽說:你就不該借給他,他哪裡是隻欠首付,他買房子是付的全款,他不想去銀行借款,他怕付利息,所以才找你借的。

聽我媽這麼一說,我也挺生氣的,沒想自己的親舅舅還對自己撒謊,但是生氣歸生氣,錢都已經借出去了,也不能馬上要回來吧,心想著等以後在找他要吧。

誰知道就在去年,我五舅因心梗去世,當時候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好意思開口說五舅欠我錢事情。

疫情期間,沒有工作的你,會借錢給別人嗎?


直到五舅死去一百天的時候,我把他生前借我3萬塊錢的事情,給我五舅媽說了,誰知她當時就說:你在大城市,這麼有錢還欠這3萬塊嗎?再說你舅欠你錢我也不知道呀?

算啦,看來和五舅媽說不通,房子是五舅借錢買給表弟的,那我就找表弟要吧,哪知他比她媽媽說話還要噎死人,他說:我爸欠你錢,你找我爸要去。

暈死,這都是什麼親戚,我氣的真想撒潑大罵,我媽把我拉住了說:不要讓別人看笑話,先回家吧,以後再慢慢要。

回到家後,我媽告訴我,之前五舅就經常找他借錢,因為是自己親弟弟,每次只要開口借,我媽多少都會給借給他,說是借,我媽說從來都沒見他還過。

看來表弟和他爸一樣,這個錢就不要指望他們還了。就這樣以後親戚也做不成了,反正我不會再主動聯繫他們了。

我自己也反思了一下:如果當時五舅問我借錢,我先回家和母親商量下,就知道五舅是什麼人了,我就不會那麼盲目的借錢給他了。

所以,以我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儘量不借錢給親戚朋友,必須要借的話,借錢之前一定要謹慎考慮下,弄清楚哪些親戚朋友可以借,哪些不能借,不能借的親戚一開始就要果斷拒絕,否則日後很容易親戚變成仇人。

就算是借給人品較好的親戚朋友,也要親兄弟明算賬,一定讓他們寫上欠條,畢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我父親生前是銀行會計,因為天生就熱心腸愛管閒事,所以別人求他辦事,只要他能做,他一定竭盡所能去幫助別人。

村裡有個叫大良子的人,20年前開了一家紙品廠,因為資金問題,找我爸週轉了2萬元錢。

雖說不多,但是我家當時也沒有,後來我才聽說,因為大良子不能直接從銀行貸款,他去求我爸,是我爸拿自己家的房子抵押的這2萬元借給他用的。

當時因為我爸覺得是一個村的,就沒有讓他寫欠條,後來過了大約3年左右,我爸找他要錢,他說沒錢,就讓他寫欠條,他也不寫。

疫情期間,沒有工作的你,會借錢給別人嗎?


因為這個事情,我們家每個月還要替他還銀行貸款,我爸心裡覺得憋屈,可是又沒有證據起訴他,就這樣,我爸是年年要、月月要,他都不理睬我們。

十年後,我爸也帶著這塊心病去世了,我們家任何一個人再去和大良子要錢,他的態度也從之前對我爸的不理睬,變成了對我們的謾罵。

可想而知借出去的2萬塊錢,因為我爸的一時疏忽,忘記讓借款人寫欠條而打了水漂。

從此,我明白了很多人也許並不是小人,但是我們必須把他當成小人防著。

莎士比亞在鉅著《哈姆雷特》中寫道:“不要向別人借錢,向別人借錢將使你丟棄節儉的習慣。更不要借錢給別人,你不僅可能失去本金,也可能失去朋友”。

所以,我們儘量還是不要借錢,如果說必須要借,那麼最多做到"救急不救窮"吧!就算真是如此,也別忘記打欠條!

作者:圓曉圓。用文字記錄內心情感,談生活感悟,聊人生百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