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温的控制|投茶量,泡茶技艺,泡茶三要素关乎茶叶好喝与否

人人都会喝茶,但冲泡未必得法。茶叶种类繁多,水质也各有差异,冲泡技术也不同,泡出的茶汤当然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要想泡好茶,既要根据实际需要了解各类茶叶,各种水质的特性,掌握好泡茶用水与器具,也要讲究有序而优雅的冲泡方法与动作。

水温的控制|投茶量,泡茶技艺,泡茶三要素关乎茶叶好喝与否

1

水温的控制

好茶必配好水,才可泡出好茶,合适的温能让水成为茶道中的点眼之笔。冲泡不同的茶,其水温要求也不尽相同,应根据具体的茶叶种类来定水温,以下水温,出汤时间谨供参考。

绿茶:水温75-85度,出汤时间 20-60秒;

乌龙茶:水温100度,出汤时间 30-60秒;

红茶:水温86-95度,出汤时间 20-60秒;

黄茶:水温75-80度,出汤时间 20-60秒;

黑茶:水温100度,出汤时间30-120秒;

白茶:水温85-100度,出汤时间30-60秒;

花茶:水温95度以上,出汤时间120秒;

水温的控制|投茶量,泡茶技艺,泡茶三要素关乎茶叶好喝与否

现代采用泡茶法,一般要因茶而定水温。如冲泡高级绿茶,以80度左右的水温为最合适,不可用100度沸水冲泡,以免烫熟茶叶而失去茶香。

一般来说,泡茶水温同茶叶所含有效物质的水中溶解度呈正比,水温越高,溶解度越大,茶汤越浓;反之,茶汤也就越淡。当然,也要根据茶的老嫩程度定夺水温。

2

投茶量

投茶量是泡茶的茶叶用量,一般要视冲泡的次数来决定投茶量,也可视泡茶容器大小而斟酌,并以茶性浓淡决定茶量。例如茶包,150毫升容量的杯子,每杯用一包即可,容量大的壶就得多放茶叶。

水温的控制|投茶量,泡茶技艺,泡茶三要素关乎茶叶好喝与否

正常3克茶叶泡150毫升的水,浸泡5分钟,可视为标准浓度。

茶叶冲泡的时间和次数,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投茶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细嫩茶叶一般不耐冲泡,而粗老茶叶则比较耐冲泡。如杯泡细嫩绿茶,一般来说,2-3分钟即可饮用,冲泡2-3次后就没有茶香了。

壶泡粗老黑茶,乌龙茶,冲泡3-5次后仍有茶香,随着茶叶冲泡次数增多,冲泡时间应逐渐延长。

3

泡茶技艺

一, 醒茶

所谓醒茶,就是使茶叶苏醒,焕发茶性,以便于冲泡饮用。各种茶的品质不同,醒茶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水温的控制|投茶量,泡茶技艺,泡茶三要素关乎茶叶好喝与否

比如,冲泡黑茶时,要将其放入冲泡器皿中,用95-100度的沸水来醒茶;冲泡嫩度较好的绿茶,白茶时,要将其放入高温烫过的冲泡器皿中,再用80度左右的开水醒茶。

二, 浸润茶

用杯泡茶时,应先在杯中加少量热水,然后将茶叶投入其中浸润,等到芽叶舒展,片刻后再冲入热水至七分满。

三, 淋壶

选用紫砂壶,陶壶等泡茶时,淋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所谓淋壶,是指正泡冲水后,再于壶的外壁回旋淋浇,以提高壶的温度,也称“内外攻击”。

四, 高冲水,低斟茶

高冲水是指将水壶提高,向盖碗或茶杯内冲水,要做到水流不间断,不外溢,使茶叶随水翻滚。低斟茶是指出汤,分茶时,茶壶,公道杯等宜低不宜高,略高过杯沿即可。

水温的控制|投茶量,泡茶技艺,泡茶三要素关乎茶叶好喝与否

五, 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

这三种方法是指泡绿茶的投茶方式,因茶叶的自重程度不同,投茶方式也不同。

上投法是指先向杯中注入约七分满热水,再投茶,特别适用于碧螺春等细嫩紧致的茶,外形松散的茶叶忌用此法。

中投法是指先向杯中注入1/3的热水,再投茶,轻摇润茶后再向杯中注水七分满,条索松散的绿茶一般都用此法冲泡。

下投法是指先将茶叶投入杯中,再注1/3的热水浸润茶,轻摇润茶后再向杯中注入开水至七分满,稍候即可品茶。此法适用于条索扁平,自重轻的茶,如龙井茶。

水温的控制|投茶量,泡茶技艺,泡茶三要素关乎茶叶好喝与否

一款好茶,如果水温不对,投茶量不对,泡茶技艺不当,那么一样出不了好滋味;泡茶三要素,关乎一杯的好喝与否,你学会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