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江南》:全國美展上少見的傳統國畫

在全國第十二屆美術作品展上,張迎春的國畫作品《二月江南》入展。《二月江南》,展現的是江南水鄉的風物,屬於現實題材的畫作,在茫茫的湖面上,一群魚鷹(鸕鷀)在網箱上,有的振翅,有的伸頸,有的靜止,還有幾隻水鳥在旁,畫面生動和諧,讓人一望便產生好感。

《二月江南》:全國美展上少見的傳統國畫

張迎春全國美展入展作品《二月江南》

鸕鷀,俗名魚鷹,馴養後用來捕魚,有著悠遠的歷史,“小橋流水人家,扁舟漁夫魚鷹”,鸕鷀早已和漁家生活密切地聯繫在一起。作者在畫面中並沒有直接表現漁夫架舟驅鷹的勞作場面,而是巧妙地選取了閒曬的漁網和棲息的鸕鷀作為形象主體,通過對鸕鷀捕魚歸來後或亮翅啄羽,或閒臥顧盼的細緻描繪,描摹出一幅生動而富有情趣的漁家小景。

《二月江南》:全國美展上少見的傳統國畫

張迎春畫作

張迎春是蘇州人,蘇州為江南水鄉,而且人文淵藪,傳統文化積澱深厚。畫家將生活中常見的場景訴諸畫筆,並將內心對家鄉美好事物的喜愛之情傳達給觀眾。這是繪畫的魅力、藝術的魅力。但是,如果直白地將所見如實描繪出來,那麼畫作和照片便沒有了區別。任何藝術品都應該有作者內心思想的參與,而不是將眼前所見直接合盤端出。

以此來看,張迎春的《二月江南》,是二月的江南,更是其心中二月的江南。

《二月江南》:全國美展上少見的傳統國畫

張迎春畫作

以技術的角度來看,《二月江南》虛化留白的湖面、淡雅平靜的色彩、穩定有序的構圖都有效地突出了《二月江南》空靈隱春、和諧恬適的生活主題。從畫面來看,形態生動,聚散有致,幾隻小型水鳥穿插其間。那些錯綜繁複的網線和竹竿搭建得很像鳥巢,讓鷹鳥居之,情趣盎然。

畫面黑白灰層次分明,點線面組織有序,對比強烈,讓讀者視線自覺聚焦在前景精彩部分,從主體魚鷹婀娜多姿的形態之中體味造型藝術無窮的魅力。

《二月江南》:全國美展上少見的傳統國畫

張迎春畫作

《二月江南》吸收了現代版畫的構圖、構成因素,具有水印木刻版畫的藝術效果,與傳統中國畫的表現形式和手法拉開了距離,有一定的創新意識。網箱支架的橫平豎直的結構,漁網斜向的網格,亦構成了畫面的衝突,使得畫面豐富耐看。

這幅作品最亮眼的還是敷色渲染,明亮清秀,與心目中的江南印象是吻合的。而且,在當代美展大多靠形象變形、鋪色大膽的大形勢下,這件作品在展廳肯定顯得與眾不同。只要與眾不同,就會突出,萬花叢中突然出現一抹綠色,綠色就會愈加清麗。

《二月江南》:全國美展上少見的傳統國畫

張迎春畫作

當然,此作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畫中小型水鳥的加入,消減了畫面大氣程度,有畫蛇添足之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