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天下雨,穷人卖妻富卖马",祖辈流传下来的到底准不准?

这里是小冯侃三农,传递三农知识,惠及普通百姓。

前言

立春过后很快就迎来惊蛰,春节过去后,我们也过了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了,每年农历二月十二都是惊蛰,有句古语是流传了千百年来专门用来描写惊蛰的,"春雷惊百虫",意思呢就是:惊蛰时节前后将会出现大量的春雨和春雷,下雨代表着春天已经离我们不远了,天气的气温也在缓慢回升当中,各种冬眠的动物也该在春雷的响声中苏醒从而结束一整个冬天的休息了,反应了万物复苏的自然现象,当然了,我们是农业大国,二十四节气就是和农业息息相关,惊蛰也意味着可以开始从事农业的生产活动了,农民可以开始在自己家的耕地里忙活了。

春天来了,一只蜜蜂忙着采蜜

春天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季节,不论是播种还是耕种,看着树木慢慢抽出新芽,这种从心底油然而生的兴奋是难以言说的,春天能鲜明的感觉的生命的气息是离我们这么近的。惊蛰的到来提示着农民伯伯可以开始新一年的劳作,都说"春雨贵如油",可以窥见雨水对于庄稼的重要性,同时春雨的降落也代表了新的一年有个好的开始,意味着一个好的兆头,给秋天的收获季节充满了期待。

2020年春节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原本应该早早返回到工地上的农民工一个个的不得不被迫留在家中,这一留那就是遥遥无期的等待了,随着惊蛰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拿起铁锹、锄头准备下地干活了,此时农村的景色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但是大家却是没有时间欣赏,因为大家都忙着去整理田地里的农活,然后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闲聊着春雨什么时候降临,谈论着今年自己家的田地里都种植了哪些农作物,今年的收成预估是多少,一年农作物的收成和预估收入。

制作的关于惊蛰的海报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关于惊蛰的俗语与谚语流传到今天,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三月初三天下雨,穷人卖妻富卖马"。

古时候的人们觉得如果农历三月初三下雨了,代表着一个不吉利的兆头,也可以说三月初三下雨了,那么往后接下来这几年的农作物收成都不会太好,收成不好那么来年就没法生存啊,贫穷的人家本来就是指望今年有个好收成可以改变一下家里的贫穷。

但是呢,贫穷没有改变,反而因为收成不好使家里变得更加贫穷,没办法为了生存只能卖儿卖女,甚至卖掉自己的妻子,因此能够换取生活下来的粮食。那么富贵点的人家呢?

粮食是养活人口的最重要的东西,富裕的人家因为天气的原因收成不好的话,也没有多余的米下锅啊,那怎么办呢?

为了换取粮食,富裕的人家会选择把家里的马匹卖掉,因为在古代,马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放在现代,马匹的地位不亚于如今的奔驰汽车、宝马汽车,马匹是象征着一家的富裕程度,但是为了生存,只能忍痛把马卖掉换取粮食。

播种的种子在惊蛰期间长出嫩芽

还有一个关于惊蛰气节的谚语"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这个谚语的意思呢,是指如果惊蛰前后下雨还伴随着闪电打雷,就意味着今年一年的收成绝对差不了,甚至收获的麦子堆积在那里跟个小土堆似的,收成是农民最关心的一个话题,因为粮食收成的好坏代表了未来一年家中人口的饭食,谁都想要来年一年家里过的更好些。

春天来了,梨花开满了枝头


结语

老人还流传了不少关于惊蛰气节的谚语,这些谚语都和农业作物息息相关,同时也意味着古代的人对于农业的收成那是相当上心的,有心的人会根据每年的具体天气情况和每年的粮食收成做一个鲜明的对比,以便从中发现大自然的规律,从而能够更好的改善自己的生活。

毕竟过去不像今天科技那样发达,所有的天气预报全部去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祖祖辈辈口口相传下来的,不像现在,明天是什么天气,未来几天又是什么天气知道的一清二楚,但有的时候也不得不承认,谚语反映的时节雨气候和天气预报预测的是相差不了多少的,就是没有天气预报这样精准和具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