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在學校天井的一顆桂花樹下,有一塊寫著"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的花形標牌,每次看到它,我就想到了我們三(2)班的金石,他一直是我關注的對象。記得開學那陣子,當我走進課堂,其他孩子智慧的眼神我都能捕捉,唯獨他,上課頭都不抬,當老師不存在,從頭到尾只忙他的事,不是翻抽屜,就是玩鉛筆,不亦樂乎。雖然多次提醒,多次談話,多次批評,但無效,他軟硬不吃。

最令我難堪的是開學後不久,上級視導的那一天,有幾個老師坐進了我的課堂。無論我多麼富有激情的語言調動,還是走到他跟前用手摸他的頭提醒他,數學課上他依然故我,埋頭幹自己的事。我還真沒見過這樣的學生,真牛!心裡那個恨啊!到後來,坐在他身邊聽課的老師都無法忍受他的行為,對他大聲斥責起來。教書十幾年,還從沒在公開課上遇到過這樣的事,讓我覺得很尷尬。從那一刻起,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改變他。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不是玩東西,就是騷擾同學,要麼打哈欠睡覺,沒有一天好好聽課哦


從他的家長那,我瞭解到,這孩子特頑皮,從小就坐不住,就象有多動症一樣,別人說他還不聽。家長怕他上課不聽,學習落下來,書上的很多知識都在家提前教過。其他任課老師也反映:這孩子簡直是個搗蛋鬼,真拿他沒轍。

後進生是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大難題,他們要想得到表揚是難上加難。對於他們來說,更容易的是自暴自棄。我想他這樣的孩子,可能很少得到老師的表揚。但無論是誰,內心都是希望被別人認可的。其實教師正確的評價,恰當地動用表揚與批評,是激勵學生進步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開始關注他身上的閃光點,結果發現課堂上他雖然什麼也不聽,但做的題都是對的,雖然有家長教過的功勞,但他畢竟學會了,而且他做作業速度很快。針對他作業寫得又對又快這個優點,我在班上熱情的表揚他,他抬頭對我看了看,估計以前從沒有受過如此大的"禮",感到受寵若驚,他的眼睛放了一點光。不過不一會兒,又忙自己的去了。為了吸引他的注意力,我接著說:"不過金石一點也不喜歡朱老師,上課都不願看我一眼,也不喜歡學數學,我覺得很傷心。"他抬起頭,說:"不是的,不是的。"我盯著他看了一會,繼續上課了。下課後,我找到他,和他談心。我說:"金石,老師發現你很聰明,不聽都會做作業。"他說:"這些內容都簡單,我早就會了。"我說:"那你有沒有想過,現在簡單的內容你會,等以後內容越來越難了,家長也沒時間單獨給你講了。而你沒有養成好好聽課的習慣,怎麼獨立學習呢!還有,你知不知道你這樣的上課表現是很不尊重老師的。老師挺喜歡你的,可惜你一點也不喜歡朱老師吧?"他急忙搖頭,說:"不是的,我挺喜歡你上課的。""那好,我希望明天上課讓我能找到你的眼睛,怎麼樣?"他點了點頭。第二天數學課,他果然肯抬頭了,雖然中途有幾次手還在做小動作。但我有了一絲欣慰。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偶爾能抬頭聽課了,老師終於有了一絲欣慰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認為:人的行為都是強化的結果。為了讓這一行為得到鞏固,我不斷找理由表揚他,眼睛跟著老師、坐姿很好、積極發言等等,還獎勵了小片花給他。在課代表收數學書時,我說:"金石寫作業動作快,又有力氣,最近數學課表現特棒,讓金石協助課代表收作業吧!"他可開心了。以前寫完作業沒事做,現在有任務了,你看他忙的那高興勁兒。還別說,他的做事能力挺強的,本子收的又快又齊。抓住機會,我就找他談心,肯定他的能力,肯定他的進步,並給他提新要求。在班上也樹立其良好形象。由於他進步很大,收作業也特認真負責,而課代表工作我是讓孩子輪換做的,於是我換他做了數學課代表,並提醒他必須做同學們的表率,也讓全班同學監督他的上課行為。這麼堅持不懈的盯了他一段時間。他真的變了,在數學課上的表現和以前判若兩人。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心裡總算鬆了一口氣。

呵呵,別以為他就這麼省心了。過了一陣子,他開始反覆了。有一天,他上課又低下頭玩起了東西。我暗示了幾次,沒用!我那個氣啊!我想這麼長時間對你用盡心思,你居然又犯老毛病,今天非給你點厲害嚐嚐。我走到他身邊,把他玩的彩色小棒連同桌上東西一股腦兒揮到了地上,他驚呆了。我瞪著他,提高聲調認真地對他說:"金石,你太令我失望了,我以為你能堅持好的聽課習慣,會是個合格的小助手,我們那麼多的約定你都忘了。你答應我能做到的都是騙我的,是嗎?朱老師不敢再相信你了,課代表你也別當了。你儘管玩吧,我不想再幹涉你,同學們,我們繼續上課。"他沒想到我發那麼大的火,呆呆地看著我,後來頭沒敢再低下去,一直在專心聽課。下課了,他膽怯地湊到我跟前,懇求說:"老師,我還是想收本子,再給我次機會吧。"我淡淡地對他說:"我能再信任你嗎?如果數學課代表在課堂上不聽講,玩東西,其他同學會怎麼想?""我不會再玩了,真的!""那好,我看你表現!你要做到讓班上同學認可才行!"……這次事件給他印象很深,他沒想到朱老師這麼較真,發起火來也挺嚇人的。他上課又表現好了,並堅持了很長一段時間。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老師氣的控制不住情緒,發飆了


可孩子畢竟是孩子,把一個好行為變成一個習慣,不是件簡單的事。這不,又一天上課,我背過身去板書,當我回頭時,發現他正站起來,用一個塑料袋想去套前面同學的頭,他沒想到我突然回頭,手定格在了空中。面對這突發事件,我在心中默默數著:"1,2,3……"提醒自己保持冷靜。他坐最後一個,班上同學沒看見,我不想把為他剛樹立起來的威信掃光,就用眼睛盯著他,狠狠地瞪他。他可是個聰明人,趕緊收起了袋子,悄悄地、怯怯地坐下了。我在心裡暗想:你這個調皮鬼,點子真多,還挺能折騰的。這次我不讓你在集體中丟臉了。咱們課後算帳。看你要為這個行為承諾什麼"代價"。不用想就知道,課後我又和他"約會"了。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這樣的約會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後來,很多老師都誇金石進步很大。很多老師都給他打氣,不停地鼓勵他。我真的很開心,他不僅上課不淘氣了,而且數學課代表工作做的相當好。可是最近,鄭老師告狀了,說金石只寫數學作業,不寫語文作業。還義正言辭的說只喜歡學數學,不喜歡學語文。這可怎麼行,找他談了話。語文作業還是不寫。鄭老師撤了他的職,我支持。中午吃完飯,我把他叫到身邊,我明確指出他不寫語文作業就是想偷懶,他也承認了。我告訴他一條腿走路是不會走太遠的,告訴他老師的小助手必須全面發展,給大家做榜樣,告訴他我很為他惋惜……終於他又寫語文作業了。其實我就等著他趕快改正錯誤呢,好給他個臺階下,繼續當我的得力小助手。

教育是一門藝術,不可能程序化,面對一群不同個性,不同資質的學生,如何因材施教,實在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教育真的需要智慧,因為它面對的是一個個具有鮮明個性、心理特徵迥異的個體,因此對待象金石這樣的孩子教育方法不能簡單化、生硬化,需要動之以情、曉知以理。需要老師主動去尋找、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積極為他們創造條件,使其閃光點得到充分的燃燒。消極的標籤會給人消極的暗示,在不知不覺中,人就會失去信心,放棄努力,破罐子破摔。相反,積極的標籤會給人積極的暗示,就能夠產生令人吃驚的效應。孩子成長的道路曲折又漫長,他們需要老師的引導和幫助。金石這個聰明又淘氣的孩子,在今後的學習道路上還會出現狀況,我只能堅守一個信念:關注、引導、強化。恰當地利用表揚和批評、利用心理標籤意識和他不斷"鬥爭"。希望哪天他按我們俗話說的真正"開竅"了,成為一個有自控力,對學習有責任心,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

相信會有那麼一天,"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時光不語 靜等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