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好吃的餐館在縣城

中國有285個地級市,而縣級行政區劃單位的數量是它的10倍,2856個。

縣城才是中國的底色。

《舌尖上的中國》裡出現的食物,大多帶著鄉土、淳樸的基因。

陝西岐山縣的臊子面、安徽休寧縣的毛豆腐、山東蘭陵縣的見手青、福建霞浦縣的紫菜、臺灣雲林縣的烏魚子……

中國最好吃的餐館在縣城

單獨拿縣城的某一道菜,或者某一家店,和一線城市米其林級別的餐廳相比,自是沒法相提並論的,可在縣城隨意走進一家小館子,踩雷的幾率確實要比一線城市低很多。

溫嶺路邊餐館裡吃到的一碗炒粉幹,德清火車站隨意吃到的一碗麵,以及故鄉潮水鎮。

中國最好吃的餐館在縣城

▲ 浙江東南沿海的海鮮炒粉幹

山東潮水鎮,離市區煙臺50公里的海邊小鎮,鎮上隨處可見全羊餐館,王五

鎮裡的全羊館子家家有自己的看家菜,有的羊排炸得好,外酥裡嫩,不失肥厚之感;有的羊骨湯燉得濃郁。「城裡的,遠遠都沒有我們做的好吃,城裡的都來鎮裡來吃」,

其實,在每個城市人心裡,都有一座回不去的縣城。

汪曾祺筆下的「高郵」,不只有流著油的鹹鴨蛋,還有把鮮豆腐推入蝦子醬油湯的「汪豆腐」;周作人回不去的「紹興」,有糕乾、紹酒、水紅菱、烤越雞、鯗凍肉;蔡瀾記憶裡的「潮州」,有蒸了的「糯米腸」、燙手的「糖蔥薄餅」還有少女縫衣所用針線般的「潮州面線」……

中國最好吃的餐館在縣城

離食材更近,意味著原汁原味。小面離不開重慶,腸旺面離不開貴陽,獨特美味離不開一方風土和人情。

對新鮮食材的追求或許可以通過冷鏈來實現,但真正新鮮的美味還是要去原產地吃。

稍微有點經驗的人都門兒清:新鮮、原汁原味的食材對烹飪至關重要。

杭州德明飯店的老闆朱德明,曾為了保證食材供應,每天早上5點就趕到錢塘江邊,淘最新鮮的江鮮。

中國最好吃的餐館在縣城

▲ 德明飯店,以嚴格堅持食材的老底子菜聞名

如果食材跨越千山萬水,味道就更難保證。

雲南的小鍋米線,是昆明人最喜歡的米線烹飪方法。曾有人試圖將它帶到北京,結果無法標準化的配料和工藝,讓離了故土的米線只能是失敗的複製品。

縣城離食材更近,意味著原汁原味。東家的牛肉,西家的雞蛋,甚至一顆西紅柿都能找到源頭。

中國最好吃的餐館在縣城

▲ 雲南小鍋米線

每一個能被稱得上「縣城」的地方,都曾有過一段輝煌的過往。

金華蘭溪:「小小金華府,大大蘭溪縣」、安徽歆縣:「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江山廿八都古鎮至今保留著千百年前的風貌,而這些地方無一例外都因為交流碰撞的人而產生了特色美食。

蘭溪的牛肉麵、歆縣的毛豆腐、廿八都的紅泥小火爐……

中國最好吃的餐館在縣城

▲ 徽州毛豆腐

至少在半個世紀前,縣城都是大部分中國人對「繁華」的第一印象。78年改革開放後,中國開始了真正的城市化,縣城才慢慢成為了鄉土的代名詞。

於是,跟不上節奏的縣城拒絕了大城市的連鎖店,保留了當地最獨特的傳統美食。

例如被評為浙江第一小吃的新昌炒年糕。

新昌人炒年糕和別地不同,是帶湯的。問新昌的老人為什麼此地年糕不同,他們也回答不上來,只知道曾經的年糕只有過新年,晚粳米成熟了才能做。

中國最好吃的餐館在縣城

▲ 新昌炒年糕

安徽歙縣,被湯顯祖稱為「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

這個人口不足五十萬的小縣,誕生了近代中國最顯赫的商幫「徽幫」,憑藉一己之力讓「徽菜」躋身八大菜系之一。

毛豆腐、臭鱖魚、石頭餜,如果不是這裡的人們世世代代堅守著技藝,早就隨著徽商的沒落而消失了。

現在城市裡無處尋覓的正宗「傳統小吃」,在縣城裡其實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安逸於縣城的男女老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份私藏的美食地圖。

縣城飯館是屬於當地人的深夜食堂。人們的喜好、關係網甚至在飯桌上吹的牛逼,飯館老闆都瞭如指掌。

比如在嘉興三水灣開了幾十年的橋頭粉絲煲,一到深夜就成了嘉興人盡皆知的夜宵聖地。

中國最好吃的餐館在縣城

▲ 嘉興三水灣橋頭粉絲煲,在十幾年前物資並不豐饒的時候,橋頭粉絲煲滿足了無所適從的嘉興人。而這種味覺

店裡只有三四張桌子,在這裡聚集的人群要到凌晨四點才會散去。

肉絲、香菇、木耳、火腿腸、豆腐乾、青菜、紅薯粉……

好吃嗎?其實醬油、味精調出來的湯底稱不上醇厚,甚至不算是鮮美。

老嘉興們分明是為了粉絲煲裡的一份情懷去的。

那些好吃的縣城味道們

全國人民都吃過的網紅鼻祖沙縣小吃,你真的瞭解它嗎?

福建,沙縣

中國最好吃的餐館在縣城

▲ 沙縣小吃

沙縣,位於福建西北部,從來都不是「第一美食之都」。

當地人的幸福,就是吃吃吃。他們私藏了五花八門的客家小吃:扁肉、芋餃、米凍、豆腐丸、烤豆乾、鍋邊糊、泥鰍粉、米凍皮、甜粑……

在沙縣,只要看到縣政府發的「小吃傳承掛牌」,走進去嘗試就對了,味道不會差。

而那些在外面裝著統一門面的「沙縣小吃」?對不起,他們連真正沙縣小吃的腳都摸不著。

中國最好吃的餐館在縣城

▲ 米凍皮

阿眉黃豆乾:建國路22號

肥姐小吃:濱河路13棟1層8號店

林霞精品美食:民心大廈一樓9號

佳蘭燒麥:府前中路91號

這個古鎮藏著央視連連點名的美食,一到冬天,無數食客就紛紛前往打卡

德清,新市

中國最好吃的餐館在縣城

▲ 新市古鎮

羊肉面,每個江浙人冬日裡都會熱切思念的一種食物。

那些蘇、浙、滬的牌照,早早地就出現在德清縣新市鎮的上百家麵館門口。

們深知城市裡根本沒有好吃的羊肉面,慢慢地熬了一整夜的新市羊肉才是王道。

中國最好吃的餐館在縣城

▲ 熬了一晚的羊湯

大口吃羊肉、小口喝黃酒,他們也學著當地人的樣子,坐在不太考究的店面裡怡然自得地享受羊肉帶給人的溫暖。

中國最好吃的餐館在縣城

▲ 元松羊肉面

元松羊肉店:寧夏路39號

在超級好吃的邊陲小鎮,感受一萬點美食暴擊

雲南,騰衝

中國最好吃的餐館在縣城

▲ 雲南菌子市場,就算在騰衝縣城,也要等到中午附近百公里山間採摘的野生菌類運到,才能買到齊全的菌子。

雲南騰衝,自古以來就是西南邊陲最重要的菌子交易集散地。

在這裡,菌子火鍋是雞樅菌、牛肝菌、羊肚菌這些大名鼎鼎的菌子最體面的結局。

當地土雞或牛羊吊高湯,即使聞著鮮香無比也只能做配角。把一整鍋菌子倒下去,足足等待20分鐘,主角才擦擦臉走上前臺,瞬間便讓人心醉。

你要問空運到內地的菌子少了多少層風味?恐怕去過雲南才能有深刻的體會。

中國最好吃的餐館在縣城

▲ 菌子火鍋

翠竹園野生菌火鍋店:騰越鎮火山路209號

這座浙江西部小縣城,讓陳曉卿都念念不忘

衢州,開化

中國最好吃的餐館在縣城

▲ 開化

在外地,帶著「開化」兩個字名頭的飯館,通常是都市白領們下班後最能得到放鬆的聚餐去處。

開化人彷彿天生烹飪技能滿點,懂得如何充分運用當地最優質的食材。清蒸、燉煮一樣都不落下,紅燒、油炸也樣樣都來。

炊粉、氣糕、清水螺螄、馬金豆腐這些小吃不必多說,隨便叫店家炒上幾個小菜,味道也能讓人幸福感爆棚。

中國最好吃的餐館在縣城

▲ 開化清水魚

隨意快炒:芹南路55號(新車站對面)

龍潭口小吃:龍潭路3號

家宴樓:開化縣城開元路73號翠竹園野生菌火鍋店

春風飯店:西子街22號01

花海漁村全囊括的安靜小城,有著淳樸的鄉村味道

寧波,寧海

中國最好吃的餐館在縣城

▲ 寧波寧海的金色灘塗,

寧波寧海,《徐霞客遊記》的開篇地。這座海濱小縣城,既有山間的清新,也有海風的鮮美,每一種美食都帶著這個獨特小縣城專屬的味道。

前童古鎮,靜靜地在這裡矗立了800年。

這裡有最傳統的美食前童三寶:老豆腐、空心豆腐、香乾,炸成金黃、撒點椒鹽,趁著剛出爐咬上一口就是美味。在古鎮中,每家小店都有歷史,隨便找一家,味道都不會失望。

中國最好吃的餐館在縣城

▲ 前童豆腐

真正的民間美食,都隱藏在成都邊上這個小縣城裡

成都,新津

中國最好吃的餐館在縣城

▲ 新津老麻抄手

成都,早已經成為年輕人心中必去的網紅城市之一。

然而當地人為了吃卻都往郊區跑,新津,就是成都人假日最完美的覓食場所。

張牛肉、張砂鍋、老麻抄手、一品蹄花……在成都吃貨心裡,這座小城的人才真正懂得四川小吃的奧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