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幾大怪異行為,你會“破譯”嗎?

為什麼寶寶總是出現一些無法理解的行為?嚴重的時候,你甚至覺得自己根本帶不好孩子……

實際上,這些行為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壞,今天蠻爸就來分享一下寶寶“古怪”行為模式背後的秘密!

寶寶怪異行為一:愛親熱

虎子媽:寶寶4歲,特別喜歡親別人,讓人家家長看到怪不好意思的,說了他幾句,反而變本加厲,我該怎麼辦?

寶寶的幾大怪異行為,你會“破譯”嗎?

真相

不同性格的孩子,感情表達方式是不一樣的,你家寶寶只是把親熱當成了一種愛的表達。

建議

家長可以給孩子示範恰當的情感表達方式,如親手DIY小卡片,或種一盆花送給過生日的小夥伴。

寶寶的幾大怪異行為,你會“破譯”嗎?

寶寶怪異行為二:愛發脾氣

婷婷爸:女兒上幼兒園了,獨立能力不錯。可孩子整天亂髮脾氣,東西一找不到就罵人。

寶寶的幾大怪異行為,你會“破譯”嗎?

真相

孩子的脾氣大往往是伴隨著自我意識發展而來的。如餐具擺放、睡覺床鋪整理和吃飯時間等生活習慣,對孩子而言是一種安全感的建立,一旦被改變就會感到驚恐或焦慮。

建議

家長與寶寶的一切溝通要建立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比如家長覺得孩子的玩具擺放太亂,可以商量收拾的方式與時間,讓孩子自然而然地接受。

寶寶怪異行為三:愛引人注意

佳佳媽:今天週末,我早早起床洗被子,寶寶一個人在客廳玩,誰知道她拿我的口紅到處畫,說她不聽,還大喊大叫,還摔東西,哎~


寶寶的幾大怪異行為,你會“破譯”嗎?

真相

隨著寶寶感知覺的迅速提高,孩子的表現欲將不斷增強,開始尋求“存在感”,不希望被“冷落”。比如,孩子想跟爸媽玩,你卻說沒工夫,孩子只能通過哭鬧的方式來達到目的。

建議

平時,爸媽們除了關注孩子生活需求外,也要關注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孩子的交流和溝通,應該是及時並有效的。換句話說,就是聽懂孩子的話,並且對孩子的話要及時回應。

寶寶怪異行為四:不愛分享

小楊爸:“這玩具是我的,不給你!”鄰居今早特意帶寶寶來串門,結果兒子什麼玩具都不願意一起玩,我給出去了又搶回來,搞得氣氛十分尷尬。


寶寶的幾大怪異行為,你會“破譯”嗎?

真相

拒絕分享,甚至為了保護自己的玩具,出手打人、搶奪……你可能會想,孩子怎麼這麼自私呢?別誤會你娃了,那只是他的“物權意識”在形成。

建議

其實,3歲前的寶寶不需要太過重視“分享”的問題,家長們不要急著強迫孩子分享,只需要給予恰當的引導即可。

寶寶成長過程中,也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舉動,這些舉動在大人眼裡大多都顯得十分“古怪”,但對寶寶而言卻是再正常不過的表現,是他們成長的必經階段。家長要多瞭解科學的育兒知識,才能見招拆招,讓寶寶健康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