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背後的故事:從赤腳醫生到醫學狂人

新型冠狀病毒,在2020年的中國上空籠上了一層陰霾。在這場災難中出現了許多英雄,李蘭娟就讓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為之敬佩和感動的一個巾幗英雄。

李蘭娟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1月18日,同84歲的鐘南山院士等一起趕到武漢再戰防疫前線。這次疫情,大家說鍾南山之後就是李蘭娟。


李蘭娟背後的故事:從赤腳醫生到醫學狂人

童年家貧差點輟學,曾是紹興赤腳醫生

1947年,李蘭娟出生在紹興縣履橋村。父親患有眼疾,不能工作。母親每天從村裡步行30公里到蕭山賣山貨,賺取一家人的生活費用。1960年,14歲的李蘭娟從夏履小學畢業,被保送到紹興三中。

初二時,家裡承擔不起她的上學費用,李蘭娟去跟老師說打算輟學。班主任老師一聽捨不得一個成績好的孩子就這樣輟學,特地跟學校申請了獎學金,李蘭娟終於讀完了初中。


李蘭娟背後的故事:從赤腳醫生到醫學狂人

3年後,她以優異的成績被“杭高”錄取。自幼在農村長大的李蘭娟深知鄉親們看病難的問題,還拿出了當時僅有的生活費,購買針灸方面的書籍自學成才。

讀完高中,她回到家鄉成為了一名中學代課老師。與此同時,善良的李蘭娟自己當起了赤腳醫生,為鄉親們針灸治病。那時在農村,有一個大隊組建農村合作醫療站,她主動去那邊學知識。為了節省開支,自己上山採藥,不僅藥材做到了零成本,而且半年多時間認識幾十種藥材。李蘭娟開的中藥方為很多村民治好了各種病,傷寒、跌打損傷等等。


李蘭娟背後的故事:從赤腳醫生到醫學狂人

兩年赤腳醫生生涯,她盡心盡力地幫村民看病,全村1300多個村民,沒有一個不認識她。後來因為業務能力精湛,深受鄉親們好評,李蘭娟以“赤腳醫生”的身份被推薦到浙江醫科大學讀書。到省中醫院後,她繼續學習針灸技術,把人體經絡背得滾瓜爛熟。

憑藉自己對醫學的熱愛和努力,這個貧困家庭出生的女孩終於走進了大學。在這裡她可以學到任何想學的醫學知識,她不斷充實自己,如飢似渴。畢業後,李蘭娟被分配到浙大一院感染科工作。

雙院士“醫學狂熱”的愛情婚姻,平凡卻又傳奇

1975年5月,李蘭娟和鄭樹森正式結為夫妻。這兩位,一位是傳染病學領域的領軍人物,一位是多器官聯合移植事業的開拓者。在我國院士中夫妻近有即對,他們就是其中一對。


李蘭娟背後的故事:從赤腳醫生到醫學狂人

說起新婚第一夜還挺有意思。當晚,兩人在家裡舉辦了簡單的儀式。這時,鄭樹森接到家裡的電話,父親病危。兩人趕忙到火車站,準備連夜回衢州龍游。因為沒有直達的火車了,就在金華車站中轉。晚上兩個人在車站鋪蓋一鋪湊合睡了,就這樣在火車站度過了新婚第一夜。

婚後,經常是鄭樹森在臺上做手術,李蘭娟在實驗室討論問題,弄到半夜一兩點是常事。這對院士夫妻的工作日常,每天上午8點準時到達醫院,深夜一兩點鐘回家。早餐是唯一二人一起吃飯的機會。生了孩子以後,家裡的瑣事、照顧孩子,都由李蘭娟的母親一手操持。兩個兒子也從小獨立,哥哥更是每天騎著自行車送弟弟上學。

雖然工作忙,但是二人還是對雙方父母都十分孝敬。鄭樹森在香港讀博期間,恰巧碰上公公重病,李蘭娟自己一個人照顧公公一週時間,沒有告訴丈夫,喂公公吃自己精心熬製的稀飯。李蘭娟母親在90高齡時兩次骨折,也是鄭樹森親自拍板實施的手術。

2012年5月25日,李蘭娟與同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丈夫鄭樹森一起捐資,聯袂社會各界力量成立了“樹森-蘭娟院士人才基金”,以獎勵和提攜在醫學科研和臨床領域取得突破性創新成果的中國傑出科技人才。


李蘭娟背後的故事:從赤腳醫生到醫學狂人


李蘭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賢妻良母,鄭樹森卻發自內心稱讚妻子,他們幾乎沒有吵過架。鄭樹森說:“晚上工作到再晚,我也會等妻子一起回家。“人生路上一次次次的風雨同舟,相互扶持,才有了今天的恩愛如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