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祥苓口述歷史》進入上京院 開始反右 姐夫話劇皇帝石揮自殺

前言: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童祥苓先生師承南麒北馬,又幾十年精研餘派唱腔藝術,他在樣板戲《智取威虎山》中塑造的楊子榮的英雄形象更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無人不讚。2015年上海文史館為了保存歷史記憶,記錄時代風雲,推動口述歷史研究工作。邀請童先生口述“童家班”以及有關《智取威虎山》一劇臺前幕後種種經歷,由馮紹霆先生撰稿,出版了《童祥苓口述歷史》一書,經《頭條》黃V影視表演藝術家陳旭明老師引薦,蒙童老垂青,賜我一本。在此深表謝意。反覆拜讀受教頗多,深感此書乃京劇史中的一筆寶貴財富。經請示童祥苓先生得應允,特借《今日頭條》陸續連載與大家分享


第十五期(接上期)1957年,大哥、大嫂、我和蘭雲帶著孩子,來到上海。大哥住在淮海西路可的牛奶房對面弄堂的公寓六樓,二哥住四樓。這是四姐預備下的。我和蘭雲住在四姐家裡。

蘭雲這時還不願落戶上海,我們就與上海京劇院先訂三個月的試用期,到時再決定是不是長期在上海工作。周信芳院長給我定的是每月350塊,蘭雲300元。定級的事情以後再說,級歸級,錢歸錢。350塊肯定超過級了,那時候還不懂得級別。我一個月的工資可以買一套傢俱,很滿足了,結果級別的事留下了後遺症。當時有個知識分子贖買政策,姐姐拿1000多,院長1200.另外每演出一場,一張票提成一塊錢。


《童祥苓口述歷史》進入上京院 開始反右 姐夫話劇皇帝石揮自殺

(童祥苓夫婦)


四姐進上海京劇院的時候,院裡成立了三個團。一團是李仲林、紀玉良、李玉茹他們,周院長唱戲基本上用一團。三團是青年團。二團就是以四姐為主,哥哥、大嫂、葆姐和我們夫妻都是二團的。每個團有自己的團長,各演各的。京劇院裡有個總規劃,一年各個團要演多少場,要排出幾個戲。任務下達了,各個團根據自己的條件提出怎麼落實,比如一團準備到西北演出,二團準備到東北,報到院裡審批。各團都有由一些主要演員組成的藝委會,大家一起來決定怎麼演,然後由團長決定。

京劇院本身也有一個藝委會,還有一個創作室,負責編劇。由藝術委員會提出意見,交給編劇創作。創作的劇目要看它適合哪個團,然後他們推薦。各個團也可以根據自已的需求提出要求。比如四姐排《尤三姐》這是荀先生的戲,但是想把它再進一步。那麼就到創作室,編劇可以由我們選擇,我們認為哪個人風格比較適合這個,我們就請他來寫,他也是根據院部分配的任務來完成。


《童祥苓口述歷史》進入上京院 開始反右 姐夫話劇皇帝石揮自殺

(童芷苓童祥苓《尤三姐》劇照)


每個團團長的工作主要是行政層面的。我去的時候,二團團長是新調來的許俊。他是幹部,為人老實和善,很體貼人。記得我們去無錫、蘇州演出,奶媽感冒了,沒有告訴我們,傳染了孩子。白天我們帶孩子上醫院,要給他燒米湯吃;晚上演出回來,整夜都要照看孩子。我們的演出任務重,每天極度疲勞。許團長特意安排人替我們燒米湯,演出時派人幫我們照料孩子,減輕了我們的家庭負擔,保證了演出任務的完成。

團裡同事對我們也挺好,如演員王寶山、孫正田、筱文林、張宏奎、鼓師張森林等許多人成為兄弟之交。大家的友誼促使我們留在了上海。當然主要還是我們兄弟姐妹天各一方多年,現在又重新聚到一起,同臺演戲,大家更感到親切。何我們都進了國家劇院,生活安定,藝術條件優越,都想為實現童家的藝術理想而努力。

入院不久,上海京劇院開始反右了。


《童祥苓口述歷史》進入上京院 開始反右 姐夫話劇皇帝石揮自殺

(童祥苓孫正陽《智取威虎山》劇照)


那時對於政治運動沒有認識。我看到大廳裡面有大字報,還不知道運動已經起來了,也不知道是誰寫的,就在那看,越看越生氣。有些大字報針對我們童家,說四姐有右派言論,說童家班搞藝委會就是不要黨的領導,這時候四姐參加了藝委會。看了兩三天我就憋不住了,我說你們回去,我要仔細研究研究。每張大字報我都認真去看,找裡面毛病。弄個筆、弄個墨水,我也寫,也一張張貼出去了。那時候年輕不懂,哪裡知道這是反右運動啊,寫我們不好,我就跟你幹啊!其中我就看到一個編劇寫的一張大字報,說京劇院從社會上弄了一群雜七雜八的人,把童家弄來,京劇院成了難民收容所。研究了半天,我也寫了一張。我說京劇院是國營劇團,我們參加京劇院完全是覺悟的進步,也是為了藝術而來。上海京劇院是國家劇院,把上海京劇院比作避難所、收容所,究竟什麼意思?第三天,這個編劇就讓讓公安局逮走了!四姐說怎麼弄成這樣?我也沒有想到是這樣的結果。有人告訴我,他歷史上有問題。四姐還是非常嚴肅地規勸我不要任性,引火燒身,這會燒掉全家。

那時候我不怕,我還在試用期,伯什麼!四姐是真怕,我不懂她的心情,她角兒大啊。那時候定右派要湊比例。多虧了徐平羽,他保了四姐、言慧珠。


《童祥苓口述歷史》進入上京院 開始反右 姐夫話劇皇帝石揮自殺

(話劇皇帝電影藝術家導演石揮)


四姐躲過一劫,小姐夫石揮沒有躲過,在電影廠被批鬥。他當時紅得不得了,電影皇帝,電影界的元老。他估計到了形勢,好像是第二天就要戴帽子了。他怎麼可能承認呢?下午就出去了,葆姐以為他只是心情不好到同學或者朋友家去了,沒有怎麼在意,不想人就失蹤了。我不放心她一個人住,和蘭雲搬過去和她一起住。公安局也找,就是沒有。幾個月後找到了,屍首衝到江邊了,人的模樣看不出來了,已經泡腫了。有幾個根據確認了身份。第一個是鑲過的牙齒,從給他鑲牙的醫院確認了。第二個就是手錶,他戴的手錶很好,據說是中國當時唯一的一隻。總之他肯定是自殺了。這對葆姐打擊太大了,每天痛哭不止,我們也很難過。小姐夫自殺了,葆姐倒黴了。她因為是右派家屬,感到在京劇院很壓抑,想改變自己的環境,就加入了北京京劇院。可是她在上海本來是五級,因為是右派家屬給降了一級,成了六級。更要緊的是,這場風雨讓童家藝術集體少了一員,也給童家的藝木理想蒙上了一層陰影。(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