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天才少女》:只重功名的母親,害死女兒,折磨外孫


《天才少女》這部美劇,豆瓣評分8.7,對一個天才女孩,如何因材施教,經過無數衝突,終於達成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追根溯源,找出天才被折磨至死的原因,一個女人,如果心比天高,卻又喪失了自我,就會把所有壓力放在下一代身上,把下一代折磨死了後,又盯著下下一代。

一個自己不願努力,卻又滿懷野心的女人,真讓後代感覺恐怖。


電影一開始就展現了衝突:

7歲小女孩瑪麗,擁有萬里挑一的數學大腦,她進入一所普通的小學,2+2=4這樣的算式對她來說,實在太無聊。

因為她已經在學高等數學了,在研究微分方程。

這種奇怪的天份讓老師非常驚訝,她上網查詢,並與瑪麗的舅舅交流後得知事情的真相。

電影《天才少女》:只重功名的母親,害死女兒,折磨外孫


原來這是遺傳,一家三代女人,都是天才的數學腦袋。

外祖國曾是劍橋大學畢業的高材生,一直在研究數學,39歲那年結婚生子後,放棄了數學。

然後,她把所有的數學希望寄託在女兒身上,希望她能解出一道道千禧方程,獲得菲爾茲獎,分享諾貝爾獎,留芳百世。

在女兒十來歲時,丈夫不幸去世。

電影《天才少女》:只重功名的母親,害死女兒,折磨外孫


黛安一直被母親“囚禁”在數學裡。她性格內向,不善交際,她向住外面的世界,但不敢說。

母親就裝聾作啞,假裝她不喜歡、不需要,不讓她出去運動,不讓她出去看比賽,不讓她出去交朋友。

可憐的黛安,整天在家做數學方程,沒有上過高中,沒有同學,沒有參加過舞會,沒有做過戶外運動,沒有去過夏令營,甚至連社區的游泳池都沒去過。

母親強行認為黛安只喜歡數學,只對數學有激情,勝過一切。

但是現實啪啪啪地打臉了!

黛安17歲那年,黛安跟鄰居家的一個男孩私奔了!

他們去了一個度假小鎮滑雪。

黛安的母親選擇了報警,同時控告鄰居的男孩綁架,直到這一對年輕人完全斷絕聯繫為止。

自此,黛安的抑鬱症加重,甚至自殺,當時沒成功。

母親說那是小事,只要她繼續做數學就行。

她還說,黛安不是個普通人,十億人中才有一個,她自然會有奇特的問題、有奇怪的行為。

後來黛安又與一個男生交往了一個月,由於母親的干涉無疾而終。

得知黛安懷孕了,母親再也不管她了,因為女兒不服從她嚴苛的管教,不按計劃解那道千禧難題,既然已經失控,那就徹底放棄吧。

《母愛的羈絆》一書中講到:

自戀是一種病態的心理。


一位自戀的媽媽有著兩大特徵:

一是隻考慮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臉面;

二是強烈的自我關注,她考慮問題都是從自己出發,很少考慮別人,她會控制女兒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她們沒有把女兒當作一個獨立的人,而當成了自己的延伸,掌控著女兒所有的思想和行為。

她們希望女兒能成功、再成功,完成自己所有未竟的心願。

電影《天才少女》:只重功名的母親,害死女兒,折磨外孫


黛安得了嚴重的憂鬱症,她生下了瑪麗後,來找弟弟,也就是瑪麗的舅舅,那天弟弟比較忙,回來晚了一些,黛安已經自殺了。

事實上,在黛安自殺前,那道千禧難題已經解出。她把手稿帶給弟弟,並留下遺言說,要等母親死後才能發表。

她永遠不想母親看見這份成果,可見黛安有多恨母親。

同時,黛安把自己一歲的女兒瑪麗託付給弟弟弗蘭克,她希望瑪麗做個正常的孩子,有朋友,有娛樂,有開心的生活。

《母愛的羈絆》一書中講到:

自戀媽媽羈絆下的女兒,總覺得自己很孤獨,沒有人愛,沒有價值感,對自己評價很低,內心感覺空虛,找不到做事情的意義,長此以往,就容易抑鬱,甚至有自殺傾向。

母親的性格很強勢,不僅女兒與她決裂,兒子也放棄了高薪的大學教授工作,遠離母親,帶著小瑪麗來到一個偏遠小鎮,靠修船打零工為生。

就這樣,小瑪麗一直由舅舅弗蘭克撫養長大。

由於遺傳,瑪麗從小就展現出數學天賦,舅舅稍加輔導,她就獨自看大部頭的數學專業書籍。

電影《天才少女》:只重功名的母親,害死女兒,折磨外孫


對於小瑪麗的學習和生活,舅舅和外祖母走了兩個極端。

舅舅遵照姐姐的遺願,把小瑪麗放在一個普通的小學,希望她能交朋友,能玩,像普通孩子一樣,他拒絕讓瑪麗去上天才學校。

但是學校的課程對小瑪麗來說,實在太小兒科了,她真的很無聊。

外祖母呢,她想直接送小瑪麗去大學深造,每天守著她做數學方程,就像當年盯著她的女兒一樣,完全無視小瑪麗還是個7歲的孩子,她需要朋友,她需要娛樂。

因為她當時不知道女兒已完成那道方程,所以逼著外孫女繼續研究。

小瑪麗與鄰居阿姨關係非常好,她們每個週末都在一起瘋玩,玩遊戲,在家唱卡拉OK,邊唱邊跳,玩得非常嗨。

於是母子倆為了小瑪麗的撫養權,對薄公堂,打了一段時間的官司。

電影《天才少女》:只重功名的母親,害死女兒,折磨外孫


為了外祖母不再逼著小瑪麗做方程,為了讓黛安的研究成果早日讓世人知曉,弗蘭克還是提前把黛安的研究成果交給了母親。

母親捧著一堆手稿,難以置信,淚流滿面。

這淚水裡,應該也有對女兒深深的歉疚吧。

為了功名,為了自己的臉面,無視女兒的心靈健康,只把孩子當作完成母親心願的工作,這悲劇實在太大了。

其實,以黛安對數學的興趣和天賦,就讓她正常地生活,也終會出成果,還能健康快樂地活著。

晚年的母親,孤獨一人,身邊沒有一個親人,丈夫逝去多年,她雖再婚,但她的老公只喜歡呆在鄉下做一個牛仔。

兒子和外孫女,雖已和解,但他們並不在同一城市,相距千里。


最後方案定為:

小瑪麗白天在大學上課,下課後到小學跟朋友們一起瘋玩,兩全其美,天才需要的學習環境,普通孩子需要的娛樂玩伴,都滿足了!

小瑪麗坐在大學課堂,坐在一群成年人中上數學課,她那認真嚴肅的樣子,真是酷斃了!

有圖為證:

電影《天才少女》:只重功名的母親,害死女兒,折磨外孫


得天才難,毀天才易。

回頭再讀王安石的《傷仲永》,父親發現5歲的仲永有做詩的天賦後,為了圖利,每天帶著他到處給人作詩賺錢,而不給仲永學習的機會,七年後仲永終於“泯然眾人矣”,與普通人無異了。

這是天才被過度利用,沒有得到後天教育的悲劇。

一個五歲的孩子,整天作詩是為了賺錢,沒有學習,沒有玩伴,沒有生活體驗,他如何能保持和提高?他的靈感能不枯竭嗎?

尊重人性,就是對天才最大的呵護。


電影中的小瑪麗是幸運的,親人、老師和朋友為她量身訂做一個特別的方案。


願所有的孩子都能幸運。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請父母們多關注他們的個性和天份,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只要教育得當,每個孩子都可以是自己領域的天才!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